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中國的國父是誰?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53W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中國的國父是誰?

國父是對更朝換代先驅者,新政權推翻前政權當政的領導人稱謂。也稱為國家之父、祖國之父、建國之父、國民之父、民族之父、獨立之父、未來之父,是給予當前國家政權奠基者的稱謂,國父指對於國家政權締造有特殊貢獻之人。中宣部《關於正確使用涉臺宣傳用語的通知》中,涉及到“國父紀念館”,一律改為:臺北中山紀念館。政治孫中山畢生堅持“三民主義”,堅持民族、民主救中國和三民主義救中國的信念與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建國方略在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

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複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聯俄容共孫中山注重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知識和有益思想成果,並希望結合中國的實際用來改造中國。

孫中山十分關注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範圍的傳播,敏銳地認識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變革的重要影響,毅然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賦予三民主義思想以新的內涵。文化孫中山既要發展物質文明,又要發揚精神文明;既要傳承舊道德中對今天仍然有用的內涵,又要創造新道德。他重視教育,提倡培養具有知識和崇高人格的新式人才。

孫中山以人為本、重視科學、發展新文明的文化觀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法治孫中山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社會的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同時吸取了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天賦人權學說,吸收了林肯的民治、民有、民享的思想,形成了他獨有的民主政治觀,他的民主政治思想主要內容是:民主共和思想;人民自治的思想;直接民權(全民政治)的思想;民主憲政五權分立的思想。

Tags: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