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以為後圖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6W

意思是:為以後作打算。

以為後圖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以為後圖

成語發音:yǐ wéi hòu tú

成語解釋:為以後作打算。

成語出處:《左傳·桓公六年》:“鬥伯比言於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樑在,何益?’鬥伯比曰:‘以為後圖,少師得其君。’”

成語繁體:以為後圖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為什麼蜀漢被魏滅亡之後,吳國還能獨自堅持十多年?

先分析一下當時的環境。

公元262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下令讓鍾會、鄧艾等人伐蜀,很快就於次年滅掉了佔據蜀中四十餘年的蜀漢政權。在伐蜀前,司馬昭與群臣的商略中就明確表示:“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然而,滅吳的願望卻等到十幾年後才於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方才實現。

那麼為什麼會延遲到十幾年以後才實現呢?

第一是因為司馬氏個人問題

根據司馬昭本人的安排,他是打算在滅了蜀國後休息幾年後就馬上攻打孫吳的,然而司馬昭本人卻在公元265年就病死了,很顯然滅掉孫吳的計劃不可能在由司馬昭來繼續執行了。司馬昭的後繼者司馬炎在當年的十二月逼迫魏帝禪讓,在結束了曹魏的王朝生命的同時又建立一個全新的王朝——晉朝。

儘管通過高平陵之變、鎮壓淮南三判等鬥爭,在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人的經營之後,司馬氏的實力已經可以取代曹魏政權了。

是剛剛成為司馬家家主的司馬炎自己本身的地位並不穩固,以及篡位之後怎麼處理前朝曹魏政權遺留下來的反對勢力。鞏固自身的地位,分配、協調好功臣們之間的利用和矛盾等問題,都是司馬炎現在需要解決的。

因此,從司馬家本身的角度上來說,司馬炎在內部矛盾沒有完全解決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出兵伐吳的。(畢竟漢人不像匈奴人一樣沒有矛盾是跟別人打仗解決不了的)

第二就是軍事、經濟實力有限,還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消化蜀國)

在滅蜀戰爭中除了兵員有損失以外還需要大量的士兵來維持蜀中的安定,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抽出大量的兵力來攻打孫吳。而這時的羊祜還在和陸抗進行長期的對峙,在軍事上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勢可言,加上江淮沿江是孫吳政權的核心地帶有重兵把手,對於司馬家而言,經過數次戰亂的淮南之地,不經過長時間的安撫與恢復是很難有能力直接進攻孫吳政權的核心所在地的。

除了士兵的數量有限之外,軍械糧草等軍備也不充分。

在羊祜甫一上任時,荊州“軍無百日之糧”,經過數年的發展才有了一定的積蓄。而在上游,從滅蜀到王濬開始擔任益州刺史這幾年的時間,主要在穩定統治,並沒有做大規模滅吳準備,直至王濬上任“乃作大船連舫”,此後又過了幾年才能有充足的戰船以供伐吳之用。

此外,水旱災害、尤其是水災不斷,一方面使得糧食收成大減,稅收、軍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政府還要採取賑災措施,消耗錢財。此外,還不時出現蝗災、風災、雹災等災害,頻繁的自然災害不僅使晉廷遭受了人力與財力的損失,而且給其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使其難以安心伐吳。這些軍事、經濟上的短板,使司馬家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來發展、彌補,以取得對吳的絕對優勢。

第三就是邊疆的動亂

從泰始六年開始,禿髮樹機能在西北邊疆起兵,很快就出現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擊叛虜於萬斛堆,力戰死之”的糟糕情況,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由於樹機能軍隊的勇猛,加上晉軍戰鬥力的低下,晉軍“比年屢敗”,樹機能之亂日益成為司馬炎的心腹大患,“每慮斯難,忘寢與食”,而司馬炎更是明確表示其威脅“雖復吳蜀之寇,未嘗至此”。

