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3.23W

意思是:沉:沉沒;側畔:旁邊;帆:船。沉船旁邊有很多船過,發病的樹木旁邊有很多茂盛的樹木。比喻新生勢力銳不可當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成語發音:chénzhōucèpànqiānfānguò,bìngshùqiántóuwànmùchūn

成語解釋:沉:沉沒;側畔:旁邊;帆:船。沉船旁邊有很多船過,發病的樹木旁邊有很多茂盛的樹木。比喻新生勢力銳不可當

成語出處: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縫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郡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成語繁體: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萅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意思是什麼?

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直白的意思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這兩句詩背後的引申含義是:形象生動的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出處】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原文】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些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關鍵詞註解】

1.酬:答謝,酬答,這裡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

2.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3.見贈:送給(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劉禹錫被貶後,遷徙於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這裡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5.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曆二年(826)冬應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6.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zhé)。

7.懷舊:懷念故友。

8.吟:吟唱。

9.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作《思舊賦》。 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達。

11.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

12.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13.沉舟:這是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

14.側畔:旁邊。

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16.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

劉禹錫從小愛下圍棋,與專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詔王叔文很要好。太子當上皇帝后,他的教師王叔文組閣執政,就提拔棋友劉禹錫當監察御史。後來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外地做官,寶曆二年(826)應召回京。冬天途經揚州,與同樣被貶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於是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作品鑑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居易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後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一方面又稱讚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讚美,顯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一來一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係。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迴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裡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正因為“沉舟”這一聯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瞭酬答白居易的題意。詩人也沒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筆鋒一轉,又相互勸慰,相互鼓勵了。他對生活並未完全喪失信心。詩中雖然感慨很深,但讀來給人的感受並不是消沉,相反卻是振奮。

總體來說,詩的首聯以傷感低沉的情調,回顧了詩人的貶謫生活。頷聯,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世態的變遷以及迴歸以後人事生疏而悵惘的心情。頸聯是全詩感情昇華之處,也是傳誦千古的警句。詩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樹”,意思是自己雖屢遭貶低,新人輩出,卻也令人欣慰,表現出他豁達的胸襟。尾聯順勢點明瞭酬答的題意,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願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唐代白居易《劉白唱和集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在在處處,應當有靈物護之。

宋代魏泰《臨漢隱居詩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此皆常語也。禹錫自有可稱之句甚多,顧不能知之耳。

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為有神助,此不過學究之小有致者。

明代胡震亨《唐詩談叢》:不勝官途遲速榮悴之感。

清代胡以梅《唐詩貫珠》:此是從蜀赴揚州之作。

清代楊逢春《唐詩繹》:“沉舟”二句,用對託之筆,倍難為情。“今日”二字,方轉到“初逢”正位,結出“酬”字意。

清代趙執信《談龍錄》:詩人貴知學,尤貴知道。東坡論少陵詩外尚有事在,是也。劉賓客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道之言也。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沉舟”二語,見人事不齊,造化亦無如之何!悟得此旨,終身無不平之心矣。

清代宋顧樂《夢曉樓隨筆》:樂天論詩多不可解,如夢得“霄裡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句,最為下劣,而樂天乃極賞嘆,以為此等語“在處處當有神物護持”,謬矣。

清代洪亮吉《北江詩話》:劉禹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白居易“曾犯龍鱗容不死,欲騎鶴背覓長生”,開後人多少法門。即以七律論,究當以此種為法。

清代俞陛雲《詩境淺說》:夢得此詩,雖秋士多悲,而悟徹菀枯。能知此旨,終身無不平之鳴矣。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什麼意思?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的賞析:

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裡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這句詩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

全詩如下: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些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作者簡介:

劉禹錫(公元772年-842年),字夢得,洛陽人,唐代中葉的哲學家和詩人。貞元九年劉禹錫中進士,又登博學巨集詞科;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書;貞元十六年,為徐州掌書記;兩年後調任京兆渭南主簿;貞元十九年,擢升為監察御史。開成三年,劉禹錫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一年後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終年71歲。劉禹錫與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他又與白居易唱和甚多,並稱“劉白”。劉禹錫精於文,善於詩。劉禹錫的詩歌雄渾爽朗,語言乾淨明快,節奏比較和諧響亮。尤以律詩和絕句見長。有《劉夢得文集》40卷,現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為北宋時輯錄,收有遺詩407首,雜文22篇。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什麼意思

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意思: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引申含義:生動的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這兩句詩出自中唐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全詩: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什麼意思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該句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該文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註釋

1、酬:答謝,酬答,這裡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2、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劉禹錫被貶後,遷徙於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這裡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3、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曆二年(826)冬應召,約二十二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二十三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

4、懷舊:懷念故友。吟:吟唱。

5、到:到達。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爛柯人:指晉人王質。

6、側畔:旁邊。

7、沉舟、病樹:這是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

8、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9、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些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詩的首聯以傷感低沉的情調,回顧了詩人的貶謫生活。頷聯,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世態的變遷以及迴歸以後人事生疏而悵惘的心情。頸聯是全詩感情昇華之處,也是傳誦千古的警句。詩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樹”,意思是自己雖屢遭貶低,新人輩出,卻也令人欣慰,表現出他豁達的胸襟。尾聯順勢點明瞭酬答的題意,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願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介紹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巨集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

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

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參考文獻: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3、陳伯海.唐詩匯評(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