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父不進子房,官不進民宅是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5.39K

“父不進子房,官不進民宅”的意思是父親不能隨便進入子女臥房,古代官吏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進出老百姓家中。這句俗話前半句是在告誡人們,父母與孩子要相互尊重個人空間。而後半句的含義則更為深刻,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同樣適用。

父不進子房,官不進民宅是什麼意思?

不管是從血緣上,還是從感情上,父母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親密的人。但是不管再怎麼親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要保持的,特別是在孩子長大成家以後。在中國古代非常看重男女大防,如果說一個孩子在成家以後,公公或者婆婆經常進入兒子與媳婦的房間,也是非常不妥的行為。

現在一些家庭是一對年輕夫妻與父母同住,在這種情況下,不只是父親,就是母親也不應該隨意進入兒子媳婦的臥室。現代人大都十分看重個人隱私,臥室可以說是一個人最為私人的地盤。

不管是其他人還是父母,如果隨意進入,都有可能令主人感到不快。父母與孩子天天相處在一起,如果這種不快日積月累,便很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古語“父不進子房,官不入民宅”,此為何意?

在中國古代,百姓們將許多地方官員稱作“父母官”,這種說法出自《禮記·大學》:“《詩》雲:‘樂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民間有句俗話叫做:“父不進子房,官不入民宅”,這句俗話便將父母與孩子、百姓與官員之間的關係做了一個頗有意思的對比。

這句俗話前半句是在告誡人們,父母與孩子要相互尊重個人空間。而後半句的含義則更為深刻,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同樣適用。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父不入子房”的具體含義。

▲古代官員劇照

01

不管是從血緣上,還是從感情上,父母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親密的人。但是不管再怎麼親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要保持的,特別是在孩子長大成家以後。在中國古代非常看重男女大防,如果說一個孩子在成家以後,公公或者婆婆經常進入兒子與媳婦的房間,也是非常不妥的行為。

放在現代來看,這句話其實比古時候更為實用。現在一些家庭是一對年輕夫妻與父母同住,在這種情況下,不只是父親,就是母親也不應該隨意進入兒子媳婦的臥室。現代人大都十分看重個人隱私,臥室可以說是一個人最為私人的地盤。不管是其他人還是父母,如果隨意進入,都有可能令主人感到不快。父母與孩子天天相處在一起,如果這種不快日積月累,便很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古人臥室場景還原

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並且認為孩子與父母應該保持適當距離。這句俗話的下半句“官不入民宅”的含義則更為複雜一些。從字面上看,這句話是在告誡當官的人,不要隨意出入老百姓的住宅,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一說呢?

02

《荀子·王制篇》中這樣說道:“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意如水,可疏不可堵,大多數古代統治者為了維繫統治,都希望能得到百姓的認同和信服,因此在制定禮法上都十分謹慎。

▲古代官員蠟像

所以這句話至少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方面是基於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我國古代非常看重禮儀,就連吃飯睡覺都有相應的規矩要遵守。對於不同等級之間的區分更是森嚴,官與民就是兩個不同的等級,一個是統治階級,一個是被統治階級。站在“官”的角度來說,就算是愛民如子,也不能打破不同等級需要遵守的禮儀規定。不論是自持身份也好,為百姓著想也好,都不應該隨意到普通百姓家中探訪。

站在“民”的角度來說,如果有官員到自己家中,那麼必然誠惶誠恐,全家老小坐立不安,又怕失了儀態又擔心招待不週。而且招待上門的官員,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就像古時候有一些皇帝出行的時候一樣,沿途要修建行宮,要大肆採買。官員到百姓家中雖然不至於修宮建路,但是百姓們必然會傾自己所有,儘量將官員招待好。

▲古代官員聚餐畫像

03

而為官員置辦一頓像樣的宴席,很有可能就要花去一個普通家庭一月甚至數月的生活費。除了經濟上的壓力,在心理上也會讓百姓感到萬分驚恐。等級制度讓普通百姓在心理上對於“官”有著深深的畏懼,多數普通百姓在見到官員時都會表現得手足無措,非常緊張,所以如果官員在沒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出入百姓的住宅,既失禮又給百姓增加負擔。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到了需要納捐納稅的時候,基層官員會挨家挨戶收取捐稅。這對普通百姓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在他們心中也並不希望有官員上門。通俗地說就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果有官員上門,那麼一定沒什麼好事,要不然是要交捐交稅,要不然就是家中有人犯事,甚至是有官員上門敲詐勒索。

