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教育部開展“公參民”學校規範治理工作會商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4.8K

近日,教育部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規範“公參民”學校專項工作。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出席會議並講話。

教育部開展“公參民”學校規範治理工作會商

會議指出,規範“公參民”學校工作,關係國家教育體系的統一性和規範性,關係公平有序教育格局的構建,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權益。各地要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從“國之大者”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此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戰略思維,穩紮穩打細化落實。

會議強調,各地在推進工作過程中,要積極迴應各方訴求,瞄準問題對症下藥。要深入瞭解梳理學校、教師、學生家長、舉辦者等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持續強化制度供給和資源供給,用好政策工具箱,務求各項舉措有的放矢。

會議明確,規範民辦義務教育是系統工程,各地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不斷提升執政能力。一要堅持多措並舉,以規範促發展,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二要堅持依法依規,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師生權益。三要堅持育人為本,確保義務教育的育人底色和公益屬性。四要堅持標本兼治,加快建立完善長效機制。

部分省份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志和部分教育部直屬高校負責同志參加會議並做發言。




教育部明確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宣傳活動開展規定是什麼?

1、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工作重點是:公辦學校多帶帶舉辦的“公參民”學校,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公參民”學校,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公參民”學校。

2、要著力理順“公參民”學校的體制機制,針對“公參民”學校的不同型別,設定不同路徑,突出因校制宜,強化分類指導,力求平穩推進。各地要科學編制區域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增加優質公辦義務教育資源供給,以科學規劃引領科學發展。

3、要全面規範公有教育資源的使用。公辦學校投入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國有資產,應當符合國有資產使用管理規定。公辦學校要增強品牌保護意識,規範使用學校名稱和簡稱,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利用公辦學校品牌開展宣傳或其他活動。

4、各地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規範“公參民”學校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穩慎有序推進。各公辦學校要強化政治擔當,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完成各項工作部署。

公參民學校是什麼意思?

一、什麼是“公參民”?

即公辦中國小參與舉辦民辦學校,具有代表性的重慶八中巨集帆學校、魯能巴蜀中學、融僑南開中學等學校就是這樣的模式。

二、“公參民”學校改革是什麼意思?

就是公辦學校退出辦學,以前的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其中,渝北區在《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2020年度履行教育職責自查報告自查報告》中表示,到2021年12月確保全區10所“公參民”學校清理整頓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到2023年6月全面完成“公參民”學校綜合整治。

“公參民”指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

2021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就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進行部署,確保義務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和人民性,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根據2021年8月25日公佈的《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公參民”學校主要包括三類:公辦學校單獨舉辦的“公參民”學校,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公參民”學校,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公參民”學校。

雲南衡水實驗中學更為什麼了?

近日,河北衡水中學發出了一份頗富深意的宣告。

宣告稱:“我校與近期網路媒體傳播熱議的第一高中教育集團在美上市、衡水中學在美上市、衡水中學進軍深圳、深圳衡中文化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招收大學聯考復讀生等資訊均無任何關係,更未授權相關集團、公司及其關聯學校、培訓機構以我校名義從事教育、招生及商業等活動。”

限制民辦學校過度逐利近日成為熱點。對於公辦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行為,接近監管層的人士介紹,即將開展全面的摸底清理整治。

正在公開徵求意見的《深圳經濟特區學前教育條例(草案)》也規定,公辦幼兒園不得轉製為民辦幼兒園,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

專家認為,未來,既享受公辦學校輸送的優質教育資源,又握有跨區域掐尖招生優勢的“公參民”學校將得到有效治理,學校之間的競爭將更加公平。

全面規範“公參民”學校

今年3月,第一高中教育集團(NYSE:FHS)在美國上市。此後,衡水中學上市的說法在網上流傳。

事實上,第一高中教育集團的上市主體為長水教育集團,是雲南省內多所以“衡水”命名的民辦中學的舉辦者。

位於昆明的雲南衡水實驗中學是長水教育集團舉辦的第一所民辦中學,其與衡水中學合作密切。原衡水中學校長張文忠曾公開稱:“雲南衡水實驗中學作為河北衡水中學的一所分校,衡中將要為分校負責。”

不過,尚無公開資料顯示衡水中學是雲南衡水中學的舉辦者,長水教育集團的招股書也顯示其與衡水中學之間不存在經營層面的合作。

深圳衡中文化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成立於今年4月,啟信寶資訊顯示,其唯一股東名為劉思雨。今年7月,該公司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超級中學”衡水一中是一所典型的“公參民”學校。該校官網介紹,其由河北衡水中學與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辦。

