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震主之威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3.12W

意思是:威:威勢。使君主畏忌的威勢

震主之威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震主之威

成語發音:zhèn zhǔ zhī wēi

成語解釋:威:威勢。使君主畏忌的威勢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晉書·傅鹹傳》:“楊駿有震主之威,委任親戚,此天下所以喧譁,今之處重,宜反此失。”



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是什麼意思?

這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產生於貪得無厭而人心又難以猜測。如今您打算用忠誠、信義與漢王結交,一定比不上張耳、陳餘結交更鞏固,而你們之間的關連的事情又比張黶、陳澤的事件重要的多,所以我認為您斷定漢王不會危害自己,也錯了。大夫文種、范蠡使瀕臨滅亡的越國儲存下來,輔佐勾踐稱霸諸侯,功成名就之後,文種被迫自殺,范蠡被迫逃亡。野獸已經打完了,獵犬被烹殺。以交情友誼而論,您和漢王就比不上張耳與成安君了,以忠誠信義而論也就趕不上大夫文種、范蠡與越王勾踐了。從這兩個事例看,足夠您斷定是非了。希望您深思熟慮地考慮。況且我聽說,勇敢、謀略使君主感到威脅的人,有危險;而功勳卓著冠蓋天下的人得不到賞賜。請讓我說一說大王的功績和謀略吧:您橫渡西河,俘虜趙王,生擒夏說,帶領軍隊奪取井陘,殺死成安君,攻佔了趙國,以聲威鎮服燕國,平定安撫齊國,向南摧毀楚國軍隊二十萬,向東殺死楚將龍且,西面向漢王捷報,這可以說是功勞天下無二。而計謀出眾,世上少有。如今您據有威脅君主的威勢,持有不能封賞的功績,歸附楚國,楚國人不信任;歸附漢國,漢國人震驚恐懼:您帶著這樣大的功績和聲威,那裡是您可去的地方呢?身處臣子地位而有著使國君感到威脅的震動,名望高於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為您感到危險。”韓信說:“先生暫且說到這兒吧!讓我考慮考慮。”

什麼什麼什麼威成語大全(什麼什麼什麼威成語大全四個字的)

1、什麼什麼什麼威的成語是什麼。

2、威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3、什麼威的成語。

4、什麼威什麼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1.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

2.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3.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4.下車作威: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

5.後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

6.懷德畏威:懷德:心中懷有感恩戴德之情。

7.指對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懼怕其威嚴。

8.震主之威:使君主畏忌的威勢。

9.草木知威: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

10.形容威勢極大。

11.赫斯之威:赫:顯耀。

12.斯:語氣助詞。

13.威:威嚴。

14.指帝王或顯耀人物威武奮發貌。

15.假虎張威:猶言狐假虎威。

16.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什麼震主的成語?

A. 什麼震什麼什麼的成語

出震繼離: 指帝王登基即位。

名震一時: 名聲震動當時社會。

天震地駭: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威震天下: 威名傳於全國,震驚世上。

B. 什麼什麼震主成語成語哪些成語

功高震主

基本釋義 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C. 什麼什麼震什麼成語

沸天震地: 形容聲音極其喧騰。

功高震主: 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回功勞太大答,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撼天震地: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驚世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同“驚世駭俗”。

敲山震虎: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動。同“敲山振虎”。

醒聵震聾: 猶言振聾發聵。使昏昧糊塗、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D. 什麼什震主成語

功高震主復

成語發音:gōng gāo zhèn zhǔ

成語解制釋: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成語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E. 成語什麼什麼震主

這個是有歷史典故的

功高震主

F. xx震主的成語

(功高震主)

G. 帶有震主的成語

帶有震主的成語 :

功高震主、

震主之威、

功烈震主

H. 什麼什麼震主啊成語

功高震主 [gōng gāo zhèn zhǔ]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主:內君主。容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出 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I. 什麼震主的成語

功高震主_網路漢語抄

功高震襲主 [gōng gāo zhèn zhǔ]

[釋義] 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J. 什麼什麼震主成語

功高震主 [gōng gāo zhèn zhǔ]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功:功勞,功勳;震:震動、威震;內主:君主。功勞太容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出 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四字成語思威什麼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1. 威的四字詞語有什麼

