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故都的秋作者是誰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4.57K

郁達夫。《故都的秋》作者是郁達夫,文章中的 “秋”是文眼;郁達夫原名鬱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沉淪》、小說《遲桂花》等。

故都的秋作者是誰

《故都的秋》是中國作家郁達夫於1934年創作,作者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樸、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郁達夫筆下故都之秋的獨特色彩、音響、風姿,無一不是作者豐富細膩、富有個人特質的情感世界的折射。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於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

郁達夫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臺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他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北京的思念,對北京秋的喜愛。郁達夫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文學家,《在寒風裡》、《孤獨者的哀愁》、《我的懺悔》等都是郁達夫的代表作品。為了讓大家全面地了解鬱達夫,我們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郁達夫簡介吧!1896年,郁達夫在浙江一個知識家庭出生。三年後,郁達夫的父親去世,郁達夫在家人支援下,開始到學堂讀書。

1912年,郁達夫考上了浙江大學預科,因參加學潮而遭到學校開除。第二年,郁達夫和哥哥鬱華前往日本留學,1914年7月份時,郁達夫考入了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並選擇學醫。隨後,郁達夫一面學醫,一面嘗試創作文學作品。1916年,郁達夫從醫科部轉至政治學科學習。

第二年,郁達夫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經濟領域的知識。郁達夫在日本留學期間,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為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1921年,郁達夫和好友郭沫若、成仿吾等人開辦了“創造社”,並發表了他人生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1922年,郁達夫學成回國,並在多所高校任職授課。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領土,侵害中國人,這激發了郁達夫創作靈感,他積極號召中國人反抗日本人的侵略。隨後,郁達夫輾轉多個地區,為抗日戰爭不斷努力著。1938年,郁達夫前往新加坡參加抗日戰爭宣傳工作。

1945年,郁達夫遭到漢奸告發,被日本人殘忍地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中。

《故都的秋》作者是誰?

故都的秋作者是郁達夫。《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於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

故都的“秋”,其實是郁達夫的“秋”,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

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作品鑑賞“愛國”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蘊含深沉的故都之戀、故國之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將悲秋與頌秋結合起來,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這情是故鄉情、愛國情;這落寞之秋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寫照,是對國運衰微的喟嘆。

故都的秋作者是誰?

故都的秋作者是郁達夫。郁達夫(1896.12.7-1945.9.17)原名鬱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對中國來說,他不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個革命戰士,為抗體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是新聞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著有《達夫全集》共七卷、《日記九種》等。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等。主要成就郁達夫在文學創作上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因此,他常常把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小說和散文的創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飾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郁達夫在自傳體小說中,除了反映下層知識分子失意、苦悶外,還有一些作品通過知識分子的視角反映處於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表現了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關懷,如《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郁達夫還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

故都的秋作者

《故都的秋》的作者是郁達夫。故都的“秋”,其實是郁達夫的“秋”,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

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鬱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畢業於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島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

故都的秋作者是

《故都的秋》是中國作家郁達夫於1934年創作的郁達夫(1896.12.7-1945.9.17) 原名鬱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通三門外語,分別為日語、英語、德語。

1896年12月7日出生於浙江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幼年貧困的生活促使發憤讀書,成績斐然。1911年起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報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學預科,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1914年7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後開始嘗試小說創作。

1919年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1921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東京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問世,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

1922年3月,自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歸國。5月,主編的《創造季刊》創刊號出版。7月,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發表。

1923年至1926年間先後在北京大學、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26年底返滬後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編《創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發表了《小說論》、《戲劇論》等大量文藝論著。1928年加入太陽社,並在魯迅支援下,主編《大眾文藝》。

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12月,小說《遲桂花》發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後,寫了大量山水遊記和詩詞。1936年任福建省府參議。

1938年,赴武漢參加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並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等報刊副刊,寫了大量政論、短評和詩詞。1942年,日軍進逼新加坡,與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蘇門答臘的巴爺公務,化名趙廉。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故都的秋作者簡介?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1]。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193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故都的“秋”,其實是郁達夫的“秋”,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

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

《故都的秋》作者是?

郁達夫。故都的“秋”,其實是郁達夫的“秋”,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

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

郁達夫《故都的秋》的節選: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Tags:故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