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誰的名言?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1W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誰的名言?的答案是: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誰的名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說的。顧炎武開創了清初儒學的一代新風,被認為是清代以考據為特色的乾嘉學派的開山祖師。顧炎武的代表作《日知錄》集中體現了他的經世致用的學術和政治思想,內容涉及詩文、訓詁、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吏治等多個方面。書中,顧炎武談到了“保國”與“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後人將這段話總結為“”這一膾炙人口的警世名言。意思是說,民族的存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禽獸者也。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濤謂之曰:"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於人乎一時。"傳誦以為明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夫紹之於晉,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當其未死三十餘年之間,為無父之人亦已久矣,而湯陰之死何足以贖其罪乎?且其入仕之初,豈知必有乘輿敗績之事,而可樹其忠名以蓋於晚也。

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初名絳,字寧人,曾自署蔣山(字"亻庸"),後世稱他為亭林先生,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清九年級大儒”。少年時參加"復社"反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又參加崑山、嘉定一帶的人民抗清起義。失敗後,曾十謁明陵,遍遊華北,所至尋訪風俗,尤治力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墾荒種田,糾合同道,不忘興復。

顧炎武為寡母王氏撫養長大,母親常教育他要以岳飛、文天祥、如方孝孺等忠勇英雄為榜樣,做人要忠義有氣節。他天資聰穎,博聞強記,14歲便考取秀才,加入了晚明著名的士人團體復社,後來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不成功,又因為感嘆時世變亂、八股文摧殘人才,於是退而讀書修身。他遍覽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等文獻典籍,後通過捐納,成為國子監監生。

顧炎武學問廣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對後來考據學的吳派、皖派都有影響。在哲學上,贊成張載關於太虛、氣、萬物三者統一的學說,反對空談"心、理、性、命",提倡"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等。政治上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要求君主分權而治。在音韻學方面,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有承前啟後之功。在文學上,要求作品為"經技政理"服務。其著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