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彝族有什麼禁忌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9.47K

彝族人忌白天點著火把到處走動,忌從屋裡相繼點著兩個火把走出。忌與人有冤仇時當著對方的面折斷樹枝、吐口水、打雞、打狗、砍掃把、拍打頭帕。忌對嬰兒用“胖”、“重”、“漂亮”之類讚詞。不論男女,忌跨火塘。

彝族有什麼禁忌

彝族有什麼禁忌 彝族的忌諱是什麼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禁忌,那你知道彝族有什麼禁忌嗎?彝族人忌白天點著火把到處走動,忌從屋裡相繼點著兩個火把走出。忌與人有冤仇時當著對方的面折斷樹枝、吐口水、打雞、打狗、砍掃把、拍打頭帕。忌對嬰兒用“胖”、“重”、“漂亮”之類讚詞。不論男女,忌跨火塘。到彝家作客,不能坐在堆放東西和睡鋪的下方和左方。禁食馬、騾、狗、貓、猴、蛇、蛙等肉。彝族的禁忌還有非常多,但主要表現在行為禁忌、語言禁忌、飲食禁忌等方面,所以到彝族聚居地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哦。

彝族的忌諱是什麼?

彝族的忌諱是什麼?

彝族民間禁忌很多,在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表現,且各地有別。

日忌彝族人的禁忌傳統中有特定的一天可幹可不幹哪件事的習俗,稱為日忌。巍山一帶的彝族忌火把節次日下地幹活,以防觸怒火神帶來不祥;正月七年級忌串門,忌潑水吹水,以防財運丟失。

食忌飲食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因這些動物與人類同源出於雪;是雪的子孫;過年三天內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進屋,否則鬼魂會附其上;禁過年七天內推磨,會使家境貧困;禁平日反向推磨,會給家庭帶來災難;忌推磨時磨心突斷,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後把湯匙扣於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諸上種種禁忌涉及到食物品類、飲食方式、食品製作、飲食主體,這些飲食禁忌習俗直接影響到彝族飲食文化結構。

行為忌如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婦女不能上房頂。忌諱觸控男子的“天菩薩”,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謝罪賠禮;解放前等級低下的犯忌者,還有被斷臂、處死的危險。如果被婦女抓摸了“天菩薩”,此男子將終身不吉,事後“天菩薩”必須剃盡,否則死後不能鬼歸祖界。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俗信認為婦女的生育魂“格非”最愛附在這些物件上,若送與別人,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日常生活中,忌舀湯時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麥面時順時針方向攪動,忌人出遠門便掃地,因為這些都是喪葬時的習俗。忌諱言死,而稱“老了”。忌諱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會為此報復報復。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靈箐附近鳴槍行獵,或砍樹燒荒。禁止在焚場或墓地打豬草、放牧。參加祈雨儀式時,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頭。禁止有 *** 汙的婦女製做祭祖的祭品和接近祖靈靈位。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鍋莊石。

服飾忌服飾在彝族人看來,具有神聖性,在穿戴時,禁忌被人觸控,彝族男子頭上的“天菩薩”,嚴禁他人特別是幼輩觸動,假如被人觸控過,就會冒犯神靈,“護身符”避禍求吉的功效,便也隨即失去了。

家居忌彝族禁忌在室內吹口哨,大聲喧譁,尤其是夜間在別人家裡。

為什麼彝族忌諱客人把食物帶走

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來、印尼和阿拉伯

蒙古族的忌諱是什麼?

蒙古族在漫長的歷史程式中,形成了許多風俗習慣,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民族禁忌了,下面我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蒙古族的八大禁忌。

1、火 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或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溼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菸袋、摔東西、扔髒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2、水忌 蒙古族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髒衣物,或者將不乾淨的東西投入河中。草原乾旱缺水,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3、病 忌 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裡有重患者,不待客。

4、產 忌 蒙古族婦女生孩子時的忌諱。各地習俗大同小異。蒙古族婦女生孩子不讓外人進產房。一般要在屋簷下掛一個明顯的標誌。生男孩子掛弓箭,生女孩則掛紅布條。客人見標誌即不再進入產房。

