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2.24W

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理念是什麼的答案是: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理念是“施仁政,行王道”,系統闡述了“仁政”型社會和諧理論,這一理論以經濟和諧為基礎,以道德和諧為核心,以上下和諧為主幹,以善政善教為兩翼。孟子仁政學說是孔子仁學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是將內在的仁德向外推廣到社會國家的結果,其哲學基礎是性善論。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視培養賢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最大的樂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中的名言

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點評:這句話廣為人知,千古流傳。表面上講,這是博愛的胸懷,高尚的道德;究竟上講,這是聖賢的境界,是覺悟後的正知正見。

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點評:孟子主張,施仁政,行王道,才能得到百姓們廣泛的支援擁護,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再堅固的城池,再好的時機,都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只有“人和”才是最主要的,不能施行仁政的暴君,下場必然是眾叛親離,以失敗告終。

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點評:儒家常講仁政,主張以德服人,讓百姓心悅誠服,自動過來依附於你,而不是靠武力去征服。

擁有的道義的人,自然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到了最後,整個天下的人都會歸順於他;失去道義的人,就很少有人幫助他,甚至到了最後,連父母妻子都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