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愚公移山讀後感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6.43K

《愚公移山》主要講述了一位叫愚公的老人與其家人齊心協力移山的故事,我尤其喜歡愚公對智叟說的“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句話,其充分體現了愚公大智若愚的形象,也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願望。

愚公移山讀後感

《愚公移山》一開始就點明瞭移山的目的,然後愚公就付出了行動,說明愚公是個做實事的人,而其移山的過程村中百姓也紛紛來幫忙,也曾側面說明了愚公在村中的地位不低,也可以說是愚公的人緣很好。

有人覺得愚公移山本就不是明智之舉,智叟的選擇才是對的,但從作者的角度去分析,就會發現作者要塑造的其實是一個藝術形象,山就代表著困難與壓力,而愚公就是一個在困境中不斷前進的精神象徵。

《愚公移山》讓我明白,生活中的苦難與挫折無可避免,但無論怎樣都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與其逃避消極,不如勇敢向前踏出一步。



《愚公移山》的讀書心得?

《愚公移山》讀後感1

愚公是一個處處為他人照相的人。愚公移山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是愚公那可貴的精神處處值的我們學習!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兩座山方圓一共有七百多裡。在大山的背面住著一位叫愚公的老人。由於南面的大山擋路,出來進去都要繞道,他感到很不方便,於是他想把兩座大山搬開,然後再在兩座山中間修一條路,以此就比較方便了。

第二天愚公就帶著家裡人去修山了。一個叫智叟的老人知道了,覺的愚公太笨說:你已經九十多了,也活不了幾年了,修山又有什麼用?愚公說他死了他還有子子孫孫,他移山修路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子孫。是呀!無論做什麼事多要先為別人著想。

有一次,我有些感冒,爸爸帶我去看醫生,醫生說這一段時間流行感冒,讓我打吊針。我和一位發高燒的叔叔一起走了進去,因為人很多,就剩下一個座位了,我急忙跑過去把那個座位給佔住了,而那個發高燒的叔叔只能坐在小凳子上打吊針。看看我的行為,想想愚公的做法,我真是太自私了。

從今天起,我一定要把以前的壞毛病改掉。別人快樂我才會快樂。

《愚公移山》讀後感2

哈哈!今天一口氣讀完了《愚公移山》這則成語故事,心中受益匪淺。

這則成語故事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愚公的人,在他的家門口前有一座大山,大山擋位了他們一家的路,早出晚歸總要在那座山上爬來爬去。於是愚公決定把山移走,這個想法經過全家人的一致贊同,後來,他們開始挖山,世世代代的挖,終於有一天,山被他們移走了,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人只要有恆心、毅力和決心,無論多困難的事都可以解決。所以我們應該做每一件事時都要有恆心、毅力和決心。要有勇氣去面對每一件事情。不可以逃避,用決心去推倒那座使你困惑的大山吧!

記的《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的第二十九回寫的是: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深受感動,成為輔佐他的軍事,取得許多戰役的勝利。劉備若沒有堅持就不會感動諸葛先生。

還有運動員們,他們每一次比賽不一定都會取得好的成績,但他們沒有因一次次的失敗而放棄,他們雖然很難過,但他們堅持,堅持終於會有成功的一天。

恆心、毅力和決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只要有恆心、毅力和決心就戰勝不了的困難。

愚公移山的讀後感怎樣寫

《愚公移山》讀後感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愚公移山》,和上次不同的是,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對愚公的“愚”有了新的看法。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名叫愚公的老人克服了重重的阻礙,堅持不懈的想要移走大山,最終感動天帝,並幫他移走大山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出愚公在遇到困難時,不逃避不退縮,勇敢去面對,鍥而不捨,堅定執著,永不言棄的精神。故事中的他經歷了妻子的勸阻、智叟的嘲笑,依然始終如一的堅持下去。以前讀時我對愚公的做法感到非常不解,在我看來,與其把那座不可能移走的大山移走,還不如在有生之年搬到一個開闊的地帶。

