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貝多芬是誰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1.95W

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

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誌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貝多芬是誰

此後20餘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巨集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逝世,享年57歲。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絃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貝多芬的父親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第 2 個神童,以便使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悽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過了童年。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不如。

12 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逐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1787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扎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恩 Bonn 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

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恩 Bonn 待了五年。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1792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裡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

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不!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選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衝出了飯館。

晚年的貝多芬有一次聽到一位朋友彈奏他的《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聽了一會兒,他問道:“這是誰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說。“我的?這麼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

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號)。這絕不是偶然的,象貝多芬這樣,真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貝多芬是誰?

貝多芬(1770—1827)全世界最偉大的作曲家,被稱為“交響樂之王”。他的主要作品有《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命運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等。

艱苦的求學之路貝多芬1770年生於德國波恩市。

他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他的母親是女僕。他出生於一個清貧的家庭,貝多芬從小就表現出在音樂上的天賦,是一個典型的音樂”神童“。由於他在音樂上表現出來的天才,12歲時就被人拿來同名垂青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相提並論。他愚蠢的父親急切地想利用這一點來賺取名利,於是就逼迫貝多芬整天練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

在他12歲左右,小貝多芬在波恩遇見了一位相當好的導師——尼弗。正是尼弗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沒有厭惡音樂,並奠定了他最初的音樂風格,使他13歲就成為管風琴師,並創作了3首奏鳴曲。年,貝多芬動身去當時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並拜見了莫扎特。

當時17歲的貝多芬默默無聞,而莫扎特早已名滿歐洲。可能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連莫扎特也看走了眼,這個年經人並沒有引起莫扎特太大的興趣,但就在他讓貝多芬用鋼琴即興發揮一曲後,莫扎特相信不久的將來,貝多芬一定會震驚世界。年,因為莫扎特的去世,他在這段時期裡就求教於海頓(當時維也納首屈一指的作曲家)。

貝多芬在老師的教育下努力學習作曲,這為以後的音樂之路打下了很好基礎,也為他以後的成名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向命運挑戰就在貝多芬一心準備投身音樂大幹一場時,命運卻跟他開了個不小的玩笑。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就感覺到了自己的聽力急劇下降,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聽力的衰退就等於世界末日。

耳聾的治癒日漸渺茫,再加上痛失心儀已久的戀人,這雙重的打擊使頑強的貝多芬支援不住了。1802年他寫下了一封絕筆信,即現在被稱之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在信中他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誤解貝多芬的人,如果仔細總結了他的遺囑,都能發現其中真實的原因,從而原諒他的種種缺點。

不過他還是重新振作了起來,他那堅強的個性不可能屈服於命運擺佈。貝多芬不斷地譜寫出大量的音樂作品。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對當時音樂觀眾所喜聞樂聽的音樂的關注日漸減少,但是他卻在不斷地獲得成功。主要音樂作品貝多芬的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9部交響曲,32部鋼琴奏鳴曲,5部鋼琴協奏曲,10部鋼琴小提琴奏鳴曲,一系列絃樂四重奏曲,聲樂曲,劇樂曲,以及許多其它樂曲。

但是和他眾多的樂曲數量相比,更重要的是其質量。他的作品把完美的想像和奔放的感情有機地融為一體。貝多芬用自己的演奏扣動了人們的心絃,使人們再也不認為器樂只是一種次要的藝術。如果說失聰對這位天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不如說那只是對命運的一種最無情的嘲弄。

如果說貝多芬不顧失聰的痛苦,以一種超人的毅力繼續保證了作品的質量,那麼這就是一種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功績。但是事實正好相反,他的多部優秀作品正是在他失聰後所創作的,每一部作品所體現的價值遠遠超過先前作品的價值。而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卻在1827年的維也納離開人間,享年57歲。

貝多芬這個人是誰?

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絃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

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創作特點: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前後歐洲社會的激烈變革,他的作品是時代和個性結合的產物。他極大地擴充套件了交響音樂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體裁,鋼琴的表現幅度也大大增強。內容的擴充套件導致表現手法的創新:他突破了傳統的形式結構,動機型的主題運用和動力性的樂思發展,使音樂具有非凡的氣勢和力量;建立在功能體系上的變音體系,成為他的和聲風格特徵;靈活的離調轉調和大幅度的節奏對比和力度對比,對於刻畫矛盾衝突和戲劇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貝多芬簡介

路德維希.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1770年12月17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

他的祖父和父親是宮廷音樂家,父親在當地的樂團裡唱合唱。

也許是遺傳也或許是薰陶,幼年的他被父親發現有不同尋常的音樂天賦,在父親的指導下貝多芬開始接觸音樂,四歲開始學習語管鋼琴和提琴,在父親的嚴厲監督下每日每夜的練琴。父親希望把他培養成第二個莫扎特。貝多芬八歲開始了登臺演出。莫扎特去世2年之後。

貝多芬搬到了維也納。那時他22歲。在這裡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導師海頓。

他開始在約瑟夫海頓那裡學習作曲。貝多芬因為其獨特的演奏技巧,開始嶄露頭角。短短十年間就創造出了c小調交響曲、獻給遠方的愛人、田園交響曲等著名作品。

如同聽過其演奏的觀眾所說“他知道如何去吸引每一位聽眾,常常讓他們熱淚盈眶......“因此他也得到了資金資助。1790年之後的時間裡,26歲的貝多芬的聽力開始出現了問題,為此他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心情日益壓抑。富有天賦的貝多芬卻沒有因為耳鳴停止自己的創作,聽從內心感覺,他依然作曲。

但是耳鳴帶來的影響卻是讓他無法掌控自己的手指在按下琴鍵時的力度。這讓他絕望。1802年,貝多芬在維也納寫下了遺囑-“海利根斯塔特遺囑”。遺囑中寫到“我本該結束我的生命,只是我的藝術挽留了我。

”1803-1813年,在這期間貝多芬創作了六部交響曲。最傑出的是英雄交響曲、第七交響曲以及第九合唱交響曲。1803年的“英雄”交響曲改變了交響曲的傳統歷史方向,震撼了聽眾。舒曼曾說:“儘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像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

”恩格斯在聽了《命運交響曲》之後,他讚美道: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那種愛情的溫柔的優思”恩格斯短短的幾句話,講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1814年,這個時候的貝多芬已經完全失聰,幾乎隱退。他的音樂也對聽眾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他賦予了音樂巨集偉的氣勢,震撼著聽眾的心靈。1827年3月26日晚5時45分,貝多芬逝世。結束了他苦難又榮耀的一生。

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對生命的期盼和尊重,他曾經說過“如此美麗的人生我願再活1000次。”他說:我聽到樹木、岩石在歌唱。他的作品,滌盪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Tags: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