在司馬炎看來,伐吳較之於平樹機能之亂顯然並不那麼迫切。所以,在楊欣敗死西北之後,晉武帝十分憂慮地發出了“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者乎”的感嘆,當馬隆毛遂自薦時,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但司馬炎毫不理會,滿足了馬隆的一切兵員、軍資要求,出征後馬隆久無訊息

有人認為可能已經敗死,而當馬隆派出的使者帶來利好的訊息時,司馬炎難以剋制地“撫掌歡笑”,詰問群臣“若從諸卿言,是無秦涼矣”。這一方面顯示了司馬炎對於自己識人之能的欣喜,另一方面也確實對於西北地區戰事轉好而由衷高興。

事實上,除了禿髮樹機能之亂,北部邊境還有匈奴與鮮卑的動亂。數處連年的動亂,對於晉廷的打擊極大,使得晉武帝甚至不得不任用賈充、衛瓘這樣的近臣、寵臣去出鎮邊疆,此外,這期間竟有三位刺史先後戰死。頻繁的戰事與動盪消耗了晉廷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牽制了司馬炎的注意力,所以,直到幷州胡奮坐鎮御虜、鮮卑屢為馬循所敗、東北由於衛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虛、獨雍等部先後“歸化”、馬隆基本平定禿髮樹機能,晉朝的東北、北部、西北邊疆均有了一個基本安定的局面時,司馬炎才決定大舉出師伐吳。

第四是朝中的大臣不支援

從司馬炎表露出伐吳的意向,到大軍滅吳,晉廷內部一直有一股強大的反對勢力。他們以賈充、荀勖、馮紞為首,對於羊祜、張華、王濬等人的伐吳主張百般阻撓。

據《晉書·賈充傳》,賈充“本無南伐之謀,固諫不見用”,在伐吳前還上表表示反對,甚至大軍所向披靡、即將滅吳時還從前線進表,認為“吳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溼,疾疫必起”,要求召還諸軍,“以為後圖”,甚至還要腰斬張華。

荀勖同樣與賈充持相同觀點,反對伐吳。在王濬表請伐吳時,“勖與賈充固諫不可”,賈充從前線上表請求罷兵時,荀勖也立即上奏附和。

至於馮紞,則向來與賈充、荀勖親善,對二人阿諛奉承,與之沆瀣一氣,司馬炎初謀伐吳時,“紞與賈充、荀勖同共苦諫不可”。

那麼,他們為何要對伐吳百般阻撓呢?難道他們看不到晉對吳優勢在一天天加大,滅吳只是時間問題嗎?我想應該不是的,作為久居高位、富有政治經驗的他們未必看不出晉滅吳之必然性,他們所以阻撓伐吳,其實從前文賈充給司馬炎的奏表中就能看得很明白,“雖腰斬張華,不足以謝天下”,這樣露骨的表達,體現了他們就是為了與張華、羊祜(後來是杜預)、王濬等主戰派對立,不想讓政治對手在伐吳戰爭中取得大功,進而威脅自己的政治地位。

事實上,在伐吳戰爭之後,杜預等其他出鎮一方的武將,由於不會對朝中的局勢有大的影響,加之其與司馬氏的姻親關係,所以反對派並沒有大力打壓。而主戰派的核心人物、朝中重臣張華則一方面由於在立儲問題上違背了武帝的意思而中意於齊王攸,更由於馮紞在司馬炎面前的譖言,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終帝之世,以列侯朝見”,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

用《晉書·杜預傳》裡杜預給武帝上的表中的話來說,那些反對的人只是由於“計不出己,功不在身,各恥其前言,故守之也”,其實,不獨伐吳,其它任何事情,朝中都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自頃朝廷事無大小,異意鋒起,雖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慮後難,故輕相同異也。”

朝中重臣的意見長期不能統一,反對者賈充等人的勢力又非常大,晉武帝絕不可能忽略不理,使得伐吳的時間一拖再拖,直到最後,武帝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令賈充為前線總指揮,一方面給予高位但又並不能干預到各路軍隊主將的實際戰略決策,另一方面也將賈充調出中朝,緩解朝中主戰派張華等人的壓力。同時,在伐吳勝利以後,不僅沒有深責反對派賈充、荀勖等人,反而是讓這些人“無謀而並蒙重賞”。這些折中之舉雖是司馬炎對於朝中黨爭的平衡與無奈,但卻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滅吳過程中賈充等人雖有異議,但並未影響勝利,滅吳後也沒有出現大的動盪局面。