5、忌蹬門檻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牧區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誤踏蒙古可汗宮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6、忌摸頭 蒙古族忌諱生人用手摸小孩的頭部。舊觀念認為生人的手不清潔,如果模孩子的頭,會對孩子的健康發育不利。

7、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時,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並看住狗後再下馬,以免狗撲過來咬傷人。千萬不能打狗、罵狗,在蒙古族中認為狗是人類的朋友。

8、作客忌諱 牧民雖好客,但作客的忌諱也比較多。客人進蒙古包時,要注意整裝,切勿挽著袖子 把衣襟掖在腰帶上。也不可提著馬鞭子進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門的右方,並且要立著放。進蒙古包後,忌坐佛龕前面。否則主人就會冷待客人,並認為客人不懂禮俗,不尊重民族習慣。

另外,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菸、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譁,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彝族的圖騰是什麼?

彝族的虎圖騰崇拜

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人們出於對動植物的一種特殊的親近感,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物件。他們以自己信奉的圖騰,作為本氏族的標誌,甚至將其作為本民族的祖先。中國雲南的彝族人,對虎的崇拜就是源於這種古老的圖騰信仰。

彝族的民間史詩《梅葛》記載,天神在創世之初,派他五個兒子去造天。天造好了後,便用雷電來試天,結果天裂了,用什麼補呢?天神們認為世界上的東西虎最威猛,於是天神又派五個兒子去將虎制服,然後他們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撐天柱,這樣天就穩定下來了。

他們又用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陽,右眼做月亮,虎鬚做陽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雲彩,虎氣做霧氣,虎心做天心地膽,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腸做成江,小腸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樹林,軟毛做青草,細毛做秩苗……於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間萬物。

黑虎氏族是彝族的遠古先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為圖騰,並且一直保持到現在。彝族人稱虎為羅,許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稱羅羅,即意為虎族。他們自認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過虎節,日期從農曆正月初八的接虎祖開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結束。虎節期間,全族人共同歡樂,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災。他們在舉行祭祖儀式時,用畫有虎頭的葫蘆瓢來象徵自己的祖先。

許多彝族人認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還流傳著"人死一頭虎,虎死一隻花"的俗語。在他們的姓氏中,常見的羅就表示他們是虎的後代。男人自稱羅羅濮或羅頗,意思是雄虎;女人則自稱羅羅摩,意思是母虎。彝族人過去就通行火葬,他們認為遺體火化之後便可返祖為虎了。

在彝族人聚居的地方,還有許多以虎稱呼的山崗、水流和村寨,因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應以虎來為其命名。

虎被中國人視為百獸之王。它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徵,被彝族先民敬奉為原始圖騰,成為吉祥與幸福的象徵。由於虎被他們奉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龕上供奉虎形祖靈,大門上掛著虎形辟邪,牆壁上掛著虎圖騰壁掛,在村寨路口設有形狀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稱虎神為羅尼,這是他們心中最靈驗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為他們消災驅邪,可以保佑他們稱心如意、吉祥平安。他們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託在虎神的護佑之下。

彝族的習俗是什麼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雲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七年級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同樣正月八年級或九年級奉行祭火,稱作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聖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

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彝族火把節是最具魅力的節日之一,享有"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東方狂歡夜"的美譽。

意義

火把節期間舉行的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四大類活動是彝族文化體系嚴整、完備的集中體現。彝族火把節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覆蓋面廣,影響深遠。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著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資訊,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標誌性的象徵符號之一,也是彝族傳統音樂、舞蹈、詩歌、飲食、服飾、農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載體;火把節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火把節作為彝族人民與各民族交流往來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都有現實作用。

彝族的彝是什麼意思

釋義:1.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器。~鼎。~尊。2. 常理,法理:~訓(指長輩對後輩的日常訓誨)。~倫。~常。~章。3.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四川省、雲南省和貴川省

彝族的樂器是什麼?

