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84W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的一種端午習俗。

戰國末期,楚國淪陷,屈原在被流放的途中內心非常悲憤,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懷抱大石投入了汨羅江,江邊百姓聽到這一訊息後紛紛划船追趕,想要將屈原的軀體打撈起來,但並沒有成功,於是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傷害屈原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入糯米投入江中。後來慢慢發展,吃粽子就成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一大習俗,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

吃粽子寓意:

端午節吃粽子,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也是有闔家團圓的意思,每到端午節各地的遊民便會回家與家人團聚。還有另外一層寓意,便是求子”,粽子有諧音中子”的意思,傳聞吃了粽子,就能求得孩子的風俗,寓意家族人丁興旺的意思。

歷史發展:

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由來已久,傳播甚遠。這種食品很早就流傳開來了,據考證,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一直到至今,每年農曆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

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Tags:端午節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