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什麼是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8W

噪聲對語言通訊的影響是廣泛而重要的。通常用語言清晰度來定量地研究和表示這種影響。噪聲對語言通訊的影響,來自噪聲對聽力的影響。這種影響,輕則降低通訊效率,影響通訊過程,重則損傷人們的語言聽力,甚至使人們喪失語言聽力。

噪聲在發話端的影響

噪聲降低語言傳遞系統輸入的信噪比,從而降低語言清晰度。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強度較弱的子音。這種影響經過傳遞系統到達接收端。如果傳遞系統對輸入訊號不作特殊處理,信噪比就不能得到改善。發話端的噪聲還對發話人的聽覺起掩蔽作用,使發話人不自覺地提高發話聲級。發話人以較低聲級(距脣部1米處,70分貝以下)或較高聲級(距脣部1米處,85分貝以上)發話,房間內噪聲每增加10分貝,發話聲級約增加3分貝。如發話聲級為70~85分貝,房內噪聲每增加10分貝,發話人將提高發話聲級約7分貝。這說明在噪聲中發話,清晰度降低可因為嗓音提高而得到部分補償,但發話人容易疲勞。

實驗表明,隨著發話聲級的提高,語言長時間的平均頻譜發生改變,語言訊號的中頻成分顯著增強(見圖1)。如總聲級提高20分貝,1400赫附近的譜級就會提高30分貝。這一中頻段是對語言清晰度貢獻最大的部分(見表)。因而,發話聲級的提高,不但提高了總的信噪比,而且顯著地提高了中頻段的信噪比,從而提高語言清晰度。如信噪比大於20分貝,噪聲的影響就不大了。而當語言聲級過高(距脣1米處,超過80分貝)時,語言清晰度反而下降。

什麼是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
什麼是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 第2張

噪聲在接收端的影響

噪聲對語言通訊的影響,在接收端比在發話端要大,因為發話人提高聲級以抵銷噪聲作用的可能不存在了。噪聲對受話人接收語言資訊的影響,與噪聲在時間維和頻率維的性質和總聲級的大小有關。連續譜的噪聲比離散譜的噪聲影響大;離散譜的噪聲頻率成分多的比少的影響大;在時間上,連續的噪聲比斷續的噪聲影響大。噪聲繼續,頻率不同,即使它的信噪比一樣,而對於語言清晰度的影響卻很不一致。噪聲斷續,頻率在每秒12次左右時,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較小;頻率提高時,被掩蔽的語言的清晰度迅速下降;頻率低於每秒10次時,語言清晰度也會降低。如果受話人處在連續噪聲干擾中,即使信噪比不變,語言清晰度也將隨著干擾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噪聲級越高,這一現象越明顯。在同樣的條件下,受話人用雙耳收聽比用單耳收聽可以得到較高的語言清晰度。

語言干擾級

預測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可以通過計算語言清晰度指數(AI)來求得音節清晰度(SA)。這種計算通常用20個等清晰度頻帶(見表)進行,可以得到較好的預測結果,但過程比較複雜。

白瑞納克最先提出以600~1200、1200~2400、2400~4800赫三個倍頻帶內所測得的噪聲聲壓級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語言干擾級 (SIL)。後來又有人提出以優選頻率 500、1000、2000赫為中心的三個倍頻帶的噪聲聲壓級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語言干擾級,稱為優選語言干擾級(PSIL)。用語言干擾級預測多種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可得到與清晰度指數相接近的結果。當SIL=55分貝時,AI=0.5,音節清晰度SA=85%(英語PB字表75%),單句可懂度高於95%,可以保證在正常發話聲級之下進行可靠的交談。語言的SA與AI的關係見圖2。

什麼是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 第3張

對於一般噪聲環境來說,SIL=55分貝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對於艦艇通訊,可以採用64分貝PSIL作為噪聲標準,這相當於71分貝。對於頻譜形狀起伏較大的噪聲,採用SIL或PSIL來估計噪聲對語言清晰度的影響,其偏差將加大。此時可用AI來計算。

語言通訊的質量標準是:AI<0.3,質量令人不滿意或勉強滿意;AI=0.3~0.5,質量合格;AI=0.5~0.7,質量良好;AI>0.7,質量優秀。

提高語言清晰度的方法

根據具體情況,可採用下列方法來提高在噪聲環境中語言通訊的清晰度:

(1)採用接觸式傳聲器,直接從喉部、頭骨或耳道內拾取語言訊號,以減少空氣傳導噪聲的影響;

(2)把傳聲器放在一個隔聲箱內,並使它儘量靠近發話人脣部;

(3)採用近講壓差傳聲器,以抑制隨機入射的噪聲;

(4)受話人佩帶耳塞或耳罩,以減少噪聲的影響和防止強噪聲造成的聽覺疲勞,如噪聲級較低,此法不適用;

(5)對低於200赫的噪聲,如變壓器的哼聲,可採用有源降噪技術來抵銷它;

(6)根據具體的使用條件,設計最佳的語言通訊系統;

(7)採取語言訊號處理技術,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信噪比。

參考書目

er,The Effects of Noise on Man, Academic Press,New York & London,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