彝族傳統樂器 鏗鏘震耳大三絃

彝族大三絃用椿木或松木製做,琴長140釐米、筒長40釐米、筒徑35釐米,

筒前口蒙以羊皮,筒後敞口。琴頭頂端呈卷書狀後彎,中央鑲嵌小圓鏡為飾,兩

側設三軸。琴桿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張三條粗絲絃或牛筋弦。縛弦上串

掛有若干小鐵片或小鐵環,可隨跳樂動作發出有節奏的嘩嘩聲。演奏時,揹帶掛

於頸項,琴桿橫於腹前,琴筒置於右胯部,左手扶琴桿、手指只按外弦,右手執

撥片彈弦發音。音色渾厚、音量洪大。掃弦是常用技巧,以增強節奏

感和歡快氣氛。

節日的夜晚,明月高懸,在彝家村寨外的空場上,燃起高高的火堆,小夥子

們一邊彈著大三絃一邊同姑娘對舞,舞步剛健,節奏明快,充滿熱情歡樂的氣氛

彝族的民族曆法是什麼

遠古彝族發明使用的是"十月太陽曆",主要內容是把一年分為365天,其中又分為10個月,每個月36天,剩下5天作為"過年日"不列入任何月份."十月太陽曆"至今已近4000年的歷史.

如今的彝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樣大多使用公曆和農曆.

彝族的資料,彝族的資料!

1、彝族源起與稱謂

彝族自稱“諾潑”、“諾蘇潑”。漢晉文獻中稱“夷”,唐代稱“東爨蠻”,宋以後稱“烏蠻”或“夷”。元開始,多以“羅羅”為族稱,其後又稱“倮倮”或“倮夷”。彝語中“羅”意為虎,“羅羅”為“羅”疊稱。最初,彝族自稱“羅羅”,自命為虎族。在盤縣淤泥河一帶彝族老人中,有將“羅羅”說成“擼羅”,意為龍虎。“羅羅”還有“盧鹿”、“倮倮”等別譯。由於封建王朝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有封建文人將“羅羅”寫成“玀玀”或“裸羅”,極傷民族感情。建國後,黨中央和中央人民 *** 確定以鼎彝之“彝”作為各地區各支系彝族的統一名稱。

盤縣境內的彝族經歷了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東漢、三國之際,彝族便是貴州西部人口最多、影響最大的民族。貴州彝族先民,有的學者認為是夜郎“夷族系統”的夷人演變而成的,有的學者認為是源於古代氐羌族群“昆明”支系。按彝文古籍記載,東漢後期,彝族先人篤慕俄娶妻三人,共生六子,世稱“六祖”,即史慕雅枯、慕雅怯、慕雅賽、慕雅臥、慕剋剋、慕齊齊。其子孫又繁衍為六個系,分別為:武系、乍系、糯系、恆系、布系、默系。有研究認為,市境內的彝族主要為布、默兩系的後裔。早期入住的彝族先民少,被當地濮人同化,至今水城縣仡佬族中,還有被稱為“彝仡佬者”,其語言習俗,有一部分與彝族相通。

盤縣境內彝族現有龍隴姬安陸(盧、祿),班沙高李武、唐謝王張管、餘孔姚石胡、毛顧甘趙杜、柳蘇蘭支普、萬車尹周金、海田楊黃劉、耿董畢鄧等40餘個姓

2、彝族人口與分佈

盤縣境內彝族呈小聚居、大分散狀態分佈,1992年撤區並鄉以前,其聚居區主要有9個彝族鄉,分別為:坪地彝族鄉 、四格彝族鄉 、鬆河彝族鄉 、雞場坪彝族鄉 、舊營白族彝族苗族鄉 、保基苗族彝族鄉 、淤泥彝族鄉 、 普古彝族苗族鄉、馬場彝族苗族鄉、彝族人口96101人,另外,板橋鎮、瑪依鎮、滑石鄉、羊場鄉彝族村寨也較多。

(二)民俗

1、婚俗

彝族的傳統婚姻獨特而風趣。婚姻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一種是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結成的婚姻。一般婚姻都有以下四個過程:介紹人(彝語譯音“福糾”)、提親(譯音“妻糾”)、定親(譯音“阿曲祖”)、送財禮(譯音“肘合”)、嫁娶(譯音“阿買妻”、“妻客”)。

