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民族音樂大師是誰二胡的鼻祖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1.29W

民族音樂大師是誰二胡的鼻祖的答案是:劉天華

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薰陶。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

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於開明劇社,業餘加入萬國音樂隊,並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民族音樂大師是誰二胡的鼻祖

劉天華的音樂創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樂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悶之謳》、《悲歌》、《空山鳥語》、《閒居吟》、《良宵》、《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進操》、《虛籟》。一首絲竹合奏曲《變體新水令》、編有四十七首二胡練習曲、十五首琵琶練習曲,還整理了崇明派傳統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編的《飛花點翠》於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錄製唱片,已成為琵琶經典樂曲。

1918年他在貧病中完成了二胡曲《病中吟》初稿,抒發了他對社會的不滿和生活無出路的憤懣心情。其後,他創作的《苦悶之謳》(1926)、《悲歌》(1927)、《閒居吟》(1928)以及《獨弦操》(又名《憂心曲》,1932)等二胡曲,以委婉動人的旋律,或憂傷壓抑,或悲憤激越,表現了知識分子在黑暗社會中苦悶、徨,要求變革、掙扎、奮鬥的心情。二胡曲《良宵》(又名《除夜小唱》,1928)、《光明行》(1931)和琵琶曲《改進操》(1927),音樂清新明朗、樂觀向上,表達了作者憧憬美好未來的喜悅心情。《光明行》運用了西洋音樂中大三和的弦琶音進行和轉調手法;《改進操》吸收了古琴上綽、注手法與三度和音的旋律特點,顯示了國樂改進的成果。此外,二胡曲《空山鳥語》(1918~1928)吸取民間單絃拉戲的模擬自然音響的手法,音樂活潑生動。《燭影搖紅》則是運用三拍子和變奏曲式的結構原則寫成的一首優美抒情的二胡曲。劉天華掌握了民族器樂的創作規律,又大膽地吸取西洋音樂的技法,使作品既具有中國傳統的音調,又有新穎獨特的表現特點,仍保持著很強的藝術生命力。當劉天華逝世時,在紀念會上有人用這十大二胡名曲標題的首位字聯成過一幅便於記憶又頗有意境的輓聯:“良月苦獨病,燭光悲空閒”。

在樂器的製造改良上,他對於他所擅長的二胡、琵琶進行改革。他在二胡製造的材料、技術上進行改變及定製,以期達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對二胡二根弦的音準進行調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現力。他又依十二平均律製作了新的琵琶,並增加琵琶的品和項,使琵琶能有準確的音準並能演奏半音階,他這些音樂器的改進的進行,也和樂器製作廠商合作發展,以期達到推廣的效果,他自己也曾於北京經營經營了一家音樂商店,名叫中華樂社,售樂器及譜等,可惜後來未能如其計劃進一步成立樂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