▲古代捕快劇照

從“官”的角度來看,隨意進入民宅,這種行為也十分不可取。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沒有必要去無端騷擾平民。就禮儀制度上來看,他們也需要保持自己的身份。而且隨意進入民宅,也會給他們自己帶來流言蜚語。官場如戰場,如果有心之人,將這種事大做文章,那麼對於官員自己來說也是得不償失。

結語

俗諺大多是古人經驗的總結,細細琢磨頗有道理。就本文這句話來說,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依然十分重要,放在如今也十分適用。而官員要潔身自好,不能隨意騷擾百姓,更是從古到今的官員都應該具有的基本品行。

農村老話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是什麼意思?

完整的說法是“君不入臣房,官不入民房,父不入子房”。孔子是研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思想家,漢代的董仲舒在孔子思想學說基礎上,最早提出了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用此來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倫理關係和行為準則。“君不入臣房,官不入民房,父不入子房”,是三綱五常內容的一條細則。“君不入臣房”,是君主對臣子的信任和尊重,即所謂用人不疑。也避免產生對臣子家眷,財務有貪念的不好輿論。“官不入民房”,是官吏對百姓的尊重,意思是以免對百姓的財務起貪念,也避免引起百姓的不安,造成擾民。“父不入子房”,是指兒子結婚後,父親不再進兒子兒媳的房間,以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和閒言碎語。

所以說這才有了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的說法,這都是提醒著身份的不同就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做出違反倫理道理的事情來的。

其實說的就是當官的不可以隨便進行平民的家裡,而當父親的不能夠隨便進入兒女的房間。在一些人看來好像有點說不通,畢竟當官的權力大,想進誰家門都行的。而作為父親進子女的房間又有什麼不行的。其實這些都是有講究的,這些是群臣,官民,父子之間的行為準則,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一種特殊的道德倫理關係。 封建社會儒家以三綱五常來規範

“父不進子房,君不入臣房,官不入民房”,是什麼意思?

父不進子房是為了避嫌,兒子結婚後和兒媳同住,當然父親是不便進去的,官不進民房,是在古代講官員進到百姓家裡給人一種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感覺;君不進臣房是體現了古代皇帝九五之尊的地位,不隨便到臣子之家。

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究竟有何深意?

這句俗語從字面上解釋,意思是當官的不要隨便進入百姓的房子裡,父親不要隨便進入兒子的屋子。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首先,前半句“官不入民宅”,自古以來,官和民之間就不可能做到親密無間。即便地方官再怎麼愛民如子,也會與百姓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夠保證官員的威嚴,百姓才會懼怕。如果官和民打成一片,那才是有損皇家威嚴。

因此,百姓看到官員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懼怕的。官員每日公務繁忙,不可能隨便到百姓家裡做客吃飯。只要去到了百姓家裡,肯定就是辦公差,懷疑這家人犯了什麼事,派官員到屋子裡找找有沒有什麼證據。

所以,百信不希望官員無事到自己家中,這樣會平白無故惹來鄰居的猜忌,會產生很多的流言蜚語,對他們的名聲不利。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句俗語。

後半句“父不進子房”,這裡的“子”指的是已經結婚的兒子。如果兒子已經結婚了,那麼父親就不要隨便進入,因為要特別避嫌。結婚後兒子的房間裡放的不僅僅只有兒子的東西,還有兒媳婦的。

如果公公頻繁進出兒媳婦的房間,這終究是一件不和情理的事情。若是讓街坊鄰居知道了,難免會惹來閒言碎語。人言可畏,雖然是沒有的事情,但是一傳十十傳百,聽的人多了,很多人就會相信了。

公公和兒媳婦雖然在法律上算是一家人,但是畢竟沒有真正的血緣關係,所以也是要避嫌的。除了公公之外,還有小叔子、大伯等,這些也都是需要回避的。

老一輩人將這些日常需要注意的行為總結成俗語,非常好記,但是又能夠一代代地流傳下來。這些俗語都代表著老一代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