提親。彝族男女青年在公共場合或經介紹相識後,常相約到野外對歌(譯音稱“曲谷”)或單獨幽會互吐愛戀之情。直到談婚論嫁,彼此對婚事都無異議後,男方的父母就要請介紹人到女方家試探。介紹人幾經試探,覺得婚姻有望,便正式告之男方及其父母,男家於是準備好酒、燕麥炒麵等與介紹人一同正式到女方家提親。父母包辦者,首次提親女方父母不受禮,介紹人須三番五次上門,費盡口舌,方得允諾。盤縣坪地鄉一帶還有所謂“投石落地,一言為定”習俗,即丟個石頭看到落地,表示答應親事。

定親。由男方家擇定吉日,介紹人領著男方及其父親、叔、伯等,帶一升燕麥炒麵、兩瓶酒和兩段布(給女方及其父母)到女方家正式確定婚姻關係,吃訂親酒。是時,女方家要殺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象徵陰陽相配)宴客,並邀族中長輩陪席。席間由主人分雌雄雞頭、雞翅、雞腿等,按賓主分食。飯後主人將賓主吃剩下的雞骨進行仔細占卜,分析判斷婚姻的吉福。然後將四支雞卦(雞股骨)雌雄搭配成對,用五色彩線捆紮好,男女雙方各持一份作為訂婚憑證。

擇日。兩家經過反覆協商同意後,由男方家擇定送財禮的吉日。到時,介紹人帶領男方及其至親叔伯等(人數必須為雙數),攜帶商定好的錢物、婚嫁吉日帖(結婚日期)到女方家。次日,女方家殺雞宰羊招待,並請族人至親作陪,酒過三巡後,送禮人拿出聘金及布匹等,交給女方父母為女兒置嫁妝。

嫁娶。此俗歷時三天,分為發親、接親、迎親、回門等程式。第一天晚上新娘梳辮子(古代彝族婦女以獨辮表示未婚,兩條辮子為已婚),先由嫂子或妹妹梳三下,後新娘自己梳成兩條辮子。第二天晚上請女伴唱酒令歌、跳酒令舞。第三天,在起居室鋪床,新娘及女伴相聚訴別情。親友聚齊後,等待接親客到來。發親時,新娘要蓋“吾薄”(蓋頭巾),由其兄或弟背到門外上馬。之前,新娘騎的馬要先由別人試騎跑三趟,以馬不再排便為吉利。接親當晚,男方家要根據女方家陪嫁妝奩的多少,組織相應人數的隊伍前去迎娶(迎親隊伍人數不限,但只能是單數)。迎親時,男方家早已在寨外對著大路口處用剝了皮的五倍子樹枝搭起“迎親門”,新娘到達時,“布摩”先念“退老神經”,然後殺一隻未孵過雞崽的母雞拋越“迎親門”,意即“驅鬼除邪”。整個婚娶間的儀式內容頗多。

2、喪葬習俗

歷史上,彝族人去世後,實行火葬,葬禮隆重,明末清初才逐漸實行棺葬,葬禮場面也漸小。

彝族老人去世後,一般都要舉行齋祭活動,按祭奠規格的大小可分為:做齋(彝族:“數掙”),打嘎(彝族“吉趕”)。是時,要請畢摩(彝語譯音,經師)擇吉日,設齋場,裝飾靈房,誦經指路,送葬抬靈。齋祭活動少則三天,多則幾十天。齋祭期間,悲歌哀號,跳腳舞貫穿整個過程,禮俗繁雜,首先 請畢磨看日子

開路那天先揚大裙揚大裙要一棵方杆,一般是十多米高的莎樹松樹,砍來時所有孝子都要去跪接,樹稍朝西,樹腳朝東,畢摩在旁邊唸經。大裙的臺數由亡人年齡而定,一般是天一臺地一臺,十年又一臺,而且一般不要單數,即七十歲的按理是九臺,但一般人家只要八臺!再搭喪房