可見,長期的黨爭使得司馬炎在沒有協調好彼此關係之前,是不可能大膽做出伐吳決策的。

除了上述幾個顯見的原因之外,心理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百年以來,北方政權或者蜀中政權對江東政權的戰爭並沒有取得過決定性的勝利,尤其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以下荊州之威而慘敗於赤壁、一代梟雄劉備挾上游之勢卻大敗於猇亭,這些失敗的教訓,不能不使北軍心有餘悸,即便是同時佔據江北和蜀中,客觀上已經對東吳形成了包圍之勢,司馬炎也仍需慎重考慮伐吳之事。

第五是蜀中的局勢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之後,並不是說蜀中的局勢就立即歸於平靜,相反,這一地區卻發生了持續的動亂。首先,擔任滅蜀總指揮任務的鐘會出於對於鄧艾等人立功的嫉妒以及自身野心的膨脹,在滅蜀後不久,就誣陷鄧艾謀反,消滅了鄧艾的勢力之後便舉兵謀反,企圖達到其“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的目的。雖然,鍾會的反叛由於士兵的不配合等原因而失敗,但是,動亂造成的後果卻是十分嚴重的,“會既死,蜀中眾軍鈔略,死喪狼藉,數日乃集”,大量的平民及官吏為亂兵所害,這其中甚至包括後主太子劉璿,足見動盪之甚。

其次,司馬氏滅蜀依靠的是強大的武力,蜀中必然有人不服從新政權的統治,或者至少是心理上不願意立即接受其統治,對其抱有遲疑態度。比如,統蜀漢南中事務的安南將軍、建寧太守霍弋在聽聞成都不守的訊息後就沒有立即投降,而說:“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即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像霍弋這樣的將領還有守巴東地區的羅憲,也是沒有立即投降或者逃竄,而是謹守城池,等待訊息。他們都是對新政權持觀望與遲疑態度,像這樣的軍民絕不在少數,可以說,蜀中的局勢是極為微妙的,新政權的統治基礎是相當脆弱的。為此,司馬昭下令將許多以前入蜀的、原籍非蜀中的軍民三萬餘家連同後主一起遷往洛陽,一方面控制這些人,防止其留在蜀中發生狀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本地人佔有蜀中統治權的願望,從而達到穩定蜀中的目的。

但是,不願服從新政權的統治、長期與中原的隔閡以及本地民族、人群的複雜性等其它相關原因,使得蜀中並沒有就此安定下來。在接下來的數年裡,蜀中狀況頻發,動盪不斷,民變、兵變不絕於書。

“(泰始)四年,故中軍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結亡命刑徒,得數百人,自稱諸葛都護,起臨邛,轉侵江原。”“七年,汶山守兵呂臣等殺其督將以叛。”而泰始八年的一次動亂尤為激烈,先是“汶山白馬胡恣縱,掠諸種”,接著益州刺史皇甫晏在征討的過程中為屬下張弘等人所殺,“其眾抄掠百姓”,殺死官民不少,經歷了不短時間才被王濬平定。

即便是在王濬出任益州刺史之後,蜀中仍然發生了咸寧三年(公元277年)犍為民陳瑞妖言聚眾、咸寧四年漢中郡吏襲祚等謀殺太守姜宗以叛的事情。

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交織而造成的持續動盪,折射出了蜀中複雜、尖銳的社會矛盾,顯示了晉廷在當地的統治並不能算是完全穩固,如不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緩和社會矛盾,不要說順流滅吳,就連鞏固在蜀中的統治都十分困難。所以,晉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籠絡蜀漢故官,令其忠誠於晉室,一面派出王濬這樣的干將大力鎮壓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後,才有了王濬順流而下滅吳的舉動。

