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64W

意思是: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兩國相戰,不斬來使

成語發音: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

成語解釋: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自古‘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於禮不當。”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交往等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檢視更多兩國相戰,不斬來使的近義詞>>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兩國相戰,不斬來使

【標準發音】: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

【繁體寫法】:兩國相戰,不斬來使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成語接龍】:並世無兩 →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 → 使乖弄巧

【用法分析】:作賓語、定語;用於交往等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採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自古‘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於禮不當。”

【對應近義詞】: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指兩國交戰之期不得殺害一方派來送信的使者。

第一,主要是繼承戰爭文化。我國的戰爭文化從西周時期就開始成型了,那時候對發動戰爭有著很多的講究,必須要站得住道義。

周武王伐紂就是因為紂王“失道”,這樣周武王就理直氣壯的聯合周邊諸侯討伐紂王。而周朝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人倫禮儀秩序,也就是周禮,其中也包括了戰爭規範。

第二,表現精神氣概,古時候講究的是英雄氣概,殺掉來使會顯得未戰先怯,在戰場上沒有了勇猛的氣概,這仗就不用打了。

第三,來使也是手無寸鐵。使者的作用就是送信,是沒有攻擊性的,此時的使者與老弱婦孺也差不多。而殺掉一個手無寸鐵的使者,這會讓人們所不齒。

第四,用作疑兵之計。使者的作用也有刺探軍情的意味,戰場之上鬥智鬥勇,經常會將計就計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訊息讓使者上當,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赤壁之戰時的“蔣幹盜書”。

擴充套件資料:

軍禮在我國古代亦稱“兵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西周時期的軍禮為“五禮”之一,即吉、凶、軍、賓、嘉。古代“軍禮”是一個含義寬泛的概念。

從西周來看,主要是指軍隊和軍人的行為規範、禮儀形式,既包括交戰的規則,也包括了軍隊中的各類禮儀和紀律。這些禮儀在當時也是維持軍事紀律、保證軍事行動效率的重要制度。兵法雲: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古代將士出征、交戰、凱旋乃至戰敗都有禮。

“退避三舍”是一種禮;“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是一種禮;“擊鼓而進”是一種禮;“鳴金收兵”是一種禮;打了勝仗,奏凱樂,唱凱歌,是一種禮;打了敗仗,豎白旗,甚至繳械投降,也是一種禮。正所謂禮儀無處不在。

中國古代軍事禮儀中的文化內蘊和教化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外化仁德,鍛造正義之師;彰顯節義,陶冶軍人情操;明確尊卑,嚴格軍紀制度。

為什麼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我們有大量的文獻,影視來描述古代的生活,其中古代的戰爭也是最熱門的一種題材,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古代軍隊到底是怎麼打仗的。像三國,水滸這些名著,對於古代的戰爭都有過一些描述,還有流傳下來的各種兵書。其實古人打仗倒是沒有我們現在想的那麼複雜,甚至不少規矩,現在我們還無法理解,可也有一些規矩,是千百年來一直流傳下來,到現在仍然適用的,比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在眾多的文獻中它也出現過多次,這句話倒也好理解,那就是兩個國家在交戰的時候,是不能斬殺對方派來的使者。按理說兩邊交戰,那彼此就是死敵,不過戰爭雙方也是需要溝通的,無論是用計還是真誠和想和對方對話,都需要讓使者來傳信。

當時通訊沒有這麼發達,也沒有電話可以遠端聯絡,要是飛鴿傳書這類的,使用起來就容易被人誤會,弄不好就給你安個通敵的罪名。相比之下,直接派使者是最簡單有效的做法,直接到敵人陣營裡面,這些使者必然是冒著巨大風險的,不過由於歷史上的人們大多都願意遵守這種約定,使者們也很少會被敵人殺掉。

那麼“不斬來使”這種約定是真的嗎?

這必然是真實的,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戰爭雙方都需要溝通,不殺使者是常態,殺了使者就會遭受眾人的詬病。這個約定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我認為最早應該是在西周時期,不過真正開始被人們接受,還是在春秋時期。

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燭之武退秦師,當時秦軍已經要把鄭國給滅掉,燭之武只是一個商人,他就冒充了國家的使節過去和秦君交涉,按理說秦晉雙方對於晉國是志在必得,根本沒有必要和這個使者廢話,直接殺掉就可以了,結果秦君反而是給了燭之武時間來說明自己的來意,最終也選擇將他放了回去。

也有一些不遵守約定的人,比如宋國有一次曾經擊殺了楚國的使節,這件事讓楚莊王非常憤怒,他直接就帶兵把宋給圍住,差點就把宋給滅掉。從春秋之後,到後來的戰國,這項規矩就成為定則,像張儀,蘇秦這些縱橫家們,往往也都是充當著使者來往多個國家,他們也沒有什麼危險。

為何這項規矩會被一直保留下來呢?後世的人們也都會遵守這個規矩?