在5月17日教育部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稱,公辦學校以品牌輸出方式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產生了較多的問題。“一方面,稀釋了公辦學校本身的品牌資源,加劇教育焦慮,由此衍生出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利用公辦學校的優質品牌,採用民辦學校的收費機制,對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造成了不公平競爭,擾亂了教育秩序。”

衡水一中的存在是合法的,不久前頒佈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允許義務教育之外的公辦學校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但禁止公辦學校取得辦學收益。

“《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所以,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參民’學校肯定要進行整改。”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具體而言,公辦學校單獨舉辦,或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的“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學校,而公辦學校與公司、個人合作舉辦的“公參民”學校轉為純民辦學校,公辦學校退出。

一系列訊號顯示,對“公參民”學校的規範將不僅限於義務教育階段。

首先,高等教育中的獨立學院是一種典型的“公參民”學校,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轉設方向包括停止辦學、轉為純粹的民辦高校,或者轉設為地方主管的公辦高校。

其次,《深圳經濟特區學前教育條例(草案)》更進一步,規定公辦幼兒園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

這已經突破了民促法實施條例和2020年9月公開徵求意見的《學前教育法草案》,後者僅規定,公辦幼兒園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

“這意味著,監管層對民辦教育規範的著眼點是針對整個教育系統的。”上述人士說。這也就難怪,衡水中學極為重視澄清與第一高中教育集團、深圳衡中公司等營利性機構的關係。

劉昌亞在釋出會上介紹,教育部將出臺細化檔案,全面規範“公參民”辦學。

18年來民辦學校總數首次下降

民辦教育已成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全國共有民辦學校18.67萬所,佔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總數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在校生5564.45萬人,佔比接近五分之一。

在近日博鰲教育論壇主辦的“教育新政下的民辦學校”研討會上,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吳華指出,民辦教育對國家教育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他指出,以2018年教育部公佈的普通國小和國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計算,全國義務教育民辦學校1520萬在校生,共節約了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超2000億元。

“從2002年制定《民辦教育促進法》到2018年,義務教育民辦學校節約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超7000億元。”吳華說。

他指出,這部分經費得以為薄弱公辦學校增加財政投入,從而縮小公辦學校之間(特別是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差距。

(來源: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然而,2020年,民辦教育發展出現了一個重要拐點。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從2003年開始單獨統計民辦學校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2020年全國民辦學校總數18.67萬所,是18年來民辦學校總數的首次下降,比2019年減少了4800所。

這是一個重要訊號。早在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就提出,要“合理控制民辦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規模”。

在今年6月舉行的民辦義務教育專項工作推進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指出,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是國家事權,依法應由國家舉辦。近年來,民辦義務教育快速增長,一些問題相伴而生。

在剛剛結束的各地義務教育入學季,民辦中國小的重磅訊息一個接著一個。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號“四川釋出”6月18日訊息稱,四川省教育廳等四部門決定暫停審批設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

6月27日,西安市2021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電腦隨機錄取工作順利結束。西安市教育局資料顯示,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和錄取人數分別比去年減少1216人、1005人。

廣州市6月28日舉行了民辦國中電腦搖號,與去年相比,今年招生的民辦國中數減少了10所,招生總計劃減少1659人。

遏制過度逐利行為

6月26日,四川眉山天府新區嘉祥外國語學校官微突然釋出一條訊息稱,“本校一切招生工作已經結束。”這讓已經報名這所新民辦學校的首批學生倍感疑惑。

該校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招生確實已經停止,因為學校將轉為公辦學校。”據報道,這所學校的總投資約20億元。

為什麼民辦教育迎來拐點式的發展局面?

“從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遏制民辦幼兒園過度逐利行為開始,監管層認為民辦教育普遍出現了過度逐利現象。”吳華說。

“目前全國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在校生比例約10%,但是在一些城市以及農村,民辦學校在校生比例達到了30%-60%,這種現象是全世界都沒有的。”在教育新政下的民辦學校研討會上,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說。

“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把市場推給了民辦學校,背後是牟利性考慮。有的地方教育局長退休以後,去民辦學校當董事長,存在權錢交易。”他說。

楊東平指出,一些民辦學校的發展走向了與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相結合,或者謀求上市回報,或者抬高學校周邊房價獲利。

