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9.11K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出自:《孔子家語》。這句賢文是說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典故:沛公劉邦十萬義軍攻破嶢關,在藍田大敗秦朝關中守軍,領先天下義軍,順利進入咸陽。進入秦朝的咸陽宮後,沛公劉邦被宮中的美色珍玩吸引,忘乎所以,準備留在秦宮裡玩個盡興不出來了。他的連襟兄弟樊噲勸他他也聽不進去。這個時候,張良入宮直諫,很嚴厲地數落了劉邦一頓,說明了他這樣做的錯誤,並且說了這麼一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請沛公聽樊噲言。"沛公這才依依不捨離了秦宮,宣佈軍隊開出城市,到咸陽郊外的霸上乖乖駐紮,不許擾民。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全文

原文就是: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說有病就要吃藥,而吃藥就不能怕苦。苦味雖不受人歡迎,只要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就不能拒絕它;"忠言逆耳利於行",是指正確的批評、建議、意見對個人品德的修養、國家事業的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有些話雖然說得刺耳,有些批評可能火辣辣地燒心,但只要是中肯有益的,也不應該挑剔提意見者的話是否順耳、方法是否得體。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的意見。強調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二者說出的從治病到治身,從治身到治國的道理,是非常正確的,並且通過前後語言上的對比和哲理上的互補把主題表達得一清二楚。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意思。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意為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出自《史記·留侯世家》,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擴充套件資料: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說有病就要吃藥,而吃藥就不能怕苦。苦味雖不受人歡迎,只要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就不能拒絕它;"忠言逆耳利於行",是指正確的批評、建議、意見對個人品德的修養、國家事業的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有些話雖然說得刺耳,有些批評可能火辣辣地燒心,但只要是忠懇有益的,也不應該挑剔提意見者的話是否順耳、方法是否得體。

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強調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二者說出的從治病到治身,從治身到治國的道理是非常正確的,並且通過前後語言上的對比和哲理上的互補把主題表達得一清二楚。

縱觀中國歷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於接受批評意見。他們能夠從善如流,所以能夠吸取眾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誤,從而成就自己的事業。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什麼意思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意思是形容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或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卻有利於治病。

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句賢文是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地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出處: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沛公劉邦十萬義軍攻破嶢關,在藍田大敗秦朝關中守軍,領先天下義軍,順利地進入咸陽。進入秦朝的咸陽宮後,沛公劉邦被宮中的美色珍玩吸引,忘乎所以,準備留在秦宮裡玩個盡興不出來了。

他的連襟兄弟樊噲勸他他也聽不進去。這個時候,張良入宮直諫,很嚴厲地數落了劉邦一頓,說明了他這樣做的錯誤,並且說了這麼一句:“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請沛公聽樊噲言。”沛公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秦宮,宣佈軍隊開出城市,到咸陽郊外的霸上乖乖駐紮,不許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