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68W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什麼意思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之”的意思是:仁德的言語、好聽的話,不如仁德的聲望那樣深入人心。言:話語。聲:聲望。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上》。

句子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句子譯文:

孟子說:仁德的言語、好聽的話,不如仁德的聲望那樣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樣贏得民眾。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愛。好的政令可以令百姓發財致富,好的教育使百姓民心所向。”

《孟子·盡心上》簡介:

本篇集中了孟子關於認識論和自身修養的論述,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認為仁義是通行於天下的。其提出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也就是說如同愛自己的親人是仁,敬自己的長者是義,因為仁和義是通行於天下的。孟子因此提出了君子要仁民愛物的主張。

其今意即君子對於萬物,愛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對於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視作親人。但是要做到首先要親近親人的同時,進而把仁德施給百姓;把仁德施給百姓,進而愛惜萬物。這裡,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愛的基礎上,將仁愛的範圍從親”推廣到民”,又擴大到愛物的領域。

《孟子》簡介: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有著名的《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