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視而弗見,聽而弗聞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1W

意思是: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視而弗見,聽而弗聞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視而弗見,聽而弗聞

成語發音: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成語解釋: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成語出處:西漢·戴聖《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鹹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檢視更多視而弗見,聽而弗聞的近義詞>>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是什麼意思?

  擬從三個方面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

一.出處及其意義

  這位朋友所問的幾句話出自《中庸》,原文如下: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這句話以為白話文就是:

  孔子說:“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它卻體現在萬物之中使人無法離開它。”

二、內容分析

  這幾句話主要是借孔子對鬼神的論述,說明道無所不在,道“不可須臾離”。人們常用“鬼斧神工”來感慨大自然的神祕而偉大。古人認為,鬼神是天地間陰陽二氣的表現,任何事物的完美,其外在表現為“神”,其內在表現為“鬼”。

   “鬼”就是迴歸自然之意。任何有生命、無生命的事物與生物,最後都將回歸到最起始的自然狀態,這就叫做“歸”,也就是“鬼”的原意。

  如果懂得了這一層意思,就會知道天地的造化無處不在。“鬼神”就是造化之力,存在於宇宙之間,充滿在人們的周圍。所以,帶著對大自然之力——“鬼神”的敬畏,祭祀鬼神,恭恭敬敬,感覺那鬼神就像在頭上、在左右一樣,這是禮的需要。

  這裡,看上去講的是對自然鬼神的敬畏,實際上是講人不可欺心,因為處處有“鬼神”,不管是在明處還是在暗處。如果做到不欺心,那麼就可以行中庸之道了。如果真正的施行中庸之道,那麼懷有一顆敬畏之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裡所說的”鬼神“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其實,不管是“道”也好,“鬼神”也好,都是像空氣一樣,既看不見,也聽不到,但是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任何人都離不開它。

三、《中庸》簡介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自宋代開始,從《禮記》中分離出來,獨立成書。朱熹將其與《大學》《孟子》《論語》合編為“四書”。該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

  《中庸》一書是以“中庸”為思想核心,將中庸思想作為人類最高道德水準。“中庸”之義主要指折中、適當、不走極端,中庸就是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另外,其中還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方法。

愛答不理用文言文

1. 形容愛答不理的成語

【不偢不倸】:①猶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不揪不採】:指不理睬. 【不揪不採】:指不理睬. 【不揪不睬】:指不理睬. 【待理不理】:要理不理.形容對人態度冷淡. 【捷徑窘步】:捷徑:近道;窘步:因行走太急而感到困難.比喻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採用的簡便的速成辦法,其結果並不理想. 【夸誕生惑】:夸誕:虛誇荒唐;惑:疑惑.指言語不實,使人產生疑問或不理解. 【茫然不解】:茫然:無所知的樣子.一無所知,不理解. 【迷惑不解】:指對謀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面北眉南】:指臉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處不合,各不照面. 【漠然視之】:很冷淡地看待.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一邊不理. 【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一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一邊不理. 【騎曹不記馬】:指有名士習氣,不理事務. 【人情冷暖】:人情:指社會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親熱.泛指人情的變化.指在別人得勢時就奉承巴結,失勢時就不理不睬. 【視而不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視而弗見,聽而弗聞】: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視溺不援】:看到人淹沒在水裡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見到人處於危險境地而置之不理. 【聽而無聞,視而無見】: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推聾做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無動於中】: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無動於衷】: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小兒強解事】:強:勉強.小孩子對事物並不理解卻強作解釋.比喻對事物並無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卻一味以自己的意願曲解這一事物. 【笑罵從汝】:指對他人的譏諷置之不理. 【邑犬群吠】:邑:鄉邑.鄉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對不理解的觀點進行群起攻擊. 【置之不理】: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置之不論】:之:代詞,它.放在一邊,不理不睬.形容毫不關心. 【置之弗論】:之:代詞,它;弗:不.放在一邊,不理不睬.形容毫不關心. 【妝聾做啞】:假裝耳聾口啞,故意不理睬. 【裝聾裝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作痴】:假裝又聾又傻.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作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做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坐視不理】:袖手旁觀,不理不睬.。

《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計(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兮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沕(沕mì,隱沒. 沕wù微妙)

望。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微:道是形成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原始的動力,道的狀態:道是存在的,但是看不到它,聽不見它,它介於有和無之間,無名無實,但它又存在著,

老子管這種看不見的狀態叫“微”;

希:聽不見道的聲音,希:下邊是布,上面一撇一捺,代表織布的橫紋和豎紋,就是織布的紋路,孔大的狀態叫“希”,後又當少講,

捪mín:現代通行版寫成“搏”或者“揣”,捪是撫摸的意思,去摸道,但是摸不到它,這種狀態叫“夷”,夷本來是平坦的,摸不到的狀態就叫“夷”

老子說從視覺、聽覺和觸覺上講,道是隱形的,

三者不可計,計:計算、度量,現代通行版寫的“詰”,也就是“問”的意思,老子說道從視覺、聽覺和觸覺上都沒有辦法揣摩它;這是它的特點,

故混而為一:把這些都混在一起,形成“一”,老子說世界的誕生,起源以及道道特點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周易•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認為法則是無形的,稱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稱為形而下。

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乃是藝術追求的一種境界,大音非無聲,大象非無形,只是其外顯的聲、形不足表達其意蘊,所以便在藝術創作當中化為希聲和無形,其留下的空白便需要在藝術接受階段對其進行思索、填充、再創造,就如同鄭板橋先生所說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這也便是“空白”藝術引人入勝之妙處所在。

微:道是形成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原始的動力,道的狀態:道是存在的,但是看不到它,聽不見它,它介於有和無之間,無名無實,但它又存在著,

老子管這種看不見的狀態叫“微”;

希:聽不見道的聲音,希:下邊是布,上面一撇一捺,代表織布的橫紋和豎紋,就是織布的紋路,孔大的狀態叫“希”,後又當少講,

捪mín:現代通行版寫成“搏”或者“揣”,捪是撫摸的意思,去摸道,但是摸不到它,這種狀態叫“夷”,夷本來是平坦的,摸不到的狀態就叫“夷”

老子說從視覺、聽覺和觸覺上講,道是隱形的,

三者不可計,計:計算、度量,現代通行版寫的“詰”,也就是“問”的意思,老子說道從視覺、聽覺和觸覺上都沒有辦法揣摩它;這是它的特點,

故混而為一:把這些都混在一起,形成“一”,老子說世界的誕生,起源以及道道特點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周易•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認為法則是無形的,稱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稱為形而下。

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乃是藝術追求的一種境界,大音非無聲,大象非無形,只是其外顯的聲、形不足表達其意蘊,所以便在藝術創作當中化為希聲和無形,其留下的空白便需要在藝術接受階段對其進行思索、填充、再創造,就如同鄭板橋先生所說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這也便是“空白”藝術引人入勝之妙處所在。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鬼神之為德,其智矣乎!什麼意思

意思是:

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鬼神的德行可真是聰明的很啊。

原文節選: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白話譯文:

孔子說:“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它卻體現在萬物之中使人無法離開它。天下的人都齋戒淨心,穿著莊重整齊的服裝去祭祀它,無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頭上,好像就在你左右。

出處:出自孔子後裔子思所著的《中庸》。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擴充套件資料: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

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提出的“五達道”、“三達德”、“慎獨自修”、“至誠儘性”等內容,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