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84W

意思是: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成語發音: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成語解釋: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成語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成語繁體:鞠躳儘力,死而後已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恭敬謹慎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檢視更多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所謂誓不與賊俱生,所謂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亦義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什麼意思?

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具體含義:不辭勞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到死為止。

二、讀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三、出處:諸葛亮《後出師表》

四、原句: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五、原句白話釋義: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預見的。

六、例句:“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這是諸葛亮的誓言,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上“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人物:

一、諸葛亮

事蹟簡介: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後一次北伐前夕給阿斗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焦裕祿

事蹟簡介:焦裕祿為蘭考人民治澇治沙,他身患肝癌。踏遍了蘭考的山山水水繪製了蘭考的治理規劃圖最後獻出自己的生命。他留下遺囑: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者沒有治理好蘭考,死了我也要看蘭考的變化。

三、周恩來

事蹟簡介:1975年,大手術之後,他依然牽掛著遠在千里之外的雲南錫礦工人的健康。他一生勤勤懇懇、嘔心瀝血、任勞任怨,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有時在16個小時以上。即使在病重住院的生命最後時期,他還抱病操勞國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為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用來形容人的偉大。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全力(勞苦),到死為止。

出自三國事情諸葛亮的《後出師表》。

原文: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譯文: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預見的。

擴充套件資料:

這篇文章載於三國時期吳人張儼的《默記》,一般認為是諸葛亮的作品,當作於蜀漢建興六年(228),比《前出師表》晚了一年。此時正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預期成果之時。為消除各方阻礙,在第二次北伐臨行之際,諸葛亮向後主劉禪獻上了這篇《後出師表》。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關係到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此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出師表》。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意思解釋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意思為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用來形容人的偉大。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引證解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回:今臣復統全師,再出祁山,誓竭力盡心,剿滅漢賊,恢復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黃宗羲《巡撫天津右僉都御史留仙馮公神道碑銘》:臣兄荷皇上知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敢言病。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後一次北伐前夕給劉禪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造句:

1、諸葛亮是我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為蜀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2、周總理為了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作為一名軍人,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自當勇敢展出了,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意思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含義

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漢語成語。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意思為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用來形容人的偉大。出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

2、鞠躬:彎著身子;瘁:勞累。盡瘁:竭盡心力。指貢獻出全部精力。

3、詞語辨析: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恭敬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