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不識廬山真面目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4.32K

意思是: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不識廬山真面目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不識廬山真面目

成語發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語解釋: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成語出處: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語繁體:不識廬山真靣目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複句式;作謂語、分句;形容不識事物的本質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革命家,終會在大風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夠--只見長江滾滾來,不識廬山真面目!★郭小川《萬里長江橫渡》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什麼意思?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作者自己身處廬山之中,而看不清四周的全景。抒發了作者登山後的感受。從而也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第一是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第二,許多的人做事往往是“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

之所以如此,大概是我們身處其中,不能縱觀全域性,因而被它的許多“面”給迷惑了。

1.原文《題西林壁》年代: 宋 作者: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3.創作背景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蔘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不識廬山真面目是什麼意思

原因:因為身處廬山之中看不到全部,只能見到區域性。

詩人藉此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出處: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擴充套件資料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

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蔘寥同遊廬山。

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作者簡介: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題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