同樣重要的是,“民辦學校並沒有帶來我們期望的教育多樣化和創新性,仍在跟公立學校在升學率競爭的單一軌道上發展。”楊東平說。

在美股上市公司海亮教育官網的首頁,仍醒目地張貼著諸暨校區2020年大學聯考喜報,該校區共8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而整個諸暨市只有12人考入清北。海亮教育旗下自主舉辦和運營管理百餘所幼中國小,遍佈12省,在校學生8萬多名。

過度逐利將迎來制度性限制。民促法實施條例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禁止關聯交易,通過國家權威保障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與高品質。這意味著必須為非營利性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舉辦者不僅不能“分紅”,也不能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

非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儘管允許關聯交易,但將受到嚴格監管。民促法實施條例規定,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與利益關聯方簽訂協議的監管,並按年度對關聯交易進行審查。

(作者:王峰 編輯:李博 責編:金珊)

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

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

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公開資料顯示,衡水第一中學為衡水泰華中學的曾用名,該校社會組織型別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截至2月14日15時,衡水第一中學官網尚未更名。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

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1

連日來,“衡水一中改名泰華中學”的傳言引發關注。14日下午,記者從企查查搜尋發現,原“衡水第一中學”現已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社會組織型別顯示為“民辦非企業單位”。

改名對這所學校意味著什麼?能否將其視作與衡水中學的徹底切割?衡水一中及衡水中學的“神話”還會繼續存在嗎……

衡水一中改名

傳言得以驗證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直搞不清衡水一中和衡水中學的區別。衡水中學是知名高中,大學聯考成績極為亮眼。因為每年一本上線率極高,幾乎包攬河北省錄取清北學生的半壁江山,使得衡水教育聲名大噪。

根據公開資訊,衡水中學屬於“衡中系”,它是以衡水中學為首的四所高中學校之一。衡水中學是省級示範性高中,在辦學性質上為公辦學校,而另外的三所高中: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實驗學校、滏陽中學都是由衡水中學統一參與管理的民辦學校,在辦學性質上為私立高中學校。

衡水一中官網顯示,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學與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建衡水第一中學。同年8月,衡水第一中學正式動工興建。僅用了一年時間,在2014年8月,衡水一中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搜尋發現,投建衡水一中背後的泰華錦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金6.1億。

在濟南大學副教授、山東高等教育學會副祕書長張繼明看來,衡水一中為衡水中學和企業共同建立,必須按政策進行改制,要麼轉公,要麼轉私。如果轉設為純民辦,意味著與衡水中學做好產權切割,需要在基礎設施、師資隊伍、組織架構、規章制度等各方面進行重塑,未來發展模式等需要重新規劃,其辦學質量及社會聲譽能否保障,是不確定的。

14日下午,記者在企查查搜尋發現,原“衡水第一中學”現已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社會組織型別顯示為“民辦非企業單位”。這意味著,有關“衡水一中改名為泰華中學,轉為純民辦”的網路傳言已經得到驗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介紹,除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教育部等七部委也曾發文,內容都有關於“公參民”學校的轉制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衡水一中改名,且明確是“民辦”,這是必然的政策要求。

儲朝暉分析,與改名相關,影響學校發展的還有招生。“在具體實施當中,兩所學校過去也曾分開辦學,但事實上內在還是有關聯的。究竟有何關聯,具體還要了解當地人事關係等情況。但我覺得,總的大趨勢是,過去衡水一中的那種大學聯考神話將不會再繼續了。”儲朝暉表示。

無論更不更名

衡水一中都應獨立辦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分析,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公辦高中不能以輸出品牌的方式去舉辦民辦學校,並從中獲得收益。因此公辦高中如果還要舉辦民辦高中的話,必須要符合民辦教育促進法。相應地,民辦學校必須要實行“六獨立”要求(即獨立法人資格、校園校舍及裝置、專任教師隊伍、財會核算、招生、畢業證發放),要完全與公辦母校分開辦學。

“之前我們一直在分析,所謂的衡水中學的升學政績,實際上是把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的所有聲名涵蓋在了一起,這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另外,衡水中學利用衡水一中的名義跨區域、搶生源,製造了所謂的升學神話。”熊丙奇指出,要明確搞清楚衡水中學屬於衡水中學,衡水一中實際上就是民辦高中。“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衡水一中無論更不更名,都應該獨立辦學。”

