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1919年誰在新青年報上發表了文章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1.37W

李大釗。1919年, 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這篇文章是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觀”的獨特見解,主要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極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1919年誰在新青年報上發表了文章

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河北樂亭人。少年讀鄉塾。

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學。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東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

留日期間,積極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活動。1916年春發表篇論文《青春》,提出創造青春中華的理想。5月回國,任北京《晨報》總編輯、《甲寅》日刊編輯,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

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6月與王光祈等發起組織少年中國學會,任《少年中國》編輯主任。不久又擔任《國民雜誌》社指導、《新潮》社顧問。

12月與陳獨秀創辦《每週評論》,以“常”、“守常”、“明明”等筆名發表對重大問題的評論文章。從1918年下半年起,相繼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講演和文章,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中,是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之一。1919年8月發表致胡適的公開信《再論問題與主義》,批判以胡適為代表的改良主義思潮。

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並在北京會見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商討籌中國共產黨。同年秋髮起建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1月建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北方各地黨團組織的建立都與其有關,與陳獨秀有“南陳北李”之稱。

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學教授,同時在女子高等師範、師範大學、朝陽大學、中國大學等校任教。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任中共北方區負責人。領導北方各地工人運動。1922年8月參加中共西湖會議,會後到上海會見孫中山,說明中共關於實行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主張。

1923年6月在廣州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共三大後,多次與孫中山會談,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1924年1月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5個主席團成員之一。

參加大會宣言的起草工作,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後組建國民黨北京執行部和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北方分會,領導北方的國民黨工作。1924年6月率中共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

同年冬回到北京,負責中共北方區委工作,領導了國民會議運動和關稅自主運動,並派中共黨員到馮玉祥的國民軍中工作,領導內蒙人民的革命鬥爭。1925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26年領導北京人民開展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張作霖、吳佩孚和段祺瑞賣國政府三一八運動。1927年4月6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28日被害。

主要著作收入《李守常文集》、《李大釗選集》。為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的最後定稿,李大釗在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的成立大會之後,利用暑期到昌黎五峰山小住。在此期間,他有三篇文章問世:《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關於再論問題與主義》《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

在五峰山上,李大釗先生還撰寫了遊記和詩文。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中,李大釗明確談到了理論與實際環境的關係,即“一個學說的成立,與其時代環境,有莫大的關係”,正是特定的環境,“才造成了馬氏的唯物史觀。有了這種經濟現象,才反映以成馬氏的學說主義”。

1919年誰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B、李大釗。該文章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分別作了闡述。

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產黨宣言》,檄告舉世的勞工階級聯合起來,推倒資本主義。

而社會主義的實現,“離開人民本身,是萬萬作不到的,這是馬克思主義一個絕大的功績”。文章還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闡明瞭階級鬥爭學說和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關係。該文章是中國第一篇比較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著名論文。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五四運動同時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發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思想界產生重大影響,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比較系統的傳播階段。

在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艱難環境中,李大釗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建立準備了思想條件。

1919年,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的是誰

是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李大釗於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文章。

該文章論述了李大釗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見解,極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擴充套件資料一百多年的世界歷史發展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科學最正確的方法論。當今,政治經濟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及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整個宇宙和人類社會這個龐大的辨證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袒露了她的胸懷,為我們認識和接受唯物辯證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和契機。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實現著與現代世界科學文化的嫁接。這是中國人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最好的社會歷史條件。

人類的認識史表明:正確認識往往是失敗與成功比較的結果;人們的認識是不斷地從相對的不正確走向相對的正確。我堅信:馬克思主義建立了一套砸爛舊世界的理論,也一定會建立一套建設新世界的理論。

1919年誰在《新青年》上義觀一文?

