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誰寫的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1.36W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誰寫的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屋裡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

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

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賞月詩詞往往清逸孤寒,東坡這首詞直如縹緲於雲端,掩映於清輝之間。抒酒問月,有李太白酒仙遺風,一片奇趣橫生。明月皎皎照徹天上人間,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間是相思無眠。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圓缺,此事古難全”,已是豁達,但“但願人長久,千里其嬋娟”更至樂觀誠摯,種種感情交融於月光之下,頓成千古絕唱。胡仔評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出,餘詞盡廢。”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作者是誰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裡比得上人間。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出自哪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作品原文:水調歌頭 (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品鑑賞:《水調歌頭》這首詞借明月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願,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襟和樂觀的情致。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之一,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 》,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唐朝大麴有"水調歌"。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

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

字解:“水調”二字典出於隋煬帝命人鑿京杭大運河歷史典故,“歌頭”是唐《水調歌》中序第一章,故是“頭“。名篇有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作品介紹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說明作者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雖已41歲,並且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對現實、對理想仍充滿了信心;另方面,由於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不過,貫穿始終的卻是詞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

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 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 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

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 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 。

南宋 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 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 有影響。

《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 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出自哪首古詩?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

這句詩出自宋朝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詩如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 、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絡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哪首詩

是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誰寫的啊?

蘇軾 展顥——大宋朝一員功勳彪炳的邊關將軍,愛國愛民,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戰場殺敵的刀,必須拿來殺戮自己的百姓,只為了花盡國庫銀的昏君意欲搶奪一座鐵礦山,好就近開採冶煉以應軍需之急。三道密旨的催逼下,展顥不得不奉命屠了不肯讓出鐵礦山的趙家村,展顥即將臨盆的妻子趕去阻止卻被誤殺,臨死前產下一子,為縣令方子庵所救,取名方旭,視若己出的撫養成人。

而展顥卻因方子庵拿著萬民陳情書上京告御狀,屠村慘案在朝野中鬧得沸沸揚揚,不得不做了皇帝的替罪羊,以叛國罪入獄,展氏一族滿門抄斬。

僥倖逃出生天的展顥闖入太子宮中,帶走即將彌耳的長皇孫,取名餘火蓮,從此立誓必以皇室血脈之手,推翻大宋朝廷。二十年後,太子仁宗即位,餘火鏈一舉奪下開狀元功名,入朝為官,並與如今已貴為御史中丞的方子庵之女方離相識相戀。而方旭亦在子庵教養下,長成為坦蕩磊落,嫉惡如仇之人,在幫助父親查案過程中,與京師第一青樓“御香齋”的紅姑娘李柏化敵為友,進而相親相愛。火蓮與方旭武藝相當,性情相投,又因方離之故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友。

與此同時,朝官被害的案件不斷髮生,在新任開封府尹包拯調查下,箭頭終於指向一個神祕的民間叛亂組織“無間道”及賊道“地藏王”。方旭奉皇命假作弒父,亡命天涯被“無間道”收容。逐步打入組織核心,但也因此而受盡委屈,與李柏的戀情更是一波三折,飽受考驗。

火蓮一心抱著顛覆宋朝的使命而來,卻發現仁宗、子庵、包拯等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殘暴,但父命難違,火蓮時時扎於矛盾痛苦之中,幸賴方離的堅強與支援,方能度過重重心理難關。方旭日漸為地藏王賞識重用,狂放的火蓮亦受到仁宗的欣賞及包容,兩對父子在互不知血緣之親的情況下,走過一路相互較勁的恩怨風雨。最終在包拯及方旭查證下,真相大白,地藏王即為當年的大將軍展顥,亦是方旭之親生父親。

方旭雖得認祖歸宗,更名展昭,但展顥卻為了讓追隨自己的千萬手下能死心散去,解甲歸田,無怨無悔的選擇了自盡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