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9.73K

意思是: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成語發音:liǎng guó jiāo bīng,bù zhǎn lái shǐ

成語解釋: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成語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5回:“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我們派個人去是決計不要緊的。”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交往等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檢視更多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近義詞>>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什麼意思?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指兩國交戰之期不得殺害一方派來送信的使者。

第一,主要是繼承戰爭文化。我國的戰爭文化從西周時期就開始成型了,那時候對發動戰爭有著很多的講究,必須要站得住道義。

周武王伐紂就是因為紂王“失道”,這樣周武王就理直氣壯的聯合周邊諸侯討伐紂王。而周朝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人倫禮儀秩序,也就是周禮,其中也包括了戰爭規範。

第二,表現精神氣概,古時候講究的是英雄氣概,殺掉來使會顯得未戰先怯,在戰場上沒有了勇猛的氣概,這仗就不用打了。

第三,來使也是手無寸鐵。使者的作用就是送信,是沒有攻擊性的,此時的使者與老弱婦孺也差不多。而殺掉一個手無寸鐵的使者,這會讓人們所不齒。

第四,用作疑兵之計。使者的作用也有刺探軍情的意味,戰場之上鬥智鬥勇,經常會將計就計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訊息讓使者上當,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赤壁之戰時的“蔣幹盜書”。

擴充套件資料:

軍禮在我國古代亦稱“兵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西周時期的軍禮為“五禮”之一,即吉、凶、軍、賓、嘉。古代“軍禮”是一個含義寬泛的概念。

從西周來看,主要是指軍隊和軍人的行為規範、禮儀形式,既包括交戰的規則,也包括了軍隊中的各類禮儀和紀律。這些禮儀在當時也是維持軍事紀律、保證軍事行動效率的重要制度。兵法雲: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古代將士出征、交戰、凱旋乃至戰敗都有禮。

“退避三舍”是一種禮;“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是一種禮;“擊鼓而進”是一種禮;“鳴金收兵”是一種禮;打了勝仗,奏凱樂,唱凱歌,是一種禮;打了敗仗,豎白旗,甚至繳械投降,也是一種禮。正所謂禮儀無處不在。

中國古代軍事禮儀中的文化內蘊和教化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外化仁德,鍛造正義之師;彰顯節義,陶冶軍人情操;明確尊卑,嚴格軍紀制度。

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歷代戰爭的規則。意思就是說兩國交戰的時候,不能斬殺雙方派出的前來談判的使者。

這是一種君子協定,有利於促進雙方實現和談,達到平息戰爭的目的。

這也是對人才的尊重,同時也表現了一個國家的氣度和胸懷。

不過,在實際戰爭中,斬殺使者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假如這位使者囂張跋扈、不可一世,很容易成為對方的刀下亡魂。

花剌子模殺蒙古使者,被滅國

在蒙古帝國建國的同時,中亞也崛起一個超級帝國,名為花剌子模。當時蒙古正在對金作戰,對於花剌子模,蒙古取樣懷柔政策,暫時不想與之為敵。

在公元1218年之前,蒙古和花剌子模曾經互通使者,雙方基本上保持了互鄰友好的關係,也達成了通商協議。

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商隊,帶著大量貴重物品,長途跋涉,到花剌子模開展貿易。這支商隊足有四百五十餘人,幾百匹駱駝。商隊達到訛答剌城,城池的守將亦納勒赤黑,見蒙古人帶來這麼多好東西,便想據為己有,隨即他下令,將商隊扣留。

扣留東西總要有個理由,隨後,亦納勒赤黑上奏摩訶末國王,說蒙古商隊裡有奸細,摩訶末沒有經過仔細調查,就殺了幾乎所有人。成吉思汗以強悍著稱,一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殺死他們敵人,掠奪他們的土地,搶走敵人的財富和妻女。

只有蒙古人欺負旁人的份,成吉思汗還從沒有被旁人如此褻瀆過。就算如此,成吉思汗還是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剋制,他再次派出幾位使者,到花剌子模,要求懲處肇事者,為死者報仇。

花剌子模的摩訶末國王表現得更為無禮,直接殺掉了使者巴合剌,這回成吉思汗徹底被激怒了。成吉思汗將對金的戰事交給了木華黎,親率十幾萬大軍奔赴花剌子模,摩訶末將為他的愚蠢行為付出慘烈的代價。

貌似強大的花剌子模,在蒙古人面前毫無招架之力,蒙古鐵蹄所到之處幾乎沒有活口,公元1231年,花剌子模被攻滅。這就是觸怒成吉思汗的後果,可見斬殺使者,也要仔細看清楚主人,否則大禍就在眼前。

耿恭殺匈奴使者,險象環生

公元74年,耿恭在西域擔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公元75年,北匈奴單于攻打車師國,耿恭派三百軍兵前去救援,被匈奴全部殺光。

隨後匈奴騎兵將槍口轉向漢軍,金蒲城被團團圍住,考驗漢軍的時候到了。耿恭命士兵在箭上塗上毒藥,被擊傷的匈奴士兵流血不止,之後匈奴被擊退。

金蒲城水源不足,耿恭命令士兵轉移到了疏勒城,源於疏勒城水源比較充足,可以長期固守。匈奴人為了減少傷亡,下令決了城外的河流,疏勒城水源被斷絕。人如果不喝水,幾天就回去喪命,好在上天保佑,城中士兵打了深井,冒出汩汩清流。

漢匈的拉鋸戰開始了,耿恭據城防守,有一定優勢,但士兵數量也在銳減,匈奴騎兵卻是越打越多,直到城池內糧食吃完,漢軍也只剩下幾十人。

史料記載:

“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虜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于大怒,更益兵圍恭,不能下。”

