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科普教育 > 

本土作物原始分佈格局

欄目: 科普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29W

我國本土作物原始分佈格局是南稻北粟。小麥集中分佈於秦嶺淮河以北,春小麥分佈在長城以北,黑龍江產量最多;冬小麥在長城以南,豫、魯、冀產量最多。水稻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湘、粵、川、浙、蘇等省產量最多。水稻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而粟類旱地作物起源於黃河流域,後續慄的地位逐漸被小麥取代。

本土作物原始分佈格局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栽培歷史已有1萬(5張)年以上。中亞的廣大地區,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本土作物原始分佈格局 第2張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本土作物原始分佈格局 第3張

青稞的歷史中國早在西周以前就有栽培大麥的史證,以六稜大麥為主。主要分佈在黃河上游及西北乾旱沙漠地區。高原人經過選擇、馴化和栽培,把野生普通大麥培育成了青稞,併成為當地人民的糧食和馬飼料。據科學考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