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端午節的知識有什麼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2.05W

端午節的知識: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知識有什麼

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浴蘭節、女兒節等等。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節日飲食: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

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

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

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

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

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

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捶打製而成的米糕。

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

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

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

端午節的風俗:吃粽子: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

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

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

掛艾草: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簷下掛艾草或菖蒲,蚊蟲害怕這種味道,能起到驅蚊的效果。

因為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古人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人們便會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

也會掛在門楣,起到驅魔祛鬼的效果。

賽龍舟:傳說楚國人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王作楫說,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了魚標、鴨標、鐵標,誰拿到這3個標就獲得了冠亞季軍。

為了讓參賽者從遠處看到終點,古人還會在3個標上用錦緞打上蝴蝶結。

鬥百草:古時人們到端午節,會結伴去郊外採藥,採藥途中會鬥草玩,逐漸形成習俗。

參與遊戲的兩人會持草相對站立,雙手各持一草或花莖的兩端。

遊戲開始後,二草相勾,雙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誰的草或花莖被對方拉斷誰為輸。

點雄黃酒:在端午節還有點雄黃酒的習俗,會把酒在男孩的額頭上寫“王”字,在女孩的頭上點五個點,人們認為,這樣蚊蟲蒼蠅會被雄黃酒破解,驅邪避害。

Tags: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