便如此,匈奴仍攻不下疏勒城,匈奴單于改變對策,想勸降耿恭,旋即派出使者。耿恭假意談判,讓使者登上城頭,還沒等使者說話,就殺掉了匈奴使者,並放置到火堆中炙烤,燒焦的人肉味異常刺鼻。匈奴單于被激怒了,繼續增兵攻城,勢必要殺掉耿恭。

這場戰役之所以如此艱難,源於漢明帝去世,朝廷沒有及時派出援軍。漢章帝即位,在司徒鮑昱的堅持下,漢廷才派出幾千援軍,也正是因為這幾千漢軍的救援,耿恭得以逃出生天。

最後耿恭和其部下只剩下了十三人,戰爭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耿恭堅貞不屈,打出了漢軍血性,只不過他殺掉匈奴使者,也差點要了他的命。

耿恭能存活下來,基本全是靠著運氣,假如援軍再晚一點到,疏勒城必定也是一座死城。由此可見,斬殺使者也是要慎重考慮的,如果沒有必死的決心,後果也是不堪設想。

常規條件下,兩國交戰,原則上還是不要殺掉使者為好,但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前提條件不同,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潛規則嗎?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交戰規則主要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春秋時期諸侯派的使節是不可侵犯的。人權在近代受到高度重視,但在封建社會卻沒有人權。古代版本的“日內瓦公約”沒有規定不能殺害囚犯和有關人員。相反,殺害戰俘和屠城的事件時有發生,如白起坑殺趙軍戰俘40萬人,揚州10日殺害大批戰俘和平民。

雖然古代戰爭不能像現代戰爭那樣受到尊重,但它非常重視人權,但它尊重雙方使者的潛規則,即“兩軍交戰,使者不斬首”。這場充滿鮮血和烈火的古老戰爭是如此激烈,甚至連敵人的婦女、兒童和老人都被徹底殺死。使者也是對方的人馬。他們為什麼享受這樣的“人性化”待遇?

“兩軍交戰,不斬首使者”起源於春秋時期,宋朝華元作為使者,獨自前往楚軍軍營談判,要求楚軍撤出宋國都城,兩國停止交戰,而華元作為人質,來到楚國。這一規則逐漸演變為“兩軍作戰,不斬首使者”。在激烈的戰爭中,使者是雙方溝通的媒介,負責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意思。如果連對方使者也不能倖免,那就意味著不可能和解。

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局面,也可能引起激烈的反抗。例如,明朝嘉靖年間,蒙古國想與明朝進行貿易往來,就派石天爵、滿受禿等使節與明朝談判。由於世仇的關係,使臣都是在城內直接被殺的,蒙古汗漢在秋天大發雷霆,軍隊直接入侵邊疆,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邊疆麻煩。

如果你站在兩個戰國的弱勢一方,就不能輕易攻擊對方的使者,因為你需要知道,一旦開始,就沒有談判的資格,也就是號角要求直接作戰。對於弱國來說,當他們準備好談判時,這意味著你們國家現在正處於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如果你不仔細思考,輕率行事。很容易失去談判的機會。

對方不會給你任何呼吸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英明的君主不會輕易與強國的使節作戰,他們大多數都會以禮相待。畢竟,我們需要知道,我們必須表現出求人的態度。而且很有可能在這個談判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雙方將領也明白,戰爭是政治的延伸,其實質是利益訴求不一致。如果政客們不能談論它,他們只能在戰場上看到它。他們需要通過戰爭獲得必要的利益,如共同邊界問題引起的戰爭。而且,戰爭只是一種手段。軍隊是為政治服務的。將軍的士兵在戰場上流血,還有馬的屍體,最後甚至可能得不到撫卹。所以將軍們很不願意戰鬥,這是最好的和解方式。

不用殺對方的使者,引起對方的反感。和談後的道路被打破了。也有一些政客只是想給對方增加一些壓力,不想擴大局勢。經過一場小爭吵,他們將回到談判桌上。如果將軍不知道如何殺死使者,他只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所以當聰明的將軍看到對方的使者時,他不會不問為什麼就殺人。

使者通常是無害的,沒有侵略性。他們的目的只是傳遞資訊。如果這樣一個手無寸鐵的人被殺了,就會被別人看不起,在道德討論的層面上處於下風。這種情況在強調禮節的春秋時期尤為嚴重。當時,戰鬥非常“規則化”。戰鬥就像王子的朋友。提到宋襄公與楚國的戰鬥,楚軍渡江時,宋襄公本可以打過去。

他本可以完全勝利,也可以在楚軍處於一個好的陣營時打敗楚軍,但宋襄公認為,宋朝的軍隊最終是因為不仁義而被打敗的。在古代,即使在戰爭中,人們也能講仁義。有沒有理由殺死一個手無寸鐵的使者?戰國時期,這種戰爭禮節已經喪失,但斬首者卻沒有。

古人認為,戰鬥要靠勇氣和自信,特別是基層官兵,他們希望在戰場上看到鮮血。如果司令官殺了特使,看來他不是一個正義的師。軍隊外出作戰時會害怕一個小信使。士兵的士氣在戰場上會損失很多,精神上會有更多的負擔。相反,它可以提高敵人的士氣。他們認為敵人的軍隊是不公正和無恥的。甚至去傳遞資訊的使者也會被殺死,士氣也會大大提高。

當然,不殺使節不是絕對的。殺使者也可以鼓勵你的一方,但他們大多發生在抵抗侵略的情況下。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都城的時候,為了減少傷亡,就讓使者進城勸宋軍投降,但宋軍卻把使者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頭上,以表決心,大大鼓舞了士氣,併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擊斃。使臣不可殺,自己的才幹和勇氣也很突出。他們可以用三英寸的舌頭在刀刃之間遊動。

Tags: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