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呢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6.92K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呢的答案是:吃湯圓、猜燈謎、踩高蹺、舞獅等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呢

猜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來的,起源自先秦時期。猜燈謎盛行於宋朝,元宵佳節,在賞花燈會上,將詩詞謎語書於花燈上,任人猜度,所以叫“燈謎”。這一習俗一直保留到今天,每逢元宵節都會打出燈謎,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喜愛。

吃湯圓是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主要流行於中國南方。湯圓象徵著闔家團圓,吃湯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傳統食俗,意味著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而在中國北方,元宵節通常會吃元宵,元宵的外形雖然和湯圓相似,但是做法和口感完全不同。元宵一般只有甜味的餡料,做法是將餡切成小塊,蘸水後在江米粉中反覆滾圓,其表面是乾的。而湯圓的餡料葷素甜鹹皆有,先把糯米粉和成麵糰,再將餡包入後揉成團,湯圓的口感要比元宵更加細膩爽滑。

每到元宵佳節,民間都會進行舞獅活動。這一習俗起源於東漢末年,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經盛行於世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踩高蹺,又稱為“扎高腳”,是民間盛行的一種技藝表演,屬於我國百戲之一,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出現了。漢代以後,司馬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為了元宵節的盛大慶典,踩高蹺不斷髮展成為慶祝元宵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動。

Tags:元宵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