然後行白孝子在大裙批麻戴孝

在接待前來燒紙的家門及親朋好友老後家小後家

到天黑在接待姑娘家

姑娘家要耍馬舞海馬舞獅馬鹿象鑼鼓喧天歌聲振四方鞭炮齊鳴禮花衝破夜空場面最為壯觀

然後給老小後家各姑娘家送火把

在請老小後家各姑娘家來燒紙

畢磨正式誦經打羊孝子灑水

最大的場面是轉場,到了晚上選個地勢寬敞的地方,上祭的人都聚在一起,把姑娘家和堂家外家拉來的牛都殺來上桌,升上大火,有幾家燒紙就有幾籠火,每家一籠,轉場時由畢摩帶著一家一家的轉,一般都兩三小時,轉完還放煙花,各後家姑娘家有時還鬥海馬鬥嗩吶!死人下葬後還要進行合靈儀式,彝話叫鄒歐,即演飾人類的生殖過程,還要會聲會色的唱山歌!

法事完畢後根據定的時間起棺一般都在天剛亮

最後是發喪路好的地方孝子搭橋棺材抬走孝子身上過

到墳地後孝子跪下換衣服

老小後家各姑娘家倒酒髮香煙答謝所有幫忙的在鄰一家一家的灑水果 小糖 糕 在場的都搶好生熱鬧

主要為:

(1)接氣洗喪

彝族忌人死在床上,故老人臨去世之際,親人迅速將其抱到堂屋的桌椅上為其穿衣。臨亡之人腳踏裝有糧食的升、鬥,孝子扶其左右,並在臨亡者口中含置一塊硬幣,為其洗臉、手、腳、剃髮等。同時殺一隻公雞,謂之“引路雞或接氣雞”。老人斷氣後即在門外鳴炮三響報喪,以通告寨鄰族人,並將亡人收拾入殮,及時派兩人帶上酒、米等物品前去請布摩。布摩根據亡者的生辰八字和去世的時間擇定安葬吉日,主持祭祀活動、為亡者唸誦《指路經》,讓其沿遷徙的路線返回發源地與祖先團聚。

(2)打嘎

據傳,打嘎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彝族祖先為其父母齋祭而發明的一種祭祀習俗。“打嘎”是為亡故的人祈禱解冤,以盡孝尤,是彝族喪葬祭祀活動中最隆重且最具特色的悼念儀式。由於此俗較為繁雜,且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一般條件的人家難以承受,故現代六盤水境內許多地區彝族已喪事從簡,甚至漢化。

打嘎分為熱嘎和冷嘎。經濟條件比較富裕的人家,在老人去世後即時請布摩做嘎,謂之“熱嘎”。經濟比較困難的人家,先安葬死者,待積攢起相當的資金後再請布摩擇吉日做嘎追念,謂之“冷嘎”。

3、節日

彝族年,是彝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時間在每年農曆十月一日。過節前,各家各戶都要釀咂酒,大掃除,搞衛生,並用新鮮樹枝、木板在堂屋後壁中央處搭一神龕(彝語稱“臘頭頂”),用以擺放祭祀祖先的物品。神龕前用木杈支起一橫樑,供奉的物品必須從木杈下越過才能擺放到神龕上(表示清淨)。供奉前要打“醋炭”,供飯時先叫周圍幾座大山名,再按輩分依次叫亡故祖先,直到將本支至親先故祖先一一供奉完為止。節日一般為三天,每天至少要如此供奉一次。第三天一早搞衛生,清理神龕(彝語稱“臘頭雅),將裝飾物等拿到野外燒燬。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彝族年已逐漸被淡化而改為過春節了,但特有的彝族禮俗仍不變。

火把節,是彝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舉行節日儀式時,以寨為單位,殺牛羊等敬神,燃火把于田間,意為“驅邪除害,盼五穀豐登,保生靈平安”。火把節傳統文化內涵厚重,民族特色濃郁。近年來,此節日成了有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參與的規模浩大的節日活動。節日當天,早餐後,便開展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如鬥牛、鬥羊、盪鞦韆、賽歌等等。至夜幕降臨,男女老少點燃篝火,打著火把,手拉著手圍著篝火翩翩起舞。最後,姑娘小夥子圍坐篝火旁唱歌跳舞,飲酒作樂,通宵達旦。彝族火把節已滲入了現代社會氣息,成為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關於火把節的由來,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彝王遇害,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在牛角上綁火把戰勝敵人,又說是為了紀念火把驅除蟲害等傳說。

