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不救崇禎 有何苦衷 為何認為他是忠臣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46W

明朝末期,國家動盪不安,農民起義橫掃大江南北,其中李自成的大西國更是聲勢浩大。在這個關鍵時刻,明朝的大將左良玉手握八十萬大軍,卻未前去救援崇禎帝,引發了許多疑問。為何左良玉不救援,卻被認為是忠臣,事實上,他在明朝滅亡的歷史背景下,扮演了複雜的角色,其所為的背後有著許多複雜原因。

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不救崇禎 有何苦衷 為何認為他是忠臣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圍攻北京,崇禎帝心知朝廷已無法挽救大明,但他選擇不投降,而是守護社稷,最終選擇了自盡。崇禎帝在臨終前,留下了一封詔書,請求李自成善待百姓,同時也控訴了一些朝臣的罪行,其中排名前列的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之所以被批評,一方面是因為他曾拖延出兵,且兵不血刃地收復武昌,而非出兵救援崇禎帝。他的軍隊雖多,但實際上戰鬥力有限,主要由農民軍和壯丁組成,缺乏足夠的訓練和戰鬥經驗。此外,他擔心兵力損失和在朝廷內部的聲望下降,因此不願意全力出兵。

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不救崇禎 有何苦衷 為何認為他是忠臣 第2張

左良玉的行為也有其苦衷

1.他的兵力雖眾,但多為烏合之眾,戰鬥力有限,難以對抗李自成的起義軍,因此選擇了自保。2.左良玉認識到時間已不允許他迅速救援北京,他也不願意冒險前去,他知道崇禎帝對他充滿猜忌,他害怕前去後可能會遭到陷害。此外,歷史上許多勤王的將領都以不幸結局告終,這也讓左良玉對勤王持懷疑態度。

在明朝滅亡的歷史程序中,左良玉雖然有軍事才能,但養寇自重的策略卻讓李自成得以崛起。左良玉的行動,使他成為了明朝末年的矛盾將領,一方面受到朝廷的封賞,一方面被指責不忠。他選擇維護自身權勢,卻未能挽救明朝的命運,這使他成為歷史中備受爭議的人物。

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不救崇禎 有何苦衷 為何認為他是忠臣 第3張

在明朝滅亡的過程中,左良玉的角色複雜而多面,他既有忠臣的一面,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他的決策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兵力、時間、個人苦衷以及對朝廷的不信任。左良玉的故事反映出了明朝末期政治動盪和內部矛盾的複雜性,也讓人們更深入地理解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