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寫作背景是什麼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24W

遊曾兩次被罷官,愛國熱情慘遭打擊。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戰派士氣低落,因而十分悲觀,胸中抑鬱,他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寫下了這首詞。

整首詞十分悲涼,尤其開頭渲染了一種冷漠的氣氛和他那不畏強權的精神。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寫作背景是什麼
卜算子·詠梅陸游 〔宋代〕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豔鬥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卜算子·詠梅》是南宋詞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堅貞不屈,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那時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戰派士氣低落,因而十分悲觀,整首詞十分悲涼,尤其開頭渲染了一種冷漠的氣氛和他那不畏強權的精神。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

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卜算子·詠梅創作背景的介紹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聯絡陸游的生平不難理解,詞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

陸游的一生可謂充滿坎坷。

他出生於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搖搖欲墜、金人虎視耽耽之時。不久隨家人開始動盪不安的逃亡生涯,“兒時萬死避胡兵”是當時的寫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的種子。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陸游赴臨安應進士考試,因其出色的才華被取為第一,但因秦檜的孫子被排在陸游之後,觸怒了秦檜,第二年禮部考試時居然被黜免。秦檜黜免陸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挾私報復,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論恢復”,引起這一投降派首腦的嫉恨。

直到秦檜死後,陸游方開始步入仕途。這之後,陸游的仕途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幾起幾落。他曾到過抗金前線,身著戎裝投身火熱的戰鬥生活,從而體會到了“詩家三昧”。

從此那壯懷激烈的戰鬥場面和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成為其詩歌中最為動聽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對眼前的剩水殘山頗為滿足,並不真正想要恢復。即使有時不得不作出些姿態,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

因此,陸游曾兩次被罷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擴充套件資料:文學賞析: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悽苦以洩胸中抑鬱,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詞的上片著力渲染梅的落寞悽清、飽受風雨之苦的情形。

陸游曾經稱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憐惜了。無人照看與護理,其生死榮枯全憑自己。“斷橋”已失去溝通兩岸的功能,唯有斷爛木石,更是人跡罕至之處。

由於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開無主”了,“無主”既指無人照管,又指梅花無人賞識,不得與人親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賞,獨自走完自己的生命歷程而已。“已是黃昏獨自愁”是擬人手法,寫梅花的精神狀態,身處荒僻之境的野梅,雖無人栽培,無人關心,但它憑藉自己頑強的生命力也終於長成開花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響的氣質。范成大《梅譜序》說:“野生不經栽接者,······謂之野梅,······香最清。

”可是,由於地勢使然,野梅雖歷經磨難而獨具清芬,卻無人能會,無人領略其神韻。這猶如“幽居見。野梅偏在黃昏時分獨自愁,是因為白天,它尚殘存著一線被人發現的幻想,而一到黃昏,這些微的幻想也徹底破滅了;這也如前人閨怨詩所說:最難消遣是黃昏。不僅如此,黃昏又是陰陽交替,氣溫轉冷而易生風雨的時辰,所以,除了心靈的痛苦之外,還要有肢體上的折磨,“更著風和雨”。

這內外交困、身心俱損的情形將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極處,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寫照,傾注了作者的心血。 “寂寞開無主”一句,作者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卜算子詠梅創作背景

陸游在創作《卜算子·詠梅》時正處於人生的低谷,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時,陸游主張堅決抗金、收復中原,然而他身為主戰派被排擠壓迫,壯志難酬,全詞以梅花自況,抒發了陸游心中的抑鬱之情,也表達了陸游心中強烈的愛國之情。《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豔鬥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註釋卜算子:詞牌名,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

驛(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驛,驛站,供驛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專用建築。斷橋:殘破的橋。

一說“斷”通“籪”,籪橋乃是古時在為攔河捕魚蟹而設籪之處所建之橋。無主:自生自滅,無人照管和玩賞。更:又,再。

著(zhuó):同“著”,遭受,承受。苦:盡力,竭力。爭春:與百花爭奇鬥豔。一任:全任,完全聽憑。

群芳:群花,這裡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碾(niǎn):軋爛,壓碎。作塵:化作灰土。香如故:香氣依舊存在。

故:指花開時。

陸游 《卜算子·詠梅》寫作背景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了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不難理解,其《卜算子·詠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詩人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原文:卜算子·詠梅【作者】毛澤東 【朝代】近代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譯文:風風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

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豔比美,只是把春天訊息來報。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擴充套件資料: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悽苦以洩胸中抑鬱,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縱觀全詞,詩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像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陸游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陸游《卜算子·詠梅》創作背景

《卜算子·詠梅》詞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達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下面內容是陸游《卜算子·詠梅》創作背景,歡迎閱讀! 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豔鬥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創作背景: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寫有大量歌詠梅花的詩,歌頌梅花傲霜雪,凌寒風,不畏強 暴,不羨富貴的高貴品格。詩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詩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絕句》裡寫的:“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這首《卜算子》,也是明寫梅花,暗寫抱負。

其特點是著重寫梅花的精神,而不從外表形態上去描寫。 上片首二句說梅花開在驛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屬達官貴人所有。後二句說梅花的遭遇:在悽風苦雨摧殘中開放。

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得多麼冷落淒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下片寫梅花的品格:說他不與群芳爭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鬥豔。

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如果結合詩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擊而報國之志不衰的情形來體會,真是“一樹梅花一放翁”了。 末兩句即是《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的精神。比王安石詠杏:“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之句用意更深沉。

陸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參加考試被薦送第一,為秦檜所嫉;孝宗時又為龍大淵、曾覿一群小人所排擠;在四川王炎幕府時要經略中原,又見扼於統治集團,不得遂其志;晚年贊成韓侂冑北伐,韓侂冑失敗後被誣陷。我們讀他這首詞,聯絡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縮影。詞中所寫的梅花是他高潔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與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象林和靖所寫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隱士的情懷;雖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寫品格的,但也只能說:“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南宋肅泰來《霜天曉角·詠梅》)這只是陸游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陸游的.友人陳亮有四句梅花詩說:“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欲傳春資訊,不怕雪埋藏。”寫出他自己對政治有先見,不怕打擊,堅持正義的精神,是陳亮自己整個人格的體現。陸游這首詞則是寫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

我認為在宋代,這是寫梅花詩詞中最突出的兩首好作品。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被選入滬教版語文書 試用本第3版 第3單元宋詞集粹<;下>;),其實也是陸游的詠懷之作。壓住一“愁”字,表現了梅花的寂寞與無人問津,滲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獨。下闋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而最後一句更是寫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賞,陸游立志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

陸游一生主張堅決抗金、收復中原,因此為統治集團中求和派所壓制。創作本詞時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主戰派被排擠壓迫,士氣低落,這首詠梅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 作者簡介 :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

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

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