狐假虎威、

耀武揚威、

威風凜凜、

威武不屈、

並威偶勢、

威刑不肅、

畏威懷德、

威刑肅物、

威望素著、

龍威虎振、

威恩並行、

漢官威儀、

威無所施、

發威動怒、

赫斯之威、

宣威耀武、

祥麟威鳳、

威動海內、

威尊命賤、

恩威並施、

利誘威脅、

高大威猛、

擅作威福、

祲威盛容、

威儀孔時、

下車作威、

社威擅勢、

下馬作威、

威而不猛、

威震三軍、

聲威天下、

威重令行、

懷德畏威、

威振天下、

威鳳片羽、

攝威擅勢、

威儀不類、

作威作福、

威震天下、

假虎張威、

八面威風、

恩威並著、

節威反文、

威儀不肅、

狐虎之威、

獅威勝龍

取威定功、

威脅利誘、

聲威大震、

獅威勝虎、

威福自己、

草木知威、

威信掃地、

震主之威、

威鳳一羽、

恩威並濟、

克愛克威、

凜凜威風、

龍威燕頷、

取威定霸

2. 帶思的四字成語

帶思字的成語並舉例解釋如下 :朝思暮想、不假思索、左思右想、思前想後、不可思議、集思廣益、若有所思、思潮起伏、冥思苦想、見異思遷、顧名思義、匪夷所思、睹物思人、思緒萬千、痛定思痛、憶苦思甜、飲水思源、一門心思、挖空心思、胡思亂想、蓴鱸之思、狡焉思啟、思深憂遠、閉門思過、殫精畢思、勞身焦思、越畔之思、久蟄思啟、百思不解、孝思不匱、研精覃思、樂不思蜀、思所逐之、長相思守、深思長計、沉思翰藻、思前慮後、思慮營營、遷思迴慮、勞神苦思、晝思夜想、三思而行、眠思夢想、思過半矣、思不出位、思歸張翰、見鞍思馬、學問思辨、羹牆之思、見之不取,思之千里、思患預防、晝度夜思、隔闊相思、靜極思動、舉踵思慕、刻薄寡思、思婦病母成語:朝思暮想 讀音:[zhāo sī mù xiǎng] 釋義:朝:早晨;暮:晚上。

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出處:宋·柳永《大石調·傾杯樂》:“追舊事;一餉憑闌久。如何婿容豔態;抵死孤歡偶。

朝思暮想;自家空憑添清瘦。”例句:能上“清華大學”是我~的心願。

成語:不假思索讀音: [bù jiǎ sī suǒ] 釋義: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

出處:宋·黃幹《黃勉齋文集》第四卷:“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例句:在知識競賽會上,他~,對答如流。

成語:左思右想讀音: [zuǒ sī yòu xiǎng] 釋義:多方面想了又想。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例句:這事來得蹊蹺,她躺在床上,~,仍是想不明白。成語:思前想後讀音:: [sī qián xiǎng hòu] 釋義:思:考慮;前:前因;後:後果。

對事情發生的緣由,發展後果,作再三考慮。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且聞太師見後無襲兵;領人馬徐徐而行;又見折了餘見;辛環帶傷;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後。”

例句:小李~,感到這件事十分難辦。

3. 威的四字成語

揚威曜武、

威恩並行、

畏威懷德、

並威偶勢、

威刑不肅、

發威動怒、

威刑肅物、

取威定功、

養威蓄銳、

威望素著、

威風八面、

威風祥麟、

揚武耀威、

龍威虎振、

宣威耀武、

養銳蓄威、

威福自己、

聲威大震、

威無所施、

震主之威、

威脅利誘、

恩威並濟、

威信掃地、

赫斯之威、

獅威勝虎、

威鳳一羽、

漢官威儀、

威風凜凜、

取威定霸、

克愛克威

4. 有哪些4字成語或俗語帶思這個字

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

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

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沉思熟慮 深入思索,仔細考慮 不可思議 原是佛教語,指神祕奧妙。

現形容事物無法想象或難以理解 居利思義 指臨財不苟得 哀思如潮 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湧一般。形容極度悲痛。

刻薄寡思 寡:少。待人說話冷酷無情,不厚道 勞心焦思 費盡心機,苦思焦慮 瞑思苦想 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無法理解。

飽暖思淫慾 食飽衣暖之時,則生淫慾之心。 閉門思過 過:過失。

關起門來反省。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 才短思澀 才:才識。

短:短淺。澀:遲鈍。

見識短淺,思路遲鈍。指寫作能力差。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

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蓴鱸之思 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殫思極慮 殫:竭盡;慮:思慮。形容用盡心思。

睹物思人 睹:看;思:思念。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發人深思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

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象的。 顧名思義 顧:看;義:意義,含義。

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 胡思亂想 指沒有根據,不切實際的瞎想。

紅豆相思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比喻男女相思。

寒泉之思 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後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集思廣益 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見鞍思馬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見利思義 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見異思遷 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

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居安思危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裡,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樂不思蜀 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勞心苦思 費盡心機,苦思焦慮。

勞思逸淫 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蕩墮落。

苦思冥想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遷思迴慮 形容反覆思考。

冥思苦想 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冥思苦索 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前思後想 往前想想,再退後想想。形容一再考慮。

三思而後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去做。

神思恍惚 神思:精神,心緒;恍惚:神智不清。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

深思熟慮 反覆深入地考慮。 深思遠慮 謀劃周密,老虎長遠。

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思如湧泉 才思猶如噴出的泉水。

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思患預防 想到會發生禍患,事先採取預防措施。

思前想後 思:考慮;前:前因;後:後果。對事情發生的緣由,發展後果,作再三考慮。

思潮起伏 思想活動極頻繁。 思賢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飲那般,形容迫切。

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體大思精 體:體制,規模;思:思慮;精:精密。

指著作規模巨集大,思慮精密。 思斷義絕 感情破裂。

多指夫妻離異。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

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退思補過 退思:退朝後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

