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河海不擇細流的擇是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79W
河海不擇細流的擇是什麼意思

河海不擇細流”的擇”的意思:捨棄、挑剔。

河海不擇細流”的意思:

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

河海不擇細流”的出處:

秦朝李斯《諫逐客書》。

原文節選: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相關譯文:

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眾,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

《諫逐客書》的創作背景:

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韓國派水工鄭國遊說秦王嬴政,倡言鑿渠溉田,企圖耗費秦國人力,以實施疲秦計劃”。事被發覺,秦王嬴政聽信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都想遊間於秦,就下令驅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但他在臨行前主動上書勸說秦王不要逐客,寫下此文。

《諫逐客書》的文章主旨:

這篇文章在論證秦國驅逐客卿的錯誤和危害時,沒有在逐客這個具體問題上就事論事,也沒有涉及自己個人的進退出處,而是站在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高度,來分析闡明逐客的利害得失,這反映了李斯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政治主張和用人路線,所表現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賢的思想。

作者簡介:

李斯(前280年-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秦統一天下後,拜為丞相。反對分封制度,堅持郡縣制;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諸子學說,禁止私學,以加強思想統治。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