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84W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原文)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 前言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鑑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儘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資訊化的程序,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絡,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國小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絡,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群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物件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瞭解查詢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2021部編版是什麼?

2021部編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3、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充套件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2021部編版的標準

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重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

2022版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是什麼?

2022版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是如下:

1、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

瞭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2、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逐步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

3、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4、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5、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字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是什麼?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原文)

第一部分前言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鑑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儘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資訊化的程序,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絡,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國小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絡,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群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物件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瞭解查詢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是什麼?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群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物件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瞭解查詢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擴充套件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瞭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資料、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絡,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13.瞭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瞭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路蒐集自己需要的資訊和資料.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型別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物件.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資訊,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絡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物件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複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4.掌握查詢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實施建議(略)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各學段對閱讀有哪些具體要求?

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第二學段(3~4年級)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第三學段(5~6年級)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擴充套件資料: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規定:

1、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2、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絡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3、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註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