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民歌的體裁分為哪三類?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3.28W

民歌的體裁分為哪三類?的答案是:號子、山歌、小調

民歌的體裁分為哪三類?

民歌按體裁可以分為號子、山歌、小調。民歌是每個民族的勞動人民傳統歌曲,現在所說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主要以木吉他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

號子根據不同的工種和傳唱環境,大體可以分為搬運號子、工程號子、農事號子和船漁號子。因各地區生產特點不同,號子又可分為開山號子、爬坡號子、插秧號子、榔頭號子、入囤號子、夯號、打樁歌、轆轤歌等多種形式。

山歌可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類:一般山歌在漢族地區分佈甚廣,如陝北地區的“信天游”、青海地區的“花兒”、安徽的“趕慢牛”等。田秧山歌常用於插秧、車水等勞動中,主要為了鼓舞勞動者的情緒。放牧山歌是放牧者為吆喝牲畜或互相問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為少年兒童所唱,曲調活潑,唱詞生動,富有情趣。

農村小調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特別是反映農村婦女的愛情、婚姻生活居多;城市小調則涉及城鎮小手工業者、商人、市民和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娛樂嬉戲、自然風光、生活知識、民間故事等。按照內容的不同,小調又可分為抒情歌、詼諧歌、兒歌和風俗歌四大類。

山歌特徵:高亢嘹亮、自由悠長。風格:坦率直露、熱情奔放,直舒胸臆,並常伴有豐富的裝飾音和較長的拖腔。

信天游:主要流行於陝北、寧夏、甘肅和山西及內蒙。音樂為上下兩句體結構,多為情歌和訴苦歌。

山曲:流行於山西西北部和陝西的榆林地區,也是上下句。

花兒:流行於甘肅、寧夏、青海一帶的漢族及當地的少數民族中,特點:音域寬廣,旋律起伏較大,上下兩句體。

西南山歌:流傳於四川、雲南、貴州,以雲南最為豐富多彩,四川山歌則剛勁幽默,貴州山歌顯得古樸、深沉。

小調:又叫小曲,常在生活閒暇是演唱。與號子和山歌相比,它的音樂具有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曲調委婉、細膩,感情表達含蓄、節制,節拍比較規整,旋律進行多呈環繞曲折形態。

小調的種類:又可再分為吟唱調、謠曲和時調。

時調:是在這類民歌藝術中發展的最為規範和成熟的,具有嚴謹的結構,豐富的節奏樣式,一般還有樂器伴奏。

(1)孟姜女調:以訴說離情別怨者居多,如《月兒彎彎照九州》、《尼姑思凡》、,送情郎》、《盼情人》、《白娘子》等,賀綠汀創作的電影,《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

(2)剪靛花調:又名“剪剪花”,表現歡快喜悅情緒的。如《放風箏》、《丟戒指》、《回孃家》等。

(3)鮮花調:即聞名世界的“茉莉花”。

(4)繡荷包調:專指流傳於西北、華北地區的時調,情緒大多纏綿委婉,如:《走西口》、《繡金匾》。

(1)蒙古族的長調:具有草原牧歌的特徵,氣息寬廣、句幅較長,常伴有顫音和裝飾音,給人以歷史滄桑感。

(2)藏族的箭歌:多流行於西藏東南部,是獵手誇耀箭術是所唱的,如《北京的金山上》。

(3)朝鮮族的抒情謠:題材廣泛,其中表現愛情居多,旋律流暢,多采用該民族特有的三拍子節奏,如《阿里朗》、《道拉基》等。

(4)苗族的飛歌:它是苗族的一種山歌,在山間或田野歌唱,音調高亢、氣息悠長、節奏自由、常有滑音,句尾慣用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