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55W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是什麼意思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的意思是:匡衡自願到他家去做幫工,但不求報酬鑿壁借光。

償:值,指報酬(回報)。

該句出自於:《匡衡·鑿壁借光》,選自《西京雜記》,《西京雜記》是漢朝歷史筆記小說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漢的首都長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該書寫的是漢朝的歷史。既有漢朝的歷史也有的許多遺聞軼事。

匡衡是一個愛學習,勤奮的孩子。長大以後,他成了中國古代有名的大學問家。

典故: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譯文: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居家有蠟燭,光線卻照不到他家,匡衡就鑿穿牆壁引來鄰居家的燭光,把書映照著光來讀。同鄉有個大戶叫做文不識,家中富裕,有很多書。於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傭人卻不求得到報酬。主人對匡衡的舉動感到奇怪,問他,他說:我希望能夠讀遍主人家的書。”文不識感到驚歎,就把書借給他。最終(匡衡)成為了大學問家。

匡衡能夠講解《詩經》,人們為他編寫了一首歌謠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能使人們開懷大笑。”鼎”是匡衡的小名。當時的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說: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那個人說:我講不出什麼來了。”於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註釋:

1、不逮:指燭光照不到;逮到,及。

2、穿壁:在牆上打洞;穿:鑿。

3、以:用...映,映照。

4、邑人:同縣的人。

5、大姓:大戶人家。致:給。

6、文不識:人名,姓文名不識。

7、與:即與之”,給他。

8、傭作:做工辛勤勞作。

9、償:報酬。

10、怪:以……為怪;對……感到奇怪。

11、願:希望。

12、得:得到。

13、資給:資助給。

14、償:報酬。

15、書:讀書。

16、遂:於是,就。

17、大學大學問家。

18、如是:如此。

19、匡衡:西漢經學家。

20、文不識:人名。

21、乃:於是。

22、與:給。

23、願:希望。

24、得:允許。

25、遍:盡。

26、資:借。

27、以:把。

28、解頤:開顏而笑。

人物介紹:

匡衡(生卒年不詳),字稚圭,東海承(今棗莊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另一說為:山東省山東臨沂市蒼山縣匡王村)人。西漢經學家,以說《詩》著稱。元帝時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