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誰提出?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05W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誰提出?的答案是: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誰提出?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出自於《論語·述而》,原文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孔子姓孔,名丘。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孔氏,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有教無類,他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出生於山東,他的家族興盛,所以從小的生活就很富足。由於頭腦比較聰慧,他早早的便進入到了私塾,因為啟蒙比較早,所以孔子很快便成為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在之後他憑藉著學識,成為了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他儒家思想的精髓便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當時人們的階級分化很明顯,每個人身處在不同的社會地位之上,大家從出生就彰顯出了不同的一面,而孔子的這一思想卻打破了封建統治。

這一思想講究的是人人平等,只要有學識有才能,就應該被重用。他的這一理論與當時的背景格格不入,在初期孔子也曾遭到過質疑,可很快他的思想逐漸被世人認可。

經過多年的鑽研,孔子將儒家思想逐漸完整化。他成為了儒家大師,更是受到了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擁護。眾人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整個社會的制度開始趨於一種平衡化,這對之後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力。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