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簡述林逋詩歌特點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8.34K

林逋詩歌總的風格特點:清瘦。林逋的詩風,用他自己的兩句詩來概括最妙不過:“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煙篁一兩竿。”(《喜皎然師見訪書贈》)“清瘦”二字可謂傳神之極。清即清雅、清淡之意。“瘦”則是指林逋詩的內容單調,題材單一。

簡述林逋詩歌特點

林逋詩不僅意象清淡,而且詩中之意境也是清淡的。所寫之景,所描寫之物,無一不顯出清雅的風致來,在清雅的風格中留下了長長的餘韻和淡淡的回味。單調指詩歌僅僅只是描寫他身邊的小景小物,根本未提及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同時也是指他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沒有昂揚的激情,以平淡的基調為主。

雖是如此,林逋依然在藝術表現上有自己獨特的創造。在後代詩人中,他的影響依然很大。

陸游的“平生所慕孤山老”、楊萬里的“冰壺底裡步金沙,真到林逋處士家”、陳與義的“自讀西湖處土詩,年年臨水看幽姿”,就連南宋亡國皇帝趙顯被擄去時也寫了“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這樣的詩句。由此可見,林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的藝術創作也是不容忽視的。



林逋 《長相思》的寫作特點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作者簡介: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人(浙江杭州),少孤力學,恬淡好古,不趨榮利,終身不仕不娶,以種梅養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

賞析:

“吳山青,越山青”,重複一個“青”字,點染出錢塘江兩岸山明水秀的吳越風光。但這只是起興,詞意在詠懷。接下來,作者以擬人手法寫道:“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錢塘江兩岸的座座青山曾迎來送往過多少悲歡離合的情人,但它們能真正理解情侶離別時的痛苦嗎?不!青山無知,惟有離人有恨。作者通過這種移情寄怨的手法,又以詰問作結,更為深切地道出了抒情主人公獨自承受的巨大痛苦。“痛苦”二字,點明瞭詞的主旨,自然匯入下片。

“君淚盈,妾淚盈”,這是賦的手法,把筆觸落到具體人物身上。兩人將別未別,難捨難分,唯有無語執手相看淚眼。他們如此悲傷,難道僅僅是因為一次暫時的分離嗎?自然不是,那是因為“羅帶同心結未成”,作者把筆鋒深入一層,用形象化的說法道明瞭箇中原委,原來,古代民間男女定情,常用香羅帶打成心狀結,送給對方作為“信物”,表示雙方同心,永遠相愛。但這對男女在離別時卻“結未成”,暗喻他們的愛情未能遂願,這怎能不是他們最大的痛苦呢?而更為痛苦的是:“江頭潮已平”。江潮已經漲滿,船兒也該啟航,情郎只得盪舟而去,女主人公也心逐魂飛。結句看似景語,實亦情語,以景結情,含有不盡之意。

藝術上,本詞深冶凝鍊,辭詞文雅。但由於採用疊字疊韻,句句押韻,因而具有一種柔和的民歌風味。

林逋的詩風及生平簡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大里黃賢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溢“和靖先生”。

詩歌鑑賞:林逋的《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林逋 底處憑闌思渺然?孤山塔後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①。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註釋】 ①葑上田:就是把木框子浮在水面,框上安著葑泥,又叫架田。葑,菰根,即茭白根。 【賞析】 中國古典詩歌,由於表現方式的需要,往往要打破正常語序,去創造一種特定的韻味。此詩先出“思渺然”,然後寫景,交代其所以然,正是預先設定的懸念,從而極大地調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所以,景物描寫是此詩的重點。站在寺閣的西邊,最先映入詩入眼簾的,是“陰沉畫軸林間寺”。陰沉的意思是暗淡,把蒼茫的暮色比作一幅暗淡的畫軸,把樹木掩映中的寺院當作畫軸中的主體部分,設想非常奇妙,尤其是畫中所傳達的境界,很符合隱士或僧家風味。接著,從“林間寺”看過去,詩人的目光落在“零落棋枰葑上田”上。把“葑上田”比作帶有方格的一個棋盤,運思既貼切又生動,想落天外而又平淡自然。所以,引起後代不少詩人進行仿效。如黃庭堅《題安福李令朝華亭》:“田似圍棋據一枰”;文同《閒居院上方遠景》:“秋田溝壠如棋局”;楊萬里《晚望》:“天置楸枰作稻畦”;楊慎《出郊》:“平田如棋局”。可見其藝術魅力。頸聯繼續寫“望”,目光由下而上,轉向天空。秋空寥闊,一碧如洗,只有一隻鳥悠悠飛過,像在鏡中穿行;夕陽下,炊煙裊裊升起,在秋風之中,似也籠罩著一層寒色。這四句所描繪的景色,是那樣清幽恬淡,以致於詩人為之留連忘返。但儘管天已遲暮,不得不回,他卻並不遺憾,因為,他的居處就在附近,前來玩賞的機會正多。他還等待著冬天在此賞雪呢。末聯寫得別緻,使得筆勢放開,更進一境。 應該指出的是,林逋的詩,往往有秀句,亦有累句。像此詩的首聯和尾聯,雖用意甚佳,但語言卻不夠精煉。類似的情形如其著名的《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也是除了“疏影”一聯外,全篇給人以不稱之感。林逋屬於宋初晚唐體的詩人,這種情形的造成,或許和他學習姚、賈,過於重視錘鍊中二聯不無關係。這一點,到了南宋中後期的四靈和江湖詩人手裡,就表現得更為明顯。

