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波粒二象性是誰提出的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5.85K

波粒二象性提出者:德布羅意。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Louis Victor·Duc de Broglie,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男,出生於法國迪耶普,法國理論物理學家,物質波理論的創立者,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1892~1987)在1924年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誰提出的

他把光子的動量與波長的關係式p=h/λ推廣到一切微觀粒子上,指出:具有質量m 和速度v 的運動粒子也具有波動性,這種波的波長等於普朗克恆量h 跟粒子動量mv 的比,即λ= h/(mv)。這個關係式後來就叫做德布羅意公式。三年後,通過兩個獨立的電子衍射實驗,德布羅意的方程被證實可以用來描述電子的量子行為。在阿伯丁大學,喬治·湯姆孫將電子束照射穿過薄金屬片,並且觀察到預測的干涉樣式。

在貝爾實驗室,克林頓·戴維森和雷斯特·革末做實驗將低速電子入射於鎳晶體,取得電子的衍射圖樣,這結果符合理論預測。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出生在法國一貴族家庭,是家中次子。德布羅意家族自17世紀以來在法國軍隊、政治、外交方面頗具盛名,數百年來在戰場上和外交上為法國各朝國王服務,1740年被路易十五封為德布羅意公爵,封號由一家之長承襲,第一代公爵的兒子曾在七年戰爭中為哈布斯堡家族出力作戰,獲得神聖羅馬帝國親王封號,賜予家族中每一個成員。

德布羅意家族祖父J·V·A·德布羅意(1821-1901年)是法國著名政治家和國務活動家,1871年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下院議員,同年擔任法國駐英國大使,後來還擔任過法國總理和外交部長等職務。當德布羅意的長兄、實驗物理學家第六代德布羅意公爵莫里斯(Mauriee)死後,他在1960年就成為法國公爵兼德國親王,但一生生活簡樸,平易近人,把畢生獻給了科學事業。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指的是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術語來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術語來描述。

這意味著經典的有關“粒子”與“波”的概念失去了完全描述量子範圍內的物理行為的能力。愛因斯坦這樣描述這一現象:“好像有時我們必須用一套理論,有時候又必須用另一套理論來描述(這些粒子的行為),有時候又必須兩者都用。我們遇到了一類新的困難,這種困難迫使我們要藉助兩種互相矛盾的的觀點來描述現實,兩種觀點單獨是無法完全解釋光的現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

”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人們開始意識到光波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1924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假說,認為和光一樣,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據這一假說,電子也會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動現象,這被後來的電子衍射試驗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