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皮亞傑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78W

讓·皮亞傑是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闢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

主要成就

一、發生認識論

(一)發生認識論的內涵

皮亞傑給發生認識論下的定義是“發生認識論就是企圖根據認識的歷史、它的社會根源以及認識所依據的概念與運算的心理起源,藉以解釋知識,尤其是科學知識。”

簡單來說,發生認識論就是研究心理起源的學說,其任務就是研究知識增長的心理機制。廣義的發生認識論包含認識的歷史發展和個人發生,狹義的發生認識論僅包括個體認識的發生。

(二)發生認識論的基本觀點

(1)認識發生的生物學基礎

皮亞傑認為認識論問題都必須從生物學方面加以考慮。從發生認識論的觀點來看,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心理髮生只有在它的機體根源被揭露以後才能為人所理解。所以,研究發生認識論的生物學根源理論,對於準確地理解發生認識論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更好地說明生物進化的機制,皮亞傑用生物學的表型複製理論來說明認識的發生,發展,闡明內因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生物學上的概念和主體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認識論上的概念兩者之間十分密切的關係。

表型複製理論是皮亞傑心理生物學最重要的觀點。表型複製原本是一個生物學的概念,指的是生物體初始的外源表型被一種同形態的內源基因型所取代。這裡外源表型指的是生物體的外顯特徵,內源基因指的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或基因結構。

(2)認識的心理髮生

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既反對先天論,也反對學習被動論。他根據自己對兒童心理髮展的研究,提出了認識的心理髮生論。

皮亞傑認為認識的心理髮生既不是來自先天的遺傳,也不是來自對客體的知覺,而是在動作中產生的。

皮亞傑還認為,在認識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就是同化與順應。

(3)認識發生的結構主義觀

結構主義是皮亞傑從認識形成的心理結構方面來說明認識的發生和發展。

皮亞傑指出結構主義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其一是認為一個研究領域裡要找到能夠不向外面尋求解釋說明的規律,能夠建立起自己說明自己的結構來。

其二是實際找出來的結構要能夠形式化,作為公式而作演繹法的應用。也就是說結構應該是可以形式化的,這種形式化可以直接用數理邏輯方程式來表達或者通過控制論模式來表達,而理論家可以決定形式化的不同存在階段。

皮亞傑認為一個結構包括三個特性: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身調整性。

(4)認識發生的建構主義觀

皮亞傑認為,認識不僅具有結構,同時認識的發生是一個由低階到高階不斷建構的過程。他認為,認識的獲得需要把結構主義與建構主義緊密的結合起來,每一個結構都是心理髮生的結果,而心理髮生就是從一個較初級的結構過渡到一個不那麼初級的結構。從這裡可以看出,從簡單結構到複雜結構的轉變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任何認識都是不斷建構的產物。[1] 

皮亞傑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二、兒童心理髮展階段的理論

(一)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特徵

皮亞傑不僅認為主體的動作或運算在不斷地演變成一定的認知結構,而且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由於認知結構水平的不同而表現出明顯的階段特徵。第一是兒童心理髮展有階段性;第二是階段出現的先後次序是恆定不變的;第三是一個階段的結構是在前一個階段的結構基礎上形成的,形成的結果又為下一個階段的結構提供條件;第四是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準備期和完成期。

(二)心理髮展的階段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可以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感知運動階段(sensorimotorstage)、前運算階段(pre-operational stage)、具體運算階段(concrete operationalstage)和形式運算階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一階段是嬰兒的認知能力初步發展的時期,嬰兒靠感覺與動作認識周圍的世界。在這一階段中,嬰兒發展起若干重要的認知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客體永存性”概念。

(2)前運算階段(2-7歲)

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學習並逐漸能夠熟練地運用符號象徵事物,並用符號從事簡單的思考活動。皮亞傑把這種通過符號進行學習的能力稱為符號功能(symbolicfunction)。在這一階段中,兒童思維發展的兩個典型侷限性特點是思維的片面性和我向思維。思維的片面性指兒童此時的思維有集中於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的傾向。皮亞傑著名的“守恆”(conservation)實驗揭示了兒童的這一思維特點。

在前運算階段,兒童還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事物和進行思考。皮亞傑將這一思維稱為“我向思維”和“自我中心”的思考,即兒童認為別人的思考和運作方式應該與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這是兒童還沒有意識到別人可以有與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皮亞傑認為,當兒童開始認識到這一點時,他們就進入了具體運算階段。

(3)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兒童大約在5-7歲之間進入具體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發展最典型的標誌就是兒童能夠運用符號進行有邏輯的思考活動。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可以形成對事物的初步符表徵,但他們的認知活動還與身體經驗密切相關。而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則在分類、數字處理、時間和空間概念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兒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他們開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個方面,發展了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從而增進了自己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4)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後)

形式運算階段的典型特徵是抽象思維的發展與完善。這時青少年不再將思維侷限於具體的事物上,他們開始運用抽象的概念,能提出合理的假設並進行驗證,知道事物的發生有多種可能性,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具有更大的彈性和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