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地球對月亮的引力是彈力嗎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9.55K

地球對月亮的引力是彈力嗎的答案是:不是

地球對月亮的引力是彈力嗎

地球對月亮的引力不是彈力,地球對月亮的吸引是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指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彈力

彈力亦稱“彈性力”。物體受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後,若撤去外力,物體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力,叫作“彈力”。它的方向跟使物體產生形變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體的形變有多種多樣,所以產生的彈力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壓彎的塑料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重物的支援力。

將一物體掛在彈簧上,物體把彈簧拉長,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物體的拉力。不僅塑料、彈簧等能夠發生形變,任何物體都能夠發生形變,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能直接見到;有的形變相當微小,必須用儀器才能覺察出來。

月球表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亮區是高地,暗區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帶,分別被稱為月陸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暗的地區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海”。著名的有云海、溼海、靜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脈,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到處都是星羅棋佈的環形山,即撞擊坑,這是一種環形隆起的低窪形。月球上直徑大於1000米的撞擊坑多達33000多個。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撞擊坑直徑295公里,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最深的山是牛頓撞擊坑,深達8788米。除了撞擊坑,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脈。高山和深谷疊現,別有一番風光。

月球背面的結構和正面差異較大。月海所佔面積較少,而撞擊坑則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懸殊最長和最短的月球半徑都位於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徑長4公里,有的地方則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窪地)。背面未發現“質量瘤”。背面的月殼比正面厚,最厚處達150公里,而正面月殼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撞擊坑這個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顯著特徵,幾乎佈滿了整個月面。最大的撞擊坑是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千米,比海南島還大一點。小的環形山甚至可能是一個幾十釐米的坑洞。直徑不小於1000米的大約有33000個。佔月面表面積的7%~10%。

有個日本學者1969年提出一個撞擊坑分類法,分為克拉維型(古老的撞擊坑,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撞擊坑有中央峰)哥白尼型撞擊坑(年輕的撞擊坑,常有撞擊作用引起大量月球表面的岩石向四周濺射,濺射出來的大量岩石碎塊高速在月面拋射和滾動,改變了月面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表面土壤的結構與顏色,形成明顯的“輻射紋”,內壁一般帶有同心圓狀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環壁較低,可能從哥白尼型演變而來)碗型或酒窩型(小型撞擊坑,有的直徑不到3米)。

以中國人名命名的有十四座萬戶環形山,祖沖之環形山,畢昇環形山,蔡倫環形山,張鈺哲環形山,石申環形山,張衡環形山,郭守敬環形山正面高平子環形山,沈括環形山,劉徽環形山,宋應星環形山,裴秀環形山,徐光啟環形山

嫦娥三號著陸地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

嫦娥四號著陸地命名為天河基地,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