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一人雖聽之的之是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3W
一人雖聽之的之是什麼意思

一人雖聽之”的之”意思是:奕秋的教導。

該句出自《弈秋》,《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言文,說明了學習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則什麼也學不會的道理。

《弈秋》原文: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原文譯文:

孟子說:對於君王的不聰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晒它一天,凍它十天,沒有能生長的。我見君王的次數很少,我一離開他,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馬上又圍上去了,(這樣,)我對他剛有的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麼樣呢?(好比下棋,)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奕秋是全國的下棋聖手,讓他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專心專意,只聽奕秋的話。另一個呢,雖然聽著,但心裡卻想著有隻天鵝快要飛來,要拿起弓箭去射它。這樣,即使跟人家一道學習,他的成績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家嗎?自然不是這樣的。

《孟子》:

此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