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3.21W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什麼意思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

敏:聰明。

好:喜好。

該句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一十五》: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子貢問孔子:孔文子憑什麼稱他的諡號為'文’?”孔子說:他努力勤奮並愛好學習,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淺的人請教當作恥辱,憑藉這一點稱他為文。”

儘管孔文子德行不佳,但是仍然被諡為文”,文在諡法中是極高的諡號,這不免讓子貢感到疑惑。而孔子對錯分明,不否定他的難能可貴的優點,告訴子貢他的諡的來由,雖然他聰敏而地位高,卻不恥於下問,這是常人所不及的。

評析:

本章裡,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

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

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

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群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論語》:

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