彝族過的其餘節日多與其他民族相同,有的節日內容略有差別。

(三)民居

彝族喜居有山有水的半涼山區,住房一般坐北向南。建築用材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均就地取材。如居住於石山地者,多為石牆房屋;居於林木多的地方,則多為木屋;居於多竹地區者,多為木柱,竹編織物圍護四簷的房屋;亦有夯土牆房屋者。屋頂多蓋瓦,間有蓋茅草者。貴族傳統建築多為三重堂,即兩進四合院式,一重堂為護院家丁住所,二重堂為伺從人員居所,三重房為主人居室。房屋大致分為長三間或長五間。

近現代六盤水境內彝族居民建築多與漢族建築相同。

(四)服飾

六盤水境內彝族服飾製作精細,款式獨特,可分為頭飾、身飾、首飾和腳飾等。頭飾有包頭、氈帽、額箍、耳環,以及兒童的巴巴帽、魚尾帽、瓦水帽、兔耳帽、虎耳帽、珠珠帽、銀飾帽等,身飾有右衽大襟長衣、右衽大襟短衣、圍裙、腰帶、披氈、大褲腳及兒童的叉叉褲等。首飾有戒指、手鐲。腳飾有綁腿、手工布鞋(布底鞋、釘子鞋、繡花鞋、鉤鉤鞋等)、布耳草鞋等。

盤縣地區彝族披氈,男穿羊皮背心,女著長裙的傳統穿戴一直沿襲到建國以前。如今男女均包黑色或白色的包頭。女性包頭內要戴銀製額箍,耳戴“C”形耳環。男女服裝均為衣褲制,尚青、藍、白色。男裝,上穿對襟短上衣,下穿大褲腳長褲。女裝,上穿立領直裾右衽,窄袖緊身長袍,下著普通長褲。領口、前襟、袖口下襬均鑲花邊。腰繫挑花圍腰,腰帶於兩側自然下垂,長尺餘。腳穿繡花鞋。手戴銀戒指、手鐲。節日盛裝,衣褲邊沿均繡花。背披“過朵”(無漢語稱謂)。

六枝水城彝族服飾較接近。清初改土歸流後,男性雉髮結辮,頭包長帕,衣有長短二式,普遍戴笠,披氈者漸少。民國年間剪除髮辮。現代服飾各地亦有異同,如水城玉舍一帶,男女均為衣褲制。男裝,上衣為立領對襟,窄袖平擺,左右開短衩,布結釦,長覆胯,色尚白。下裝為寬大的長褲,色喜黑或深藍,頭戴青帕。喜披氈或著白布“褡褡”,“褡褡”披在最外層,為立領、對襟、無袖,前襟短如上衣,後襬長過膝彎,布結釦,前擺左右各有兩個平行的衣袋,有花邊或細碎挑花,人稱“東方燕尾服”。女裝,上衣為直裾右衽,窄袖緊身長袍,布結釦,肋衩深尺許,大弧擺。領、袖口至裾均有以石榴花、卷草、渦紋、雲雷紋為主的貼花圖案,環肩、擺緣、衩緣也飾有相同圖案的寬幅貼花或挑花,多為二方連續構圖。貼花、挑花色尚紅、綠、黃、黑、白五色,一般以黑、藍色為底。下裝為大褳腳長褳,腳口邊緣飾貼花或挑花。女盛裝還有云肩,雲肩用大塊雲勾貼花,對稱佈置。有串珠流蘇,以紅、黃、綠三色為主,白布束腰。平常亦著“褡褡”。頭帕黑色,以長帕圍成盤式,前部上翹,呈“V”形裝飾。現多從商店買絲帕或紅花圍巾包頭。腳穿船形鞋,鞋幫貼花,頭尖有統,鞋底用布或皮革。

彝族服飾花紋多以虎、太極、雲勾、三角等圖案為主,輔以花、鳥等圖案。今六盤水境內彝族穿本民族傳統服裝者以中年以上者居多,青年以女性為多。男青年除彝族聚居區和少數偏遠地區著傳統服裝外,其餘多著普通裝。

Tags:彝族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