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立夏為什麼要吃薄餅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1.94W

相傳三國時因阿斗母親已投井自殺,劉備要出征,帶著阿斗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給孫夫人撫養。劉備準備了許多禮品,特地做了許多蒸餅,由趙子龍護送去吳國。到吳國時正好是立夏節,蒸餅由於路途太原已經被壓的變形,趙子龍靈機一轉,說家鄉有立夏做塌餅送人的風俗,於是後世逐漸形成了立夏做餅、吃餅的習俗。

立夏為什麼要吃薄餅

立夏吃薄餅的由來

你好!你說的“薄餅”, 就是俗稱的“春餅”。如圖: 春餅餅皮:

如圖: 卷好的春餅:

每年立春日,大部分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吃春餅的習俗,歷史悠久。《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前一日,順天府街東直門外,凡勳戚、內臣、達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互相宴請,吃春餅和菜。” 這一習俗,可追朔到晉,而興於唐。《關中記》說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春之意。宋陸游有詩句:“春日春盤節日新”。有記載說宋代宮廷的薺菜迎春餅是“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春餅薄如蟬翼,這裡記載的是用稀面在一種平鍋上抹一下,即成極薄透明的餅,用來包薺菜餡,然後用油炸出的春捲(又稱春盤)。春餅、春捲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徵。春餅是用白麵擀成圓形的餅,經烙制而成。清《調鼎集》記載春餅的製法是“擀麵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但現在演變為春餅抹甜麵醬,卷洋角蔥後食用。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嫩蔥先出,人們嚐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明、清時期,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捲,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讚賞。清朝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春捲是九道點心之一。謝謝~

立夏為什麼要吃燒餅

1、立夏的特殊的習俗:稱體重和吃黃燒餅。此俗何時開始的呢?據考證,稱體重與吃燒餅的習俗是明洪武年間從蘇南傳入境內的。元末,白駒場鹽民張士誠揭竿起義,在蘇州建國,號稱昊王。朱元璋來張士誠之後,把吳國的大批居民趕到蘇北沿海,這就是歷史上的“洪武趕散”。這些移民來境內定居後,仍保留了吳國的風俗。那麼,吳國這一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這要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孫劉聯姻”。

2、 相傳,三國時劉後主阿斗是趙子龍在長阪從曹軍百萬軍中救出來的,因阿斗母親已投井自殺,劉備把阿斗帶在身邊。後來周瑜誤施美人計,劉備遂娶免費郵箱吳王孫權的妹妹為繼室。劉備要出征領戰,帶著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給孫夫人撫養。那時,孫夫人住在吳國,那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讓孫夫扶養阿斗,既平安又放心。於是,劉備準備了許多禮品,特地做了許多蒸餅,裝成20擔,層層相疊,中間用青菜葉子隔開,由趙子龍護送去吳國。 到吳國時正好是立夏節。孫夫人一見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歡喜。但孫夫人也有顧慮,畢竟是晚娘,萬一有個差錯,不僅夫君面上不好交待,在朝廷內外也會留下話柄。美麗聰明的孫夫人想了一個辦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龍面前稱一稱,到翌年立夏節再稱,就知道孩子養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後,便立即將小阿斗過秤。趙子龍覺得新鮮,也順口講了一句吉利話:“娘娘,孩子鉤住了,準平安,養得好。” 接著趙子龍高高興興地把禮物一一呈上。但20擔蒸餅,已壓得不成形了,怎麼辦呢?趙子龍靈機一動,說:“主母娘娘,依我們蜀國的風俗,立夏節家家都 做塌餅送人,請主母娘娘收下。”孫夫人高興地收下了這些塌餅,並把它分給宮女們吃,個個稱讚說好。 從此,每年立夏節,孫夫人把小阿斗稱一稱,向劉備報平安,又仿製大量的燒餅分給宮女,因而在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立夏節稱小孩和吃塌餅的習俗。隨著蘇南移民的北遷,這一習俗在鹽城一帶傳至今。

為什麼立夏要“稱人,吃塌餅”?

塌餅的故事:

相傳,三國時,趙子龍在長阪坡從曹營百萬軍中救出阿斗,由劉備帶在身邊。因為阿斗的生母糜夫人已投井自殺,後劉備南征北戰,孩子帶在軍中不方便,覺得不如把阿斗交與後娶的孫夫人撫養。

那時孫夫人還在吳國,那裡氣候溫暖,物產豐富,於是劉備準備了許多禮品,特別是做了二十屜蒸糰子,裝成二擔,層層相疊,中間用青菜葉子隔開,由趙子龍護送去吳國。

到吳國時,剛好是立夏節。孫夫人一見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喜歡。但孫夫人並非沒有顧慮,她想:我畢竟是晚娘,弄得不好,不但夫君面上不好交代,而且在百姓中也會留下笑柄。

她仔細一想,倒想出一個好辦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龍面前稱一稱,到明年立夏再稱,就知道孩子養得好不好了。於是立即將小阿斗過秤。

接著,子龍把禮物一一呈上。不料二擔糰子壓得精扁精扁,一層層青菜葉子拿掉後,雪白的糰子被菜葉印成了綠色。如何是好呢?

趙子龍不但是個武將,而且還有文才。他略一思索說:“主母,依我們蜀國風俗,立夏時,家家都要做塌餅送人,請主母收下。”孫夫人高興地收下了這些塌餅,並分給宮女們吃。這塌餅是豬油夾砂糖,吃起來又甜又糯,眾人都說好。從此,孫夫人在每年立夏節,把小阿斗稱一稱,向劉備報喜訊,又仿做了大量塌餅分給宮女吃。

因而在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立夏節“稱人,吃塌餅”的風俗。

總結:立夏其他習俗!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諸色細果,饋送親戚比鄰,謂之七家茶。

立夏日俗尚啖李。時人語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故是日婦女作李會,取李汁和酒飲之,謂之駐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在太湖流域,立夏的時令“三鮮”是蠶豆、竹筍、青梅。“俗於立夏日啖青梅,雲令人終歲神清不惛睡。”當梅子由青泛黃之時,便是綿綿的梅雨時節。

Tags:薄餅 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