“兩個高中不能混在一起辦學,公辦民辦不分本身就存在問題,所以規範辦學必須要去推進。”熊丙奇指出,之前公辦民辦不分辦學,實際上就成為了很多超級高中製造升學政績的一個手段,這種做法實際上是破壞了當地教育生態,影響高中的招生秩序,因此要嚴格治理,不能一味因為打造一兩所超級高中而敗壞地方的教育生態。

儲朝暉認為,各地應建立良性的教育生態。何為“良性教育生態”?那應該是一種均衡的,可持續的,多樣的教育生態。其實國家早在2010年就開始提,2022教育部工作要點以及“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指出,要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這在未來依然是一個大的方向。

公辦民辦不分辦學

會產生很多問題

有網友提出:假設公辦民辦不分辦學,所有資源都能實現共享,這對兩所學校不是雙贏的好事兒嗎?為何非要讓公辦母體和民辦高中分開辦學呢?

“公辦民辦不分,製造了兩個不公平。”熊丙奇介紹,一是對民辦學校的不公平。因為民辦學校應該平等競爭,如果一個民辦學校利用公辦資源來辦學,享有公辦學校的資源和身份,實際上對那些用社會力量來辦學的民辦學校不公平。

另一方面,也是對公辦學校的不公平。規範公辦學校的政策措施,通過公辦民辦不分辦學而被瓦解。比如國家規定公辦學校不能舉辦復讀班,如果允許公辦民辦不分辦學,公辦學校舉辦一所民辦學校,就可以以民辦學校的身份大規模去招復讀生,那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復讀班的做法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因此,我們強調公辦民辦必須獨立辦學。”熊丙奇認為,公辦學校可以去舉辦一所民辦學校,但校園師資都是要獨立的,招生管理更應該獨立。如果公辦學校舉辦民辦學校是為利用民辦學校的招生政策跨區域招生、收高學費,然後再與公辦資源來舉辦,那樣會導致教育治理和教育秩序出現問題。

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2

2022年2月14日,澎湃新聞查詢天眼查發現,河北衡水第一中學已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

公開資料顯示,衡水第一中學為衡水泰華中學的曾用名,該校社會組織型別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主管單位為衡水市教育局,經營範圍包括全日制、寄宿制的基礎學歷教育及復讀生教育。衡水泰華中學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系靳永盛。

截至2月14日15時,衡水第一中學官網尚未更名。網站資料介紹稱,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學與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著眼於優先發展教育戰略,投資9億餘元,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投建衡水第一中學。2014年8月,衡水第一中學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衡水第一中學位於衡水市濱湖新區,其管理、師資、招生、教育、教學均以衡水中學為依託。

此前,河北省教育廳曾於2017年6月印發通知稱,在對河北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辦學招生情況專項檢查中,發現兩所學校程度不同存在不規範甚至違規辦學招生情況。

河北省教育廳在上述檔案中對衡水第一中學提出了“儘快建立民辦學校法人財產權制度,將資產過戶到學校名下”等5項整改要求。

2021年9月1日起,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也不得轉為民辦學校;其他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教學活動,不得僅以品牌輸出方式參與辦學,並應當經其主管部門批准;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基本教育教學設施和獨立的專任教師隊伍,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獨立進行會計核算,獨立招生,獨立頒發學業證書。

衡水一中改名叫泰華中學3

提起河北省衡水市,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學幾乎人盡皆知,也是這座城市對外的最大招牌。但其實,在這所公辦學校的背後還有另外一所名字相近的衡水第一中學。很多時候,大眾都分不清兩所學校有何區別。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兩所學校的官方網站上,許多老師資源是可以共享的,多年來,衡水中學對外宣稱的高升學率、高“北清率”都由兩所學校共同打造,兩所學校實際上就是孿生兄弟。其中,衡水中學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公辦學校,衡水第一中學則是由衡水中學、泰華公司合作新建的一所民辦高階中學。

據教育公益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楊東平教授介紹,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採取的是“公參民”( 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模式,“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公辦學校再加一個體量巨大的民辦學校,對外統一招生、統一宣傳,大學聯考入學率都作為衡水中學的成果。”

2月14日,上游新聞記者發現,在天眼查app上,衡水第一中學已悄然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開始試圖擺脫衡水中學的標籤。上游新聞從衡水中學一名老師處瞭解到,目前只聽說衡水第一中學要變更名稱,但不知道後續如何發展。

而更多人關注的是,在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後,衡水中學“公參民”模式後續將會如何發展。

