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意思?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87W

見到好的要學習改進,有了錯誤要及時改正。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意思是見到好的要學習改進,有了錯誤要及時改正。

“善”是美好的意思,“遷”是轉變的意思。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意思?

這句話出自《周易·益》,原句是“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第一層:就是我們要抱持著一顆永遠向上、永不滿足的心,要不斷進步的要有一顆向上的心。不管是"見善則遷"還是"有過則改",它說的都是要進步,我要更好,我要讓我自己變得更美好起來。第二層: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苦練內省的功夫,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

"省"其實就是自我檢查。不斷地內省才能夠不斷地進步。第三重層:就是說"見善則遷",當你發現比自己更好的人和事的時候,你究竟應該抱持著怎樣的態度,做到見賢思齊。

所以我們看到的古代那些最優秀的讀書人,他們是能夠把書讀進生命裡、讀進血液裡來,把讀到的道理化成為自己的行為,並且作用於社會。古代那些最優秀的讀書人,是非常善於自省的,是勇於改過的,是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在實踐當中不斷地磨礪自己不斷取得進步的。那麼在科學技術上、在物質上、在知識上,我們可以傲視古人,我們也應當傲視古人,我們應當比古人強。

但是在精神上,古人所指示的這些進步的路徑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是永遠都不過時的。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

或益之,自外來也。益用凶事,固有之也。告公從,以益志也。有孚惠心,勿問之矣。

惠我德,大得志也。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句古語的字面意思簡單易懂:見到好的要學習改進,有了錯誤要及時改正。

“善”是美好的意思,“遷”是轉變的意思。但是,這句話的出處並不簡單,它出自中國哲學智慧的源頭《周易》。《易》中有一卦為益卦,益卦,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這是相對吉利的一卦,而習近平多次引用過的一句古語“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也是出自益卦。《周易》有云:“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意思是,君子見到善人善事善行,就要毫不遲疑地追隨、仿效;發現自己有過錯時,也要毫不猶豫地改正。在歷史的長河裡,凡成大事者皆是“見賢思齊、樂於改過”。戰國時,趙國將軍廉頗在得知上卿藺相如每次相見都遠遠迴避自己,是為了避免個人之間的衝突、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之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兩人“將相和”、齊心協力共同保衛國家;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君臣關係成為千古佳話,魏徵敢言直諫,唐太宗善於納諫,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出現過錯時,不妨多“照鏡子”,多與他人作對比,學習他人身上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個人的道德品行、能力素質就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昇華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