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曹衝稱象的故事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24W

有一次,孫權送給了曹操一頭大象。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便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前去觀看。看到大象後,曹操讓自己的手下官員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官員們圍著大象議論紛紛,但是誰也想不出辦法。就在這個時候,曹衝立即站了出來,告訴大家自己有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

曹衝稱象的故事

曹衝稱象的故事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的秤來稱。”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衝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

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擴充套件資料: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

短文意在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曹衝稱象” 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可是,在那個年代(公元200年),雖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經發現了500年,但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傳入中國,小曹衝不可能知道這個原理,更不用說浮沉條件了。實際上,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

這裡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

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後,畫出了燈泡殼的剖檢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複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資料,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愛迪生看後很不滿意。

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裡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鐘,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這裡,愛迪生用倒入量杯裡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取自《三國志》: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作者簡介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

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

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曹衝稱象的經典故事

曹衝稱象的故事 第2張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

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曹衝稱象的經典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曹衝稱象的經典故事 1 一天,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把官員們難住了。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怎麼辦呢?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辦法。

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五六歲大的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曹操見了,很高興地說:“你有辦法就說出來讓大家聽聽。”曹衝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於是,他叫人把大象牽到河裡的一艘大船上。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衝叫人在船舷與水面齊著的地方劃一道記號,然後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牽下船,不知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

接下來,曹衝叫人往船上挑石塊,挑了一擔又一擔,一直裝到船舷上的記號與水面齊著為止,然後又叫人把石塊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船下沉到同一記號上,可見,石頭和大象是同樣的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總和就是大象的重量。

感悟:你想到這個好辦法了嗎?如果我們平時善於觀察,遇事多動腦筋,就可能解決一些大人都認為很難的問題。可不要小看我們自己啊!你也能像曹衝一樣聰明哦! 曹衝稱象的經典故事 2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

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

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曹衝稱象的經典故事 3 很久很久以前,孫權曾送給太祖一頭巨象,太祖看大象這麼大,就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太祖問手下:“你們誰知道大象的重量?辦法也行啊。

”他的手下左看看右看看,誰都想不出稱象的辦法,太祖很失望,便在宮外的小村子裡貼了一張告示,上寫道:“誰可以想出稱大象的辦法,我就獎給他十根金條! ”老百姓看了告示都紛紛爭論:“十根金條,十根金條呀! 如果誰可以得到這十根金條,那不就發大財了嗎?”村民們個個都在絞盡腦汁想辦法,但三天過去了,沒有人能想出好辦法。又是三天過去了,還是沒有人想出稱大象的好辦法。宮廷裡的大臣們也是沒有一個想出來的。

太祖真的生氣了。這時,看了告示的曹衝就有了辦法。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烏雲慢慢散去,但一陣鼓聲驚醒了太祖,太祖的手下對他說:“稟報太祖,曹衝來叩見太祖,說是想出稱象的辦法了。”太祖說:“讓他進來。

”手下連忙說:“喳! ”曹衝一進來就說:“爹,兒子想出了法子要不要聽呀?”曹衝得意洋洋的說。太祖說:“小孩子能想出什麼辦法,該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去。”曹衝說:“小孩子也不一定想不出辦法呀。

”曹衝不慌不忙的拿出一隻小木頭象,木頭船,走到魚缸旁把木船放到水裡說:“爹你過來看看。”太祖被曹衝弄得一頭霧水走到魚缸邊說:“你這是幹什麼?”曹衝也不吭聲把小木象放到木船。

曹衝稱象的故事簡短

曹衝稱象的故事 第3張

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智慧不在年齡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擴充套件資料:“曹衝稱象”原理:“曹衝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可是,在那個年代(公元200年),雖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經發現了500年,但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傳入中國,小曹衝不可能知道這個原理,更不用說浮沉條件了。實際上,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這裡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

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後,畫出了燈泡殼的剖檢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複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資料,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

愛迪生看後很不滿意。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裡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鐘,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這裡,愛迪生用倒入量杯裡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

