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望洞庭古詩的作者是誰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9.57K

劉禹錫。《望洞庭》的作者是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

望洞庭古詩的作者是誰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

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望洞庭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託著青青的田螺。詩人看到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詩人用簡潔的兩句詩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山水美景,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秋月圖。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託著青青的田螺。

從中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也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正處在官職被貶的時候,所以官場上的失意,讓詩人只好將他的無奈寄情于山水風光之中。所以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的心情即無奈還報著希望,希望自己經歷這次被貶,還能再重返官場,受到朝廷的重用。《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來去洞庭據文獻可考的就約有六次。其中就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

望洞庭的古詩作者

《望洞庭》古詩作者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liú yǔ xī 】。原詩:《望洞庭》唐代: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釋義: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裡託著青青的田螺。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望洞庭》作於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被貶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望洞庭》的作者是什麼代詩人誰?

《望洞庭》的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河南洛陽人。

自稱漢中山王之後,與柳宗元、白居易交往甚密,文亦齊名,人稱“劉柳”、“劉白”。

原詩如下望洞庭唐代: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譯文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淨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裡的一枚玲瓏青螺。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望洞庭》作於長慶四年(824年)秋。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二十年來,劉禹錫在長安、朗州、連州、夔州之間的輾轉著,數次經過洞庭湖,不知不覺就有了感情。好像洞庭湖是他的一位老朋友,每次都要小作停留。 而這一次,他又特地繞道去看望“老友”。

鑑賞“月光照亮了水色,水色倒映著月光,它們是一對密友還是一對愛人?竟是如此地相得益彰。潭面無風,水波不興,青翠的君山矗立在洞庭湖中,遠遠望去,恰似銀盤裡一枚碧綠的青螺。”一個事業上失意的男人,竟然能看到這般景象,可見他並沒有因被貶而毀掉自己的奇思逸興,這樣的樂觀心態真真是極好的!秋夜蒼茫,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澄澈空明;素月的青光,縹緲、空靈。一“和”字,詩人便將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此時,迷迷濛濛的湖面,風平浪靜,一派和諧寧靜,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只有這“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才能讓湖光和秋月兩相協調,輝映成趣。 時光漸漸推移,殘餘的暮靄完全消盡。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詩人接連產生了兩個比喻——“白銀盤裡一青螺”,先將洞庭湖水喻為“白銀盤”,然後再將湖中的山喻為“青螺”,真美哉!把人和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劉禹錫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

望洞庭是誰的詩

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面平靜的情狀,第三、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全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顯示出驚人的藝術功力。全詩如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