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奈何明月照溝渠是誰的詩句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1.59W

高明。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句話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意思是:我本一心向往明月,可明月卻偏偏要去照著臭水溝。常用來喻指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與尊重。

現代人常常將其與“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進行連用,用來比喻自己對愛情或者夢想之物求而不得的心情。

高明,(1305—1359),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縣人。早年鄉居。後熱中功名,四十歲左右中了進士,在處州、杭州等地作小官。1348年,任鎮壓浙東方國珍起義的元軍統帥府都事,後因與統帥意見不合,“闢不治文書”。方國珍投降後,回杭州隱居,又被任命為江南臺椽,福建省都事等職。1356年後,歸隱於寧波城東的櫟社,《琵琶記》大概是在這個時候寫的。高明是個封建倫理道德的狂熱鼓吹者,他曾為陳妙珍請求旌表;在《昭君出塞圖》中大罵昭君出嫁異邦是“失節”,說什麼“綱常紊亂乃至此,千載玉顏猶可恥”,甚至不近情理地認為“蛾眉儻不嫁單于,滅火安知非此水”。他開始並不輕視名利,《宋元學案》七十說他曾嘆道:“人不專一徑取第,雖博奚為”?並奮讀春秋,“識聖人大義”,終於“登至元乙酉第”。但做了官後,因“數忤權貴”,或“意所不可,輒上政事堂慷慨求去”,於是感慨萬端,始信高官厚祿乃“為憂患之始”,安心歸隱,與鄉人子弟講論詩書禮義,遊山觀水,以終其生。

奈何明月照溝渠是誰的詩句

《琵琶記》敘寫的是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全劇共四十二出,結構完整巧妙,語言典雅生動,顯示了文人的細膩目光和酣暢手法,是高度發達的中國抒情文學與戲劇藝術結合的作品。

《琵琶記》代表了南戲在進入明清“傳奇”階段之前的最高水平,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元末元雜劇走向衰落,但戲曲活動仍很頻繁,這都是因為《琵琶記》等南戲的興起。它的雙線結構的形式,成為傳奇創作的固定模式;它的曲律,成為各家曲譜的主選物件;它的表演藝術,成為演劇的典範,是每一個演員必須學習的入門劇本。它從明代開始一直是被名家仿效的典範,至今仍活躍於舞臺上,是戲曲史上傳演最廣的作品之一;同時它也是人們案頭閱讀的物件。後人稱《琵琶記》是“詞曲之祖”、元代劇壇的殿軍、明代戲曲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