▲衡水中學校園一景。 圖片來源/衡水中學官網

衡水第一中學已更名

2月14日,上游新聞記者查詢天眼查APP發現,河北衡水第一中學已經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該平臺顯示,衡水第一中學為衡水泰華中學的曾用名。公開資料顯示,該校社會組織型別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主管單位為衡水市教育局,經營範圍包括全日制、寄宿制的基礎學歷教育及復讀生教育。上游新聞從衡水中學一名老師處瞭解到,目前只聽說衡水第一中學要變更名稱,但不知道後續如何發展。

按照衡水第一中學官方網站的介紹,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學與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著眼於優先發展教育戰略,投資9億餘元投建衡水第一中學。同年6月,衡中、泰華合作辦學框架協議簽字儀式舉行;8月,衡水第一中學正式動工興建;隔年8月,衡水第一中學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楊東平教授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這兩所學校的合體是典型的“公參民”模式:“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公辦學校再加一個體量巨大的民辦學校,兩所學校對外統一招生、統一宣傳,大學聯考入學率都作為衡水中學的成果。利用民辦學校的管理寬鬆優勢,可以擴大招生、可以選拔招生,可以高收費,可以跨區招生,利用民辦學校的這些招生特權,來為學校獲得利益,打造衡中公辦學校的品牌。”楊東平介紹,長時間以來,外界一直容易弄混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以為是兩所學校,實際上兩者就是孿生兄弟。

上游新聞記者也在兩所學校的官方網站看到,衡水第一中學的官方網站上方有可直接進入衡水中學官方網站的連結,並且兩所學校多名教師資源共享。畢業於衡水市棗強市的學生家長趙麗(化名)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在衡水當地,大家都沒有明確區分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也不知道里面的公辦和民辦的關係。

兩所“衡水”中學分不清你我

▲衡水第一中學評選活動現場。圖片來源/衡水第一中學官網

多年來,衡水中學以打造大學聯考神話、高“北清率”,成為了一所超級中學,形成了一種廣受歡迎的“衡中模式”。上游新聞記者在衡水第一中學官網看到,衡水第一中學位於衡水市濱湖新區,是在衡水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援下,由衡水中學、泰華公司合作新建的一所民辦高階中學,其管理、師資、招生、教育、教學均以衡水中學為依託。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曾刊登過一篇王帥所寫的文章——《從“衡中模式”看基礎教育治理的困境與出路》,該文章提出,衡水中學成立於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但成績並未特別突出,僅僅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所普通高中。

該文章分析,衡水中學成為中學“名校”的崛起過程,與其開辦民辦學校密不可分。早在1999年,依託于衡水中學的公辦民助高中滏陽中學成立,學校的教學進度、管理考核等均與衡水中學一致。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衡水第一中學和衡水中學之間的界限更為模糊,上游新聞記者在衡水中學官網可以看到有關衡水第一中學學生的喜報。

楊東平也強調,衡水中學與衡水第一中學在對外宣傳上比較模糊,在當地,衡水第一中學很自然地被稱為“衡水中學南校區”,“ 用這個方式形成一個概念,它們是一所學校,只不過是兩個校區。”楊東平說。

楊東平認為,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對外宣傳應該區分開來。“衡水中學作為一個公辦學校,國家對公辦學校的規模是有限制的,通常最多在校生3千人左右,他們兩個學校對外宣傳兩個校區,對外宣傳在校生都是超過萬人,(我認為)現在的宣傳上,至少要把這個區分開來。”

有關師資這一塊,楊東平強調:“衡水一中是民辦學校,它相當多的教師身份卻都是公辦教師,以衡水中學的編制放進去的,教師的身份上也是公私不分的,不僅可以享受編制的好處,還可以享受民辦學校超額的待遇和利益分配。”

跨省辦分校 “衡中模式”飽受爭議

▲到衡水第一中學參觀考察的老師們。圖片來源/網路

衡水中學除了大學聯考神話之外,一直以來,它的“衡中模式”也飽受爭議。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的'李昕,羅凱傑曾在《論超級中學演進的底層邏輯與制度之治——基於衡水模式的反思與檢視》一文中介紹過“衡水系”,其“衡水系”中學是指依託衡水中學這一優質教育品牌所形成的公私屬性不同、資產構成複雜、法律關係交錯的系列中學。

楊東平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衡水中學是一個嚴重的教育產業化模式的產物,“不斷的推廣、複製這個模式。”他介紹稱,衡水中學的模式指拼時間的殘酷應試教育模式,一切都是為了取得高升學率。