其實我認為,這與戰爭的本質有著一些關係,人們從古到今發動戰爭,都是為了爭奪利益,可戰爭關係到國家的存亡,也關係到民眾的生死,孫武在兵書裡面就首先點出了戰爭的意義,那麼眾多國家要面對戰爭,就必須要謹慎一些。早期的春秋,其實大部分的國家是沒有隨意滅掉它國的實力,而當時的作戰方式也非常奇特。

通常是兩邊提前約好了時間地點,然後雙方按照約定過去打,在規定的時間內打完。因此宋襄公堅持仁義,沒有提前就襲擊楚軍,也是由於這種環境對他造成的影響,這種作戰方式看起來是真的有些可笑,可當時天下的這些國家都是周室下屬的諸侯國,他們在交戰的過程中,自然是會受到周禮的束縛。況且很多國家在交戰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需要停止戰爭,那就必須要和對方溝通好了,否則你想停戰,對方卻沒有這個意思,那你停戰就有可能遭受到對方的攻擊,從而無法達到自己的目地。

一些國家投降,求和,還有勸降這些方式,都需要和對方溝通才行,那就必須要派人過去來和敵人對話。這些使者就不是一般人了,他們往往是能代表著軍中主將,甚至是國內的君王,因為你必須要給他們賦予這樣的身份象徵,才有辦法讓敵人相信你,使者必須要有話語權,並且他說得話要能算數,否則你隨便過去一個人,就等於是忽悠對方,那以後就不會有人給你這個對話的機會。在很多國家的理念中,使者往往還代表著自己的君主,隨著社會集權的不斷加強,君權也越來越神聖,歷代君主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威嚴,那他們就必然要重視自己使者們的安危。

這就讓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奇怪的景象,比如兩國國家打得不可開交,完全就是世仇,恨不得直接就把對方都給殺光,結果他們兩個國家還互相讓使者過去溝通交流,往往雙方的使者們和對方談得倒是非常愉快,好像跟好朋友一樣。其實戰爭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廝殺,它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戰爭一旦開打,就必然要有很多人犧牲,說到底,沒有幾個人是願意上戰場的,因此古代戰爭裡面有一條準則“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些都證明著戰爭的勝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那麼對於統兵的人來說,對方直接投降當然是最好的,自己可以不用打就能達到目的,尤其是攻城這些損失非常大的戰鬥,要是對方能直接投降,自己就省去了功城,能減少不少的傷亡。任何一個統帥都更喜歡去打這種仗,他們也必須要想辦法實現這個目的,因此使者們就有了發揮的空間,有的能說的人,還真就可以靠著對話解決問題,即便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也可以靠著自己的嘴來拖住對方,或者是趁機打探對方的軍情。

還有一種情況就更加有趣,雙方在戰場上打得非常熱鬧,結果兩邊的主帥私下裡和好朋友一樣來回派使者,不斷有書信的來往,要打贏戰爭,就必須要和敵人鬥智鬥勇,一個好的使者,對於戰爭往往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能不打就儘量別打,這才是真正會打仗的人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且雙方一旦真正交戰,那有的時候就很難收得住,古代的戰爭結束之後,往往還伴隨著殘酷的屠殺。有的時候要是和對方交涉好了,沒準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還有的時候,一些人想要暗中出賣情報,或者是提前投降,也必須要和對方提前溝通好了,否則打仗的時候就可能會誤傷到自己。這些地方都需要使者們來不斷斡旋,幫助雙方達到各自的目的,有的時候與對方對話,也可以為自己撈取不少的利益,因此雙方從來都不會排斥使者,自然就很少會對使者下手。

不過有的時候,使者們也確實非常危險,比如像蘇武出使,就由於自己團隊裡面的人出了事情,直接就連累了自己。還有一種是像班超這樣的,出使之後發現對方早就已經和別人勾當上了,自己不僅很難達成目的,還有可能就被對方給殺掉,這些事情往往是出自於一些外族人身上,因為中原地區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往往漢家王朝都相對遵守信譽,也會遵守這種戰爭準則,反而是外族,他們並不受這些因素約束,自然就有可能違背這種準則。

當然,儒家在華夏大地的盛行,也是讓這條準則一直沿襲下來。人們尊崇忠義,也推崇儒家的思想,自然就會對與儒家理念相似的這些規矩採用保護的措施。不斬來使無疑是非常符合儒家的理念,不僅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煩,還有可能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即便是現在,這種規定也一樣是被沿襲下來。

參考文獻:

《戰國策》

《春秋》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為什麼呢?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就是因為使者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們是和平的象徵。而且使者對雙方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因為他們是兩國溝通的橋樑。另外主動斬殺使者的那一方就成了挑起硝煙戰火的主動方,最後只會不得民心。因為各方面原因導致這條不成文規定一直被後人所用。

首先,使者的身份都是非常特殊的,他們是和平的象徵。君王能夠派使者前往,使者肯定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深思熟慮之後的,也表明了他們的誠意。對國家來說,他們只希望百姓安居樂業,如果不得民心,國將不國。所以國家對使者都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希望通過使者讓兩國講和,最終平息戰亂。

另外,使者對雙方都是有益處的,作為兩國溝通的橋樑,作戰優勢的國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降低軍力損耗,擴張領土。另一方國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延長執政時間,避免讓百姓受難,何樂而不為呢?

假如使者被斬殺了,就表明了對方的強硬態度,不願意用和平方式解決,要用暴力和武力去解決,這樣就等於主動挑起了戰火。而挑起戰火的國家也會受到民眾的嗤之以鼻,因為民眾只想安穩度日,不想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斬殺使者對國家都是不利的。

正因為上面幾點原因,這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慢慢沿襲了下來,就算兩國交戰,但是派去交流講和的使者也不能夠隨意斬殺,因為這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態度。歷史上也出現過斬殺使者的情況,最終這個國家被其他幾國圍剿,結局是非常慘的。慘痛的教訓給世世代代的國家敲響了警鐘,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斬殺使者。

Tags:相戰 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