今天再讀愚公,卻好似悟到了愚公此番做法的其中深意。不知不覺,我想到了自己。舞蹈課上,一組高難度的動作難倒了我,雖然老師悉心幫助,可我還是做不到位,看到同學們都順利的完成了動作,心中很不是滋味。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可就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身上已經汗流浹背,四肢也因為反覆練習,已經累到有氣無力,心中也想到了放棄。下課了,我回到了家中,那個動作還在腦海中反覆回放,同時也想起了一句話:百家筆記網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自己吧,於是,我又練習了起來,終於我克服了困難,完成了那個動作。

仔細想想,愚公並不是真的“傻”,他只是朝著目標不放棄,克服困難,堅持努力,或許繞開困難,確實可以省下很多力氣,可是那樣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就永遠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只有移走像困難一樣的大山,前面才是一片開闊的平地。

看來,我們有時面對困難時,自作聰明的以為是捷徑可能並不是正確的路,而在我們看來那些愚鈍的做法,也許才是明智的選擇。再次讀來,解開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不僅僅是對“愚公精神”的感動和敬佩,還深深感悟到,愚公不“愚”,“愚”中更有大智慧。

《愚公移山》讀後感450字

《愚公移山》讀後感

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被華夏兒女樂此不疲地世代傳誦,這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這則寓言故事雖流傳了幾千年,但 愚公精神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奮發向上的炎黃子孫。

面對烈日的炙熱,智叟的冷言冷語,愚公絲毫不動搖移山的決心。他堅定“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這個信念,相信只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頑強地幹下去,移山就不再是個夢。同時,寓言通過將愚公和智叟兩個人物進行鮮明的對比,體現出了人定勝天的樂觀信念。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兩座大山阻礙了交通,造成來往不便。為了排除障礙,愚公主動提出了挖山。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在統一了家人的思想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我們在學習這則寓言時,既要認識到愚公的可貴之處,更要領悟到 “ 眾人拾柴火焰高” 的道理。我們在褒揚愚公精神的同時,不要忽視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應兩者攜手同進, 共創美好未來。我想,這才是“愚公精神” 的精髓所在。

讀《愚公移山》有感

小時侯,聽過大人講《愚公移山》的故事。上了國中,在語文課 頭上又聽老師細緻的講解了《愚公移山》 。記得當時很不理解老愚公 的所作所為,還和父母進行辯論,固執地認為老愚公率領子孫“叩石 墾壤”太愚蠢了。 上了八年級,還像七年級那樣“玩著學” ,結果名次一落千丈,痛定 思痛,我又讀了《愚公移山》 。 老愚公心無雜念,決心以自己的艱苦勞動改變現狀,搬走兩座大 山,那是何等艱難!可老愚公卻堅信一定可以完成。精誠所致,終於 將“太行” “王屋”二山移走。由此,我深感到,老愚公搬走的不僅 是山,更重要的是,他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如果老愚公怕費勁兒,圖省事,安於現狀,完全可以搬到山前去 住,不用“出入之迂也” ,也不會被看成“愚蠢” 。可他卻堅持不懈, 雖然頭髮都白了,幹活不得力了,可他還是去挖山,調動他的子孫, 直到將山移走,才停下來。與老愚公相比,我就失敗在夢想不發費力 氣,不必刻苦學習,就可以取得好成績;就在於沒有內心深處認識到 學習中的困難就像“太行” “王屋”兩座大山,使人“出入之迂也” 。 學習就像搬走大山,本身就是苦差事,需要勤奮,刻苦,認真,努力,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下去。就像“空中樓閣”的故事一樣,光 建第三層根本不行,需要堅固的地基。學習是一環套一環的,就像九 連環,環環相連,解開了一個,就可以解開下一個。這次失敗,就因 為潛意識中不自覺的企圖繞開困難,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嗎? 我還深深認識到,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民族, “愚公精神”至 今仍是我們必須發揚光大的。如果安於現狀,只會在強烈競爭中被淘 汰出局,不會勝利,事業更不會發展。 由此看來, “愚公精神”不僅沒有過時,相反,它正激勵我們克 服困難,爭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