曹衝稱象的典故

曹衝稱象的故事 第4張

曹衝稱象的典故1 三國時候,魏王曹操有個小兒子,名字叫作曹衝。曹衝自幼聰明伶俐、智慧過人,深得曹操的寵愛。

曹衝做事愛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歲的年紀,就可以想出辦法來解決一些連大人都束手無策的問題。 有一天,吳王孫權派人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大象作為禮物。北方是沒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龐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問送大象來的人說:“這頭大象究竟有多重呢?”來人回答:“鄙國從來沒有稱過大象,也沒有辦法稱,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聽說魏王才略過人,手下謀士眾多,個個都智慧超群,請您想個辦法稱稱大象的重量,也讓我等領教一下北方大國的風範。” 曹操頓時明白這是孫權給他出的一道難題,他可絕對不能丟這個面子,讓國威受損。

於是他召叢集臣,傳令下去:能稱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賞。大家都絞盡了腦汁,苦苦思索。有人說要做一杆大稈,曹操反駁說就是做出來了,也沒有人能提得動啊。

有人說要把大象鋸成一塊塊地零稱,曹操斥責說怎麼可能把吳國送的禮物毀壞成這樣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就是沒人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就在大夥兒都一籌莫展之際,小曹衝忽然走到曹操身邊說道:“父王彆著急,我有辦法,我們可以先把大象牽到船上,在船幫齊水處作個記號,再將大象牽走,把石頭運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達先前作的記號為止,這時石頭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

然後,我們再把石頭分別稱一稱,把這些重量加起來,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嗎?” 曹操聽了大喜,眾人也對曹衝的聰慧讚歎不已。就這樣,大象的重量終於被稱出來了。 兩千多年前,幼小的曹衝就有這樣驚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稱讚。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事要多動腦筋,經常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使人變得越來越聰明。 曹衝稱象的典故2 【成語】曹衝稱象 【拼音】cao chōng chēng xiang 【解釋】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出處】《三國志》: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故事】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

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的秤來稱。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衝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 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

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曹衝稱象的典故3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經典故事:曹衝稱象。一天,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把官員們難住了。

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怎麼辦呢?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辦法。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五六歲大的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曹操見了,很高興地說:“你有辦法就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衝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於是,他叫人把大象牽到河裡的一艘大船。

曹衝稱象講的是什麼故事?

曹衝稱象的故事 第5張

曹衝稱象的故事:在三國時期,科學技術還不發達,也沒有大型的機械稱量裝置,當時的人們需要稱一個很大很重的東西的時候,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曹操有一個孩子,名叫曹衝。

曹衝從小機智聰敏,善於動腦筋。有一次,有個外國使臣進貢了一頭大象,這頭大象體型龐大,非常雄壯,大家都想知道這頭大象到底有多重。於是就有人提出來,要想個辦法去稱一稱大象的重量。在當時,這可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啊。大象那麼大,怎麼稱呀,總不能分塊來稱吧。

這可愁壞了這些大人們。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曹衝正好路過,他問了問事情的原委,原來是大家想稱一稱大象的重量。於是曹衝就對哪些大人說:“我有一個好辦法,能夠稱出來大象的重量”。

大人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他們嘴裡嘀咕著: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曹衝聽到了他們的話,可是並沒有在意,他站到哪些大人面前,大聲的說:你們把大象牽到河邊去,找一艘能夠讓大象站上去的大船,然後把大象牽到船上去,等大象上了船,船就會下沉一些,這個時候,你們在船幫齊著水面的地方畫一個記號。最後讓大象下來,開始給船上裝石頭,一直裝到船又一次下降到剛才畫著記號的地方,船上石頭的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曹衝說完之後,大家都面面相覷,開始低聲的討論起來,最後大家一致都誇讚曹衝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們利用曹衝的方法,不一會就稱出來了大象的重量。

擴充套件資料曹衝稱象的啟示“曹衝稱象”不是瞎稱的,而是運用了“等量代換”的思考方法:兩個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換。某些數學問題若直接考慮有困難,可以把原有的條件或問題用等價的量去代換,從而找到解題的線索。

曹衝稱象的故事20個字?

曹衝稱象的故事 第6張

曹沖年齡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屬下這件事,但他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擴充套件資料:相關原理“曹衝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實際上,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Tags:曹衝稱象