林逋是誰以及《山園小梅》

[評析]

北宋詩。林逋作。為詠梅著名詩作之一。作者一生隱逸不仕,性格恬淡好古,不趨榮利。詩風淡遠,款款襲人。《山園小梅》為其代表作,以梅品寄寓幽逸之趣。為七言律詩,描繪梅花的獨特形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寫梅花的千古名句,曲盡梅之體態,為人所共賞。

[作者介紹]

北宋詩人。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時多病,未婚娶。布衣終身。大約40歲以前,長期漫遊於江淮一帶。後半生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喜歡梅、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在隱居生活中自得其樂,相傳20年足不入城市。但是聲名遠揚,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謁。朝廷曾賜給他粟帛,並要地方官員照顧他。他同范仲淹、梅堯臣都有詩歌唱和。卒諡和靖先生。

林逋的詩,除一些贈答之作外,主要描寫西湖優美的自然景色,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後閣西偏。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遲留更愛吾廬近,□待重來看雪天。"清冷幽靜、閒淡深遠,典型地體現出他的詩歌藝術風格。詠梅的詩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梅花》),成功地傳寫出梅花清幽香逸的獨特風姿,是為人傳誦的名句。

林逋作詩隨寫隨棄,散失很多。現存《林和靖詩集》4卷,《補遺》1卷,近300首,有《四部從刊》本。

林逋《山園小梅》賞析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林逋(九六七—一O二八)字君復,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所以後世稱他為林和靖。他的一生從未做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他特別喜愛梅花,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之稱。寫出這樣美的梅花詩,是有他的生活基礎的。 《山園小梅》是一首詠物詩。在中國詩史上,有許多詩是通過對物的吟詠,抒發詩人的感情的,通稱為詠物詩。它與情古詩一樣,數量很多,成為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大類。詠梅,又是詠物詩中所佔比重較大的一個部分。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花。這麼大量的詠梅作品中,最為歷代讀者稱道讚賞的,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就是 其中之一。詩的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她佔盡美好的風光。歌頌梅花的傲雪耐寒,寄託詩人在逆境中堅貞不移的品格,這在古典詩詞中雖然不算是創見,但是把梅花寫得這樣美,卻是罕有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夭豔,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在這一聯詩中,正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這種淡雅和嫻靜。怎麼能取得這樣的藝術效果呢?作者不是簡單直接地介紹,而是寫她的姿態,寫她的香氣。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寫的是姿態,但又不是直接寫姿態,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讀者更加感到她的搖曳多姿。下句,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這是寫梅花的香氣。我們中國傳統的欣賞趣味,講究雅和韻,不要求強烈的刺激。那種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韻味、情趣就不免略遜一籌。這裡所寫的香氣,正是那種淡淡的幽香。所以很雅緻,很有韻趣。而姿態、氣味之所以給人這樣的美感,是因為作者把這些放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來寫。疏落的梅枝,是倒映在水中,讀者感受到的是搖曳的梅影,著筆處是水,而且是清淺明澈的水;縷縷幽香,是在月下游動飄散,這裡,月也是黃昏的初月,是在淡淡的月下。這樣寫,環境氣氛,與梅花的姿態幽香顯得十分和諧協調,恰到好處。可見,歷代讀者如此欣賞這一聯詩是很有道理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從側面加強前面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