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心如明鏡臺 這句話求解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64W
心如明鏡臺 這句話求解

神秀一首: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慧能二首: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 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 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 何處染塵埃施蟄存老先生在問中有說到:這三首偈語,五十年前讀的時候雖覺得神秀說的是老生常談。慧能說的倒是玄妙深刻。他終於得傳祖師衣缽,當之無愧。

1、可是,現在我重讀這三首偈語卻有新的‘悟入’;也不知道我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2、我不知道施蟄存老先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可我卻有不認同的看法;我沒學過禪學,也沒做過深入的研究。

3、不過,認真反覆唸了幾遍後,也算有點施蟄存老先生說的‘悟入’……施蟄存老先生以修辭觀點分析到:神秀可以說‘心如明鏡’,卻不能說‘心如明鏡臺’。

4、‘明鏡’是鏡子,而‘明鏡臺’是安置鏡子的本座子或架子。

5、施蟄存老先生做的這個分析我贊同。

6、而施蟄存老先生隨後說慧能犯了不少錯誤我就不贊同了。

7、先看‘菩提本無樹’;施蟄存老先生對這句話分析道:這句簡直不通。

8、菩提樹結的果實是菩提子,菩提子沒有樹,它從哪兒來?然而我對這句話另有其它看法:這句話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菩提樹結出的果實是菩提子沒錯;可是,難道就不能是菩提子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根發芽,然後長成菩提樹?不然,菩提樹又從何而來?又看‘明鏡亦非臺’施蟄存老先生分析道:這句話是句廢話。

9、誰都知道鏡子不是鏡臺。

10、然而,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句廢話。

11、至少神秀不知道鏡子不是鏡臺。

12、不然,施蟄存老先生怎能有機會說神秀那一句‘心如明鏡臺’是錯誤的呢?再看‘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13、施蟄存老先生又分析道:這是常識性的錯誤了。

14、我家大大小小的鏡子,都是要常常拂拭,才能保持清淨。

15、而我的分析又和施蟄存先生的截然不同。

16、何謂明鏡?明鏡指的是一塵不染的鏡子;難道,這樣的鏡子還會有所謂的‘塵埃’麼?那沒有了‘塵埃’的鏡子還用得著去拂拭麼?最後,施蟄存老先生還指出慧能還有一個大矛盾:第一偈既然說‘菩提本無樹’為什麼第二偈又說‘心是菩提樹’?到底有沒有菩提樹?而我分析的又和施蟄存老先生不同:我認為這兩偈並不矛盾。

17、前面一偈指出‘菩提本無樹’意思是菩提子本來就不是在樹上長的;而後又指出‘心是菩提樹’意思是心就像是菩提樹一樣。

18、這兩偈怎麼看怎麼就不像有矛盾;倒覺得有點前句不接後句。

19、可仔細一看:菩提本/無樹這個“本”字。

20、我打個比喻:陸地上的許多動物原本就不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可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它們就在陸地上生活了。

21、這個比喻看起來是不是明確多了?慧能的意思就是如此。

22、菩提子本來就不是在樹上長的,菩提子也可能是長在菩提根下的;可是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菩提子終長在了菩提樹上。

23、而他的這顆心,就是促成了這個進化的必然物。

24、所以;才能‘心是菩提樹’。

25、還有,我也並不贊同施蟄存老先生從思想上分析慧能。

26、施蟄存老先生在文中是這樣分析的:慧能是一個文盲懶漢,他出家做和尚,正如勞改犯去做專業戶。

27、他不耐煩生產勞動,卻想出一個‘佛性’‘本性’來哄人。

28、施蟄存老先生提到的這句話我是堅決反對的。

29、原先的文盲懶漢就不能回頭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嗎?或許慧能重新認識了自己並要改變之前的陋習;所以才出家當的和尚。

30、再說;勞改犯就不能去做專業戶?難道勞改犯就一輩子都是勞改犯?佛家有云:‘回頭是岸’。

31、既然回頭是岸,何不給他們一個回頭的機會?他們既然回了頭,又何在把他們往岸外推?如果要我說對此能領悟到哪些禪意;我想,我說的不一定正確。

32、可這也是我所領悟到的。

33、對於神秀的偈語;我認為:形式太單一,沒有什麼玄機可言。

34、而慧能的形式卻是深奧無比。

35、先是‘本無樹’後又‘心是菩提樹’讓我覺得有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感覺。

36、慧能又是‘身為明鏡臺’。

37、把自己的身體比做明鏡臺;明鏡臺本就是一個擺設。

38、因此我覺得:慧能認為自己的身體只是一個擺設,要用心去“開花”、“結果”才可謂清淨。

39、對於施蟄存老先生的分析,我並不是刻意去反駁;施蟄存老先生的人生觀、理解能力遠比我這個毛頭小子要深得多;正因為如此,所以施蟄存老先生才寫出《禪學》這篇文章。

40、這也正表現出施蟄存老先生是‘漸悟’的體現。

41、而我,或許也就是施蟄存老先生所提到的‘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