第六是孫吳還有些許實力

佔據江東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孫氏政權絕非一個不堪一擊的軟柿子。從其自身的縱向發展來看,自孫氏立足江東以來,江南得到了長足的開發,其經濟等各方面實力絕非百年前所能相比。橫向與蜀漢相比較來看,孫吳的實力也遠在其上,僅從最直觀的土地、人口等資料來看,孫吳滅亡時有“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而蜀漢則只有益州一州,“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綜合來看,東吳的各項指標是蜀漢的二倍強。而且,與蜀漢地形複雜、便於突襲不同,孫吳政權據有長江數千裡防線,一旦有事,可迅速組織抵抗,司馬氏面臨的正是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

在魏伐蜀的訊息傳到江東之後,孫吳政權立即採取了一些軍事行動試圖救援,儘管這些軍事行動並沒有挽救蜀漢滅亡的命運,但是,它其實是起到了擴大防區、保衛東吳政權的作用,這使得魏軍已經失去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戰略優勢,而且魏軍“大舉之後,將士疲勞,不可便用”,所以即便沒有出現鍾會之亂,魏軍也很難就滅蜀之勢一舉滅吳。

在此後的十幾年中,司馬炎屢有滅吳的想法,卻等了足足十五年才出兵滅吳。除了上面分析的其政權自身以及蜀中局勢的阻力之外,對手的並不弱小,也是一大原因。孫吳政權在這期間雖經歷了孫休病死、孫皓暴虐等狀況,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並沒有呈現出全面衰弱、不堪一擊的狀態。從整體的軍事行動上來看,它仍在不停主動進攻北方;從武將能臣上來看,丁奉、陸抗等干將仍統領軍隊數年;從兵力上來看,它尚有數十萬甲兵;從軍資、裝備上來看,即便是到吳亡時,仍有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而這其中,兩場戰役尤其能夠體現出東吳的軍事實力絕不可小覷。

一個是晉吳在交州地區的爭奪。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五月,由於吳交州刺史孫諝的貪暴,郡吏呂興殺之投降司馬氏,從這時起,晉吳就交州、主要是交趾地區的歸屬展開了長達八年的爭奪。期間,晉軍從南中派兵,曾一度獲勝,佔據優勢,但最終為吳將陶璜等人所敗,吳軍“禽殺晉所置守將,九真、日南皆還屬”。這一場拉鋸戰的具體過程比較複雜,這裡不想多談,只從戰役的大體程序與結果來看,晉軍那時在西南地區、孫吳的側翼並沒有優勢可言,以至於損兵折將,不能抓住從側翼、後方威脅吳國的機會。

如果說交州之爭是因為晉軍路途遙遠,鞭長莫及,不能集中兵力與吳軍作戰而導致失敗的話,那麼步闡降晉之戰的失利則更能夠說明晉軍對吳在前線也沒有太大優勢。公元272年(吳鳳凰元年,晉泰始八年)九月,吳西陵督步闡據城降晉,圍繞著救闡與攻闡之間,晉吳雙方有了一場激烈的交鋒。晉軍以羊祜、楊肇、徐胤分別從江陵、西陵、建平三個方向援救步闡,從地理位置來看,陸抗至少面臨著西、北兩個方向的壓力,腹背受敵,陸抗在安排留慮、朱琬抵禦徐胤的同時,親率大軍對抗楊肇,就在兩軍對壘時,吳將朱喬、俞贊還投降了楊肇。即便是面對這樣有利的局面,晉軍仍舊未能擊敗吳軍、救回步闡,反而被陸抗殺得“大破敗”,“傷死者相屬”,最終步闡城破身亡,羊祜等將領被晉武帝貶官處理。步闡所處的西陵,可以說是長江三峽的東峽口,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若晉軍得了此地,則可作為順流東下進攻吳國的跳板和基地,防止出現軍隊被扼在三峽之內,不得施展的局面,甚至可以就勢東下,對吳國形成致命打擊。這一地區,對於晉吳雙方來說都極為關鍵。可以說,雙方都是全力相搏,而晉敗吳勝的結果,充分體現了晉軍在此時、此地,並沒有明顯優勢,只是與吳軍形成對峙的均勢局面,顯然,滅吳的時機顯然還並不成熟。