表示事後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聞聲相思 聲:名聲。

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挖空心思 比喻想盡一切辦法。

無思無慮 沒有什麼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開闊,也形容無所用心。

心之官則思 心: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現指腦筋;官:官能,作用。腦筋的官能就是思維。

研精覃思 研:研究;精:細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周情孔思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會奉之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範。

雲樹之思 比喻朋友闊別後的相思之情。 左思右想 多方面想了又想。

閉閣思過 閣:小門。過:過錯。

關起門來反省自己的過錯。亦作“閉門思過”。

閉合思過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門思愆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同“閉合思過”。 不好意思 ①表示礙於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

②害羞;難為情。 倡情冶思 冶蕩輕佻的情思。

沉思默想 靜靜地深思。 澄思渺慮 深思遠慮。

砥志研思 專心致志,深思鑽研。 賭物思人 看見死去或離去的人所遺下的物品,就想起該人 風木之思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

風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撫今思昔 見“撫今悼昔”。 感今思昔 見“感今懷昔”。

涸思幹慮 猶言絞盡腦汁。 胡思亂量 猶胡思亂想。

慧心巧思 聰明的心地,精巧的構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種技藝精巧,別出心裁。

集思廣議 謂集中眾人智慧,廣泛進行議論。 極智窮思 竭盡才智和思慮。

見德思齊 見“見賢思齊”。

5. 表示思為反應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對答如流 回答問話象流水一樣快。

形容口才好,反應快。 五步成詩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

後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脫口成章 出口便成文章。

比喻才思敏捷。 妙筆生花 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思如湧泉 才思猶如噴出的泉水。

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文思敏捷 :指寫文章的靈感和思路非常順暢,形容人文采出眾,思維開闊,下筆就能成文。

一馬當先 原指作戰時策馬衝鋒在前。形容領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聞風而動 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雷動風行 指萬物運動變化迅速 聞風而至 一聽到訊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斬釘截鐵 形容說話或行動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當機立斷 當機:抓住時機。

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

事不兩立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麼?

編號 3532 成語 事不兩立 注音 ㄕˋ ㄅㄨˋ ㄌㄧㄤˇ ㄌㄧˋ 漢語拼音 shì bù liǎng lì 釋義 義參「勢不兩立」。

見「勢不兩立」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勢不兩立」之典源,提供參考。

#◎1《戰國策.楚策一》1>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

大王,天下之賢王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

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

夫以楚之強與大王之賢,天下莫能當2>也。

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南面3>而朝於章臺4>之下矣。

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故為王至5>計,莫如從親6>以孤秦。

大王不從親,秦必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

若此,則鄢、郢動矣。

臣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

故願大王之早計之。

〔註解〕(1)典故或見於《韓非子.人主》。

(2)當:音ㄉㄤˇ,通「擋」,匹敵、抵抗。

(3)南面:鮑彪注:「『南』作『西』。」

秦國居戰國版圖之最西,故以「西面」指向秦國稱臣。

(4)章臺:戰國時秦王所建的亭臺。

地約當在今陝西省長安故城西南。

(5)王至:鮑彪注:「『王至』作『大王』。」

大王,即指楚威王。

(6)從親:聯合親鄰之國。

從,音ㄗㄨㄥˋ,合從。

即蘇秦倡導聯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謀策。

因六國地處南北,故名「合從」。

◎2《戰國策.楚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

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丘山。

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

主嚴以明,將知以武。

雖無出兵甲,席捲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

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

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

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

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

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

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於秦。

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

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

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近習不敢賣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

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必用,而勢不兩立,法術之士,焉得無危?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勢不兩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戰國七雄當中,以秦國最為強大,其餘六國為了不被強秦所並,無不用盡計謀。

縱橫家蘇秦提出了合縱政策,主張聯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之力,共同抵抗秦國。

《戰國策.楚策一》中記載了蘇秦對楚威王的遊說。

首先,他極力稱讚威王的賢能與楚國的地大物博。

接著,話鋒一轉,譏刺威王的軟弱。

他分析楚國的情況,認為楚國的實力極為雄厚,若還必須侍奉秦國,那其餘各國就更應理所當然的向秦稱臣,到那個時侯,秦國就可以輕易的吞併各國了。

再縱觀天下局勢,各個諸侯國中,秦國對楚國最為忌憚,楚國的氣勢若強盛,秦國就會相對的消弱,反之,楚弱則秦強,兩股勢力互為消長,絕不會同時並存。

所以,蘇秦建議威王應該聯合鄰近各國,把秦國孤立起來,如此才是求得生存的最好方法。

《戰國策.楚策一》中又另有一段,描述戰國時張儀為破楚、齊、燕、韓、趙、魏六國的聯合,於是分別利誘六國與秦國親善。

當遊說楚王時,他以秦、楚二強若欲相爭而無法並存,則秦必採軍事手段使楚岌岌可危作為要脅,而欲迫使楚國改與秦國聯合。

其中也用到「勢不兩立」一語。

後來「勢不兩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書證 01.《宋書.卷七四.臧質列傳》:「(質)又謂:『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勢均,事不兩立。

』」 用法說明近義詞:

反義詞:辨識 參考語詞 勢不兩立

Tags:震主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