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明長城每一米的修建需要多少塊磚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2.63W

明長城每一米的修建需要多少塊磚的答案是:1.4塊

明長城每一米的修建需要多少塊磚

明長城,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清代到現在稱作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明長城用材與秦長城相似,而區別於漢長城、隋長城。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採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

明長城每一米有1.4塊磚塊,因為明長城每一塊磚長39釐米,寬18釐米,厚9釐米。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明長城用材與秦長城相似,而區別於漢長城、清長城。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採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佈明長城資料: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6259.5公里。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明長城用材與秦長城相似,而區別於漢長城、隋長城。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淶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北京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明長城屬於明太祖所設的北方三道防線的最後一道。

修築明長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明朝自始至終對北方防務的建設非常重視。長城、關隘、墩堡的修築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幾乎沒有中斷過,逐步形成了“九邊”分割槽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築長城的制度。據《明史·兵志》記載,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治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安定,國家的安全都起了積極的作用。在防務佈局上採取列鎮屯兵,分割槽防守。在修築工程上採取分割槽、分片、分段包修。如1952年在居庸關、八達嶺城牆上發現的明萬曆十年(1582)的石碑上就記載著長城的包修辦法。

明長城的九鎮(九邊) 明朝為了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修築,將全線分為九鎮。委派總兵(亦稱鎮守)官統轄,亦稱之為九邊重鎮。明代九邊防務就是個篩子,防守兵力過於分散,女真或蒙古入寇只要上萬規模,就沒啥用處了。到了嘉靖時期只剩下燒荒搗巢趕馬與防明人的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