而數年之後,吳主孫皓之暴虐所造成的後果已十分嚴重,國力大衰,吳國“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伐吳的時機到這時才完全成熟。

所以在蜀漢滅亡之後,孫吳由於各種原因又存在了十幾年。

古漢語中“以為”的意思是什麼

1.以為 2.作為,用作。 3."以之為"的省略形式。猶言讓他(她)做,把它作為。 4.猶而為,而成。以,而,連詞。 5.猶已為,已是。以,通"已"。基本解釋 [presumethinkbelieveconsider]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古文中以為有哪些意思

◎ 以 yǐ

〈動〉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義:用)

(2) 同本義。有一部分現已弱化成了介詞 [use]

以,用也。——《說文》

以,用也。——《小爾雅》

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傳·定公十年》

純以形式。——蔡元培《圖畫》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願認錯受罰)以疏間親(關係疏遠的人離間關係親密的人)以耳為目(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以指測河(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齊事王攻 宋也。——《戰國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開過失)以介眉壽(祝壽之詞)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憑藉仗恃 [depend on]

富國以農,距敵恃卒。——《韓非子》

(7) 認為,以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湯問》

(8) 又如:以眾暴寡(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9) 做,從事 [do]

教育事業最有意義,情願終身以之的。——葉紹鈞《倪煥之》

詞性變化

--------------------------------------------------------------------------------

◎ 以 yǐ

〈名〉

(1) 原因,緣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詩·邶風》

(2) 無固定職業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閒民。——《拾雅》

候疆候以。——《詩·周頌》

(3) 以色列的簡稱 [Israel]。如:阿以戰爭

◎ 以 yǐ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對事物的處置

俱以情告。——《世說新語·自新》

以刀劈狼。——《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強制的手段使人服從)

(3) 依,按,憑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動作行為的憑藉或前提。猶言憑、根據

何以謂之文。——《論語》

以殘年餘力。——《列子·湯問》

以我酌油知之。——宋· 歐陽修《歸田錄》

以大中丞撫 吳者。——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以鄉人子謁餘。——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以其智力為也。——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4) 又如:以膺大統(繼承帝位)以天自諉(聽天由命)以時(按時依時)

(5) 在,於 [in]——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範圍

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斷刑論》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餘以乾隆。—— 清· 姚鼐《登泰山記》

(6) 從,自,由 [from]——表示行動或變化的起點

自古於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潛夫論》

今以長沙, 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史記》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層)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調簡(清代府、州、縣缺,有繁有簡,分為最要、要、中、簡四等。如山東是繁缺,安徽是簡缺,從山東到安徽,是以繁調簡)以郄視文(從縫隙裡看雜色文采。比喻見識淺陋狹隘)

◎ 以 yǐ

<連>

(1) 為 [in order toso as tofor]。如:以身殉職(為忠於本職工作而貢獻出生命)以為後圓(為以後作打算)

(2) 因為,由於 [because of]——表示行為產生的原因

以貪勤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獨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齋志異·促織》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託落。——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數諫故。——《史記·陳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3) 又如:以致(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了下文的結果)以人廢言(由於人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祿而危害身體)以私害公(謂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舊指官員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廢食(由於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以辭害意(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並列關係

夷以近。——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載以來。——清· 周容《芋老人傳》

一雞瞥來,徑進以啄。——《聊齋志異·促織》

(5) 則,那麼 [then]——表示條件關係

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戰國策》

(6)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蘇洵《六國論》

以至於寸。(才達到一寸。)——《後漢書·列女傳》

(7) 表目的或結果等 [aimtarget]