1919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義觀一文。人物經歷: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九年級(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城內東昌坊新臺門周家。

幼名阿張,長根,長庚,學名周樟壽。

光緒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書屋從壽鏡吾讀書,課餘影描圖畫。與章閏水建立友誼。光緒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獄,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產中落,全家避難於鄉下。每天為父親出入於質鋪及藥店,遭人冷眼。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父親去世。於本年開始寫日記。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開會分房,分給魯迅他們的既差且小,魯迅拒絕簽字遭到叔輩們斥責,倍感世態炎涼。奮力求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師學堂,改名周樹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參加縣考,中榜後以四弟患病為由不再參加府考,繼續前往江寧求學。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學開礦。這期間接觸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對他以後的思想具有一定影響。除讀新書外,愛騎馬運動,敢於和旗人子弟騎馬競賽。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月,礦路學堂畢業。3月,與厲綏之、錢均夫一同赴日本公費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普通科江南班(為日語學習速成班),三人同班同寢室。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剪辮。

課餘喜讀哲學與文藝之書,尤注意人性及國民性問題。光緒三十年(1904年)4月,於弘文學院結業。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9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東北大學),肄業,相識藤野嚴九郎。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月,課間觀“日俄戰爭教育片”,深受刺激,決定棄醫從文。6月,將學籍列入“東京獨逸語協會”所設的德語學校。夏秋間,被騙回國與朱安結婚。旋即復赴日本,7月,從仙台回到東京,不再入學讀書,專門從事文藝譯著工作,此後幾年通過不同方式學習了德語,俄語。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從章太炎先生學習,為“光復會”會員,並與二弟作人譯《域外小說集》,期間生活艱難,以校對書稿補貼生活。宣統元年(1909年),《域外小說集》二冊出版。

1919年李大釗發表的系統介紹馬克思學說的文章是什麼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這是李大釗1919年發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該文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中國人比較系統地介紹和分析馬克思學說的開山之作,對當時和現在的中國都有著及其深遠的影響。

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篇文章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視。文章通過分析《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的當代價值,試圖使更多的人重視《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的理論價值,以彌補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這一缺陷。擴充套件資料:《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指出馬克思主義“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從而進一步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意義。李大釗寫道:“自俄國革命以來,馬克思主義幾有風靡世界的勢子”,“惹動了世人的注意”。

“我們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雖然極其貧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馬克思誕生百年紀念以來,各國學者研究他的興味復活,批評介紹他的很多。我們把這些零碎的資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馬克思研究號的機會,把他轉介紹於讀者,使這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在我們的思辨中,有點正確的解釋,吾信這也不是絕無裨益的事。”(2)“大體的分析了馬克思學說的體系。

文章指出:“馬氏社會主義的理論,可大別為三部:一為關於過去的理論,就是他的歷史論,也稱社會組織進化論;二為關於現在的理論,就是他的經濟論,也稱資本主義的經濟論;三為關於將來的理論,就是他的政策論,也稱社會主義運動論,就是社會民主主義。

1919年誰在《新青年》上義觀一文是什麼?

1919年李先生在新青年上義觀一文,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他一歲半時母親病故,由祖父將他撫養成人。

1899年,與16歲的鄰家姑娘趙紉蘭結婚。

人物評價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他歷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偉大。我們要學習他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他同志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1919年11月、12月間發表《馬克思主義》一文的是誰?

楊匏安。楊匏安在《世界學說》各文中,篇幅最長,也是最重要的—文是《馬克思主義——一稱科學社會主義》。

該文發表於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陸續登載了19天。

與李大釗發表於《新青年》的名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下篇,差不多同時問世。擴充套件資料文章開頭說: 自馬克思氏出,從來之社會主義,於理論及實際上,皆頓失其光輝。所著《資本論》一書,勞動者奉為經典;而德國社會民主黨,且去來查爾而歸於馬氏,在近世社會黨中,其為最有勢力者,無疑矣!馬氏以唯物的史觀為經,以革命思想為緯,加之在英、法觀察經濟狀態之所得,遂構成一種以經濟的內容為主之世界觀,此其所以稱科學的社會主義者也。由發表《共產黨宣言》書之1848年,至刊行《資本論》第一卷之1867年,此二十年間,馬克思主義之潮流達於最高,其學說亦於此時大成。

在這裡,楊匏安衷達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情讚揚和高度評價。關於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他闡述了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以及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生產關係與生產力必須相、適應的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