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3.04W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什麼意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出處: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諺語說:桃樹和李樹不會說話,但它們底下會自然地形成一條小路,這話雖然說的是小的事物,卻能比喻大的事情。”

相關原文: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相關譯文:

《論語》說,本身行為正,不下命令,人們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們也不奉行。”這是說的李將軍啊。我見到李將軍,樸樸實實像個鄉下人,口不善於言辭。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或不認識他的,都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實誠懇的心地實在使士大夫崇敬,諺語說:桃李不能言語,可樹下踩出小路來。”這話雖小,卻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

李廣從漢文帝時入伍起,經過景帝,至武帝時代,幾乎參加了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戰鬥。那時,北方的匈奴,經常南侵,在邊境地區騷擾。

匈奴兵都精於騎射,來去不定,出沒無常,很難對付。李廣屢次領兵,深入敵陣,一生身經70多次戰鬥,匈奴兵都很怕他,單于也很敬畏李廣的威名。

可是漢朝始終沒有重用他,並且多次打擊他,在他60多歲最後一次和匈奴作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當時全軍將士,個個痛哭失聲,老百姓聽到這個訊息,也都不禁流淚。

李廣的故事:

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文化,造就了眾多名垂青史的風雲人物。西漢時期的一代名將李廣便是其中之一。他智勇雙全,長期與匈奴作戰,為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作為一個統軍大將,他武藝過人、膽略非凡,是不用說的,即便在對待部下諸多兵士上,他也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在行軍征戰中,李廣治軍有方,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一次,在行軍途中,天氣非常寒冷,李廣發現身邊有一個腿部負傷的士卒,凍得全身直打顫,行走起來一跛一跛的,十分艱難。於是他立即跳下馬背,毫不猶豫地牽著韁繩來到這個士卒跟前,親切地對他說:你行動如此不便,就暫時騎我的馬吧!”說完李廣便小心翼翼地把他扶上馬背,並且親自為他牽馬,同時,輕聲地和他交談。負傷的士卒受到將軍如此的呵護,不由得感激涕零。當軍隊終於到達宿營地點時,又發現軍中糧食缺乏,李廣為了讓負傷的士卒吃的好些,就將自己那份飯菜也給他送去,自己卻是空著肚子捱了一夜

李廣為人真誠和善,行事磊落,關心部下,雖然不自我張揚,但也使許多人深受感動。士卒們因受到將軍的關懷,便全力以赴地殺敵打仗,來回報他,致使軍隊捷報頻傳,所向無敵。因此,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對李廣稱讚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