2017年4月,衡水第一中學走出河北,在浙江嘉興平湖市開辦分校,“衡中模式”的跨省進駐引發了大量爭議。上游新聞記者瞭解到,當年杭州市甚至召開了名校長“衡水中學現象”研討會,討論“衡中模式”是否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當年,浙江就有老師擔心,衡中模式下這種一心向大學聯考的模式是否適合浙江。

2017年5月,楊東平所屬的教育公益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向教育部“舉報”了衡水中學等超級中學違規辦學,教育部要求河北省教育廳進行專項檢查。同年6月,河北省教育廳印發通知,指出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規範甚至違規辦學招生的情況,並提出了“儘快建立民辦學校法人財產權制度,將資產過戶到學校名下”等若干項整改要求。

虹吸效應下相鄰地區教育生態欠佳

楊東平告訴上游新聞記者,他長期關注“衡中模式”,在他看來這種公私不分的辦學模式破壞了整個區域的教育生態,在衡水中學的巨大虹吸效應下,使河北衡水很多相鄰地區都出現了“水土流失”狀態。“因為一校獨大,可以跨區招生,高分學生、優秀教師全部被你收割了,其他學校幾乎沒有活路了。其他學校從國中生開始就外流了,不再本縣讀高中了。”

楊東平介紹,一個縣城中學如果垮掉,導致的後果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水土流失。“從國中開始,好學生和有能力的家長全部到外地去上學了,導致這個區域的基礎教育、義務教育逐年下滑,所以它從整體上降低了農村學生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在2017年,王帥就在文章《從“衡中模式”看基礎教育治理的困境與出路》中介紹,當年衡水中學(含衡水第一中學)的在校生已有12000多名,河北省內優秀的生源和師資不斷被聚集而來,近年來河北大學聯考狀元、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也大多出自該校,是一所很典型的超級中學。此外,王帥還在文中介紹,衡中嚴格管控學生的作息、吃飯、跑操和學習時間,實行精確到分秒的精細化甚至是半軍事化的教育教學管理。

而衡中模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地方的教育環境,當地一位家長趙麗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她所在的衡水市下屬的棗強縣一中也效仿了該模式,與一所民辦學校進行了合作。“不過我們校區、師資都是一樣的。”

上游新聞記者瞭解到,從2021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也不得轉為民辦學校;其他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教學活動,不得僅以品牌輸出方式參與辦學,並應當經其主管部門批准;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基本教育教學設施和獨立的專任教師隊伍,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獨立進行會計核算,獨立招生,獨立頒發學業證書。

“雙減以來,除了規範青少年的學習時間、作業負擔,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控制民辦學校的數量,改變公參民的經營管理方式。”楊東平最後說。

而在此政策背景下,衡水第一中學主動改名,試圖擺脫衡水中學的標籤,但其“公參民”發展模式後續將會如何發展,還有待繼續關注。

2022年民辦轉公辦最新政策

如下:

符合"六獨立"要求可以繼續是民辦學校。

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符合"六獨立"要求的(即獨立的法人資格、校園 校舍及設施裝置、專任教師隊伍、財會核算、招生、畢業證發放),在依法依規完成財務清算、舉辦者變更和學校名稱規範後,可繼續舉辦民辦學校。

同時公辦學校自2022年起僅參與原有學生的教育教學等工作,並待原有學生畢業後全部退出;經協商一致且條件成熟的,也可轉設為公辦學校。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

1、公辦學校單獨舉辦的民辦、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義務學校,應辦為公辦學校。

2、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符合“六獨立”可以繼續舉辦民辦,但對使用公辦校名和校名簡稱進行清理後退出。

3、對於不符合“六獨立”(即獨立法人資格、校園校舍及裝置、專任教師隊伍、財會核算、招生、畢業證發放)要求的民辦學校,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視情轉為公辦或終止辦學。

4、既有居住社群配套建設的配套建設的“公參民”學校或轉為公辦學校,或由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學位,繼續辦學。

5、不再審批新的“公參民”學校,公辦學校也不得以舉辦者變更,集團辦學、品牌輸出等變相舉辦民辦義務教育。

6、地方政府和公辦學校不得向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增派具有事業編制的教職工。已經派出的,分階段分步驟有序引導退出。

7、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合作或掛牌的)公辦學校校區、分校的名義招生,也不得以借讀、掛靠等名義變相違規招生。

8、名校辦民校(公參民)的治理,力爭用2年時間,理順機制體制,實現平穩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