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天人相應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29W

意思是: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

天人相應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天人相應

成語發音:tiān rén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

成語出處:《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成語繁體:天人相應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與自然融合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 天人感應 檢視更多天人相應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這真是天人相應的場面



天人相應是什麼意思

天人感應的意思是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其主要精神揭示在預防疾病及診治疾病時,應注意自然環境及陰陽四時氣候等諸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關係及其影響。例如在辯證論治時,必須注意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

造句:

這真是天人相應的場面。

本子的第二頁赫然是“天人相應”幾個大字。

廣寧文傑中學的費莫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了成語“天人相應”。

廣義哥哥給惠莎和焦嬌講解了“天人相應”的故事。

建建不會寫成語“天人相應”的最後一個字。

小瓜寫不出成語“天人相應”,所以單元測試只考了99分。

髒象是以天人相應為基礎,強調人與自然的聯絡,突出人與天地相參。

中醫學將天人相應思想貫穿於治療原則、治療手段等各個方面.

我們的先人以仰觀俯察、取象比類的直觀方法,揭示出天人相應的全息規律,竟與現代科學絲絲相合。

陰陽之道也,天人相應,人身之陰陽與天道之變化暗暗相對,若能契合,豈非受用無窮哉!唏噓,天下之大……

陰陽之道,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與自然界並沒什麼差別。

天人相應的意義

我們認為“天人相應”的內涵為:“天”指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宇宙,即人類生存的時空環境,主要指由於太陽與地球相對運動所形成的四季的氣候、晝夜的更替,及地域差別等。所謂“天人相應”是指人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理調控機制與宇宙的時空變化規律相通應。

其機制為:以氣的生長化收藏為核心,以陰陽矛盾運動為動力,以五行生剋制化為自穩調節器,從而形成人與宇宙的協同共振關係。

“天人相應”理論在中醫基礎理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但貫穿於生理、病理,在疾病診治中也有重要應用。因此,正確理解其內涵及形成機制,不但可以為藏象理論研究提供“以時測髒”的新思路,還可為中醫臨床“因時用藥”指明方向,對於臨床辨治季節性疾病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分別是啥意思?

天人感應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

君權神授即指君主是天命派遣,於凡間管治世人,它是天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

擴充套件資料

天人感應思想源於《尚書·洪範》,從人身為一小宇宙的觀點出發,其學說認為: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古代認為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

主要 學派有孔子學說、墨子學說和 董氏學說等。董氏學說繼承了《公羊傳》中的災異說和吸收了墨子的天罰理念,在其儒學體系的建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理論貢獻作用。天人感應思想在中國古代君主施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並非中國文化所獨有的觀念,在世界很多高階宗教中都有這類觀念,並且有詳細系統的修行方法。儒、道、釋三家均有闡述。其基本思想是人類的生理、倫理、政治等社會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由春秋戰國的孔子提出,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

君權神授亦稱“王權神授”。君主(國王)的權力來源於神的學說。中國在奴隸社會的周王朝時,就稱武王是“受命於天”,自稱周天子,一切“禮樂(政令)征伐(軍令)自天子出”。王權是神授的,神聖不可侵犯。

考古學從殷周的金文、甲骨文的大量卜辭中發現,當時統治階級利用勞動人民對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把自己的意志假託為上天的命令,稱之為“天命”。周王朝的政治結構的核心是王權,所以周人集中論述了君主權力的起源是天神。

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它屬於什麼範疇?

提到天人合一四個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國的道教。其實,關於天人合一這一理念不僅僅只是在道教當中有所出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多大的教派,學派都有類似的思想,只不過說在說法上有所不同。同時,天人合一當中的天字所指代的也不是人們狹義上理解的頭頂上那一片青天的天。所謂的天人合一的天,指代的是真理,是法則,指代的是大自然當中的自然。

01、天人合一,講究的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同時也是一種狀態。

很多人提到天人合一四個字,首先想到的是某種思想,在思想上讓人們去迴歸本真,去切和自然,但是從實際上來出發,天人合一追求的更是一種狀態,不僅僅只是在思想上的追求。其目的是想要讓狀態達到思想上的想法。僅僅只是思想上想要切合大道,想要回歸本真是不夠的。只有從現實當中,從自身出發,讓自己的一舉一動能夠順應自然,能夠與自然達到和諧的狀態,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而不是說只是在思想上的追求。正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從思想上來看,天人合一的思想講究的是在人類生活的過程當中,人類的成長過程當中,其生理表現以及其社會的政治表現,以及社會的自然表現要與大自然相呼應,不能夠違背而行之。在當代,對於天人合一這種思想的闡述是認為天人合一追求的是熱愛自然,熱愛生命,能夠理解生命的真諦,時時刻刻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與大自然和平美好的共同相處,是人與大自然,人與物質之間的一種完美結合。

02、說法不同卻遍地開花的天人合一思想。

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道教,想到的是老子,但是其實事實並不是如此,最早有關於這一思想記載的並不是道家學說,而是儒家學說。據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孔子就已經提出了類似的思想。不僅如此,到了漢朝時期,董仲舒也曾經提出過這類的思想,並且將其命名為天人感應之說。可以說天人合一這一類的思想,在儒釋道三家當中都有著各自的闡述。雖然說各有不同,但是其追求的都是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在道家思想當中,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其實就是一句話:萬物與我為一。這既是一種思想,同時也是一種境界。這種思想,這種境界追求的是人將自己的天性釋放出來,去重新迴歸於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在飽經世俗的汙濁之後,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能夠仍然保持住本心,能夠不違背天意而行,能夠順應自然的發展而行。

當然,雖然說天人合一這一思想是由古時傳下來的思想,但是在今天,天人合一的思想依然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人們追求環境美好的今天,更加提倡人與環境,人與地球,共同美好生存的觀念。

Tags: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