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中秋的來源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2.41W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的來源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其說法很多,且又多又趣味。 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

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有人則認為,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

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

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節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 [42]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物件。在二十四節氣“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秋分祭月”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在歷史發展中曆法融合,使用陰曆(夏曆),後來將“祭月節”由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是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廿四節氣的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秋分祭月”而來。祭月作為民間節日重要的祭禮之一,逐漸演化為賞月、頌月等活動。 [39-40]

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中說,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時期中秋節在中國北方地區還不流行。

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

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由來,一般有兩種說法:一是它開始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開始於這一天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競相仿效,逐漸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來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相繼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歡樂的心情,就把“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即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人們就把中秋節定在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的神話傳說民間流傳最多的是嫦娥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她從王母娘娘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在農曆八月十五之夜飛上天去,在月上築室為宮,成為月宮之神;后羿十分後悔,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設供,祈求妻子返回人間與自己和兒女團圓,因此而衍生出後世民間祭月祈團圓的文化風俗。

中秋節習俗祭月。設大香案,擺放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須有的。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位,紅燭高照,全家人一一拜祭月亮,隨後由當家主婦切開月餅。切的人要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致。如果家裡有孕婦,還要多切出一份。

拜月。並非指祭月時的拜月。這種習俗源自北宋京師。當夜,全城人家,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服裝,盛穀物,插香,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護。傳說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眾品德人宮,但沒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下見到她,感覺她美貌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之俗由此而來。因為月中嫦娥,以美貌聞名,。因此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賞月。中秋賞月的習俗在唐代極盛行,很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佳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活動頗具規模。每逢中秋月亮升起,將月餅、石榴、棗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坐,邊吃邊談,共同賞月。現在,傳統的祭月拜月活動已被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代替。

走月亮。從前,江蘇地區的中秋夜,婦女們多外出遊玩,或相互拜訪,或結伴去佛寺尼庵,或舉辦盛大的文藝活動,甚至玩到雞鳴方結束。

這一習俗當地叫做“走月亮”。上海的習俗與江蘇類似,只是中秋夜婦女外出遊玩必須要過至少三座橋,因而也叫做“走三橋”。

吃月餅。我國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慣,俗語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表示團圓,最初是用來供奉月神的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從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暴統治,紛紛起義。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盤查得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艱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下屬將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在餅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晚上響應起義。到了起義那天,各路義軍紛紛響應,如星火燎原一般。很快,徐達便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

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日諭:在將要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把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記錄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來越精美:餡料講究;外形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預示人之團圓,以餅之圓預示人之常生。用月餅表達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願望。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饋贈親友,聯絡感情。

觀潮。“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燃燈。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偷菜求郎。在臺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臺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

之諺語。

Tags: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