智叟無以應。——《列子·湯問》

◎ 以 yǐ

〈助〉

(1) 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質量、範圍之類的界限

日觀以西峰。——清· 姚鼐《登泰山記》

(2) 加在句中,表示語氣的舒緩或調整節奏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詩·邶風》

(3)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語氣

夫晴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戰國策》

(4) 加在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如:可以得以能以

詳細字義

--------------------------------------------------------------------------------

◎ 為

為、為 wéi

〈動〉

(1) (為的本義是母猴。象形。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母猴相對形)

(2) 假借為“偽”。做,作,幹,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王風·兔爰》

子為不知,我將不墜。——《左傳·定公十二年》

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管子·樞言》

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管子·心術上》

為,施也。又,成也。——《廣雅》

有客自雲能,帝使為之。——《世說新語·巧藝》

為之難。——《論語》。皇疏:“猶行也。”

可以為師。——《論語》

人之為學。——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推為長。——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為之者較少。——蔡元培《圖畫》

(3) 又如:為事(辦事成事)為詐(作假)為薪(取薪)為善(做善事)為道(學道,實踐聖道)為頭(居首從頭開始)為人(做人)為後(立後)為底(治足繭)

(4) 製作創作 [makecompose]

造作,為也。——《爾雅》

以為樂器。——《周禮·春官·典同》。注:“為,作也。”

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節用上》

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見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為棺槨。——《莊子·人間世》

應聲便為詩。——《世說新語·文學》

(5) 治理 [administer]

為,治也。——《小爾雅》

諸葛瑾為 豫州。——《世說新語·排調》

(6) 又如:為國(治國)為政(治理國家執掌國政)

(7) 變成,成為 [become]

何遽不為福。——《淮南子·人間訓》

不能為禍。

終為忠臣。——《世說新語·自新》

而改為入。——宋· 洪邁《容齋續筆》

(8) 又如:由徒為師

(9) 是 [be]

不為遠者小。——《列子·湯問》

不為近者熱。

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謂為三橫。——蔡元培《圖畫》

(10) 又如:十尺為一丈

(11) 學習,研究 [study]

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韓非子》

(12) 種植營作 [plant]

東周欲為稻, 西周不下水, 東周患之。——《戰國策》

(13) 設定建立 [establish]。如:為法(制定法律成為法律)為命(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為山(建立功業)

(14) 使 [let]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易·井》

(15) 以為認為 [thinkbilieveconsider]

為汝多智。——《列子·湯問》

驚為生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我將為無人會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16) 演奏 [play]。如:為樂(奏樂作樂)

〈名〉

詞性變化

--------------------------------------------------------------------------------

◎ 為

為 wéi

〈介〉

(1) 被 [by]——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為予群從所得。——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為操所先。——《資治通鑑》

悉為逆據。——《廣東軍務記》

(2) 又如: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為賊所盜為敵所敗

(3) 於,在 [in]——表示時間或處所

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邑之下。——《淮南子》

◎ 為

為 wéi

<連>

(1) 和 [and]——表示並列關係

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孫丑下》

犀首以樑為 齊戰於 承匡而不勝。——《戰國策》

(2) 則,就 [then]——表示承接關係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3) 如,若 [if]——表示假設關係

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史記》

(4) 或,抑 [or]——表示選擇關係

助教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 妥應聲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傳》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為一日五來,為當異日也。”——《詩·周頌·思文》疏

不審先生樑朝出仕,為復隱居?——《太平廣記》

(5) 又如:為復(還是,抑或)為是(抑或還是)為當(抑或還是)

◎ 為

為 wéi

〈助〉

(1) 的,之 [of]——用於名詞性偏正結構中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後漢書》

(2) 賓語前置的標誌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 弈秋之為聽。——《孟子》

(3) 附於單音形容詞後,表示程度、範圍的加深或擴大。如:大為高興廣為宣傳

(4) 附於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後,加強語意。如:廣為流傳更為重要

◎ 為

為 wéi

<語氣>

(1) 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疑問,多與“何”相配合使用。如:何樂而不為

(2)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

予無所用天下為。——《莊子》

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 為

(1) 為 wéi

相為倚伏。——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相為應